木兰情(61)无缘机遇

金风玉露 2月前 67

        木兰情

                魏树人

   六十一 无缘机遇

       每到雷雨季节营子里都有一些小喇叭被雷击烧坏,李泓舢的承诺是修喇叭立等可取。他提前用绕线机和纱包线制作了若干线包,社员们拿着坏喇叭随到随换。虽然修理费只收五角钱,一个夏天竟收入了百十来块钱,扣除工本还结余几十元。他从中央台听到,最近又播出了一些现代戏的唱段和革命歌曲,他决定用结余的钱购买一些塑料唱片丰富自办节目。

        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李泓舢来到温泉市,这是几年来他第三次来温泉。第一次是四年前知青下乡初到温泉,第二次是三年前给水轮泵站买仪表,这一次他要好好逛逛温泉的环形一条街。在新华书店的音像专柜,陈列着最近发行的全部唱片,塑料密文唱片比胶木的便宜,每张价格只有3角钱,他一气买了几十张。

        出了书店他漫步在武烈河畔,身后是长途汽车站,其明显的建筑特征是迎面一排连续的混凝土拱架,拱架后面是一面墙的玻璃窗。过了大桥就是火车站,候车厅正面是三座拱券大门,白色的墙壁和细长的挑檐窗户具有藏族建筑风貌,其四角攒尖的黄琉璃瓦屋顶风格倒是和温泉这座古城十分相称,要不是温泉站三个字,远看真以为是一座古庙,他这次来温泉才看清了两站的模样。这时,河对岸的铁道线上开来了一列火车,蒸汽机车喷出的浓烟拉出了一道灰白线,火车经过之处将山峦上下一分为二。李泓舢抬头凝视着对岸,突然发现对面的山形有些特别,好像在哪见过,再仔细端详忽然想起小时候楼下祖父的几案上曾摆着一尊彩釉的佛像,眼前这座山从哪个角度看都极像一尊大肚弥勒佛。他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为温泉雕凿了一座奇特的景致。

       李泓舢继续前行,一座古朴的建筑上“温泉市图书馆”几个大字让他驻足不前。他想起在滨海时,市内大小几个图书馆自己都是常客,母亲都给办了图书证,所以涉猎了多种图书杂志。这家图书馆还是第一次到来,忍不住双腿还是迈了进去。他拉开了一个个检索的小抽屉,地方史志的书目很多,尤其是清朝的史料非常丰富,科技书目的卡片中关于有线广播和农村水电方面的资料也很齐全,这些技术书籍在新华书店根本看不到。

      “借书吗?”一位女工作人员走过来冷冷地问道。

      “我没借书证。”李泓舢歉意地回答。

      “没证翻什么?”又是一句冷冰冰的话。

      “您拿那本杂志我看一下。”李泓舢礼貌地说道。

       “阅览证!”工作人员伸出手说。

       “没有。”

       “工作证!”

        “没有。”

        “学生证!”

        “没有。”

         “什么证都没有还想看书?捣什么乱,出去!”工作人员几乎要发怒了。

         “我是知青,是农民,谁给发过证?我只想在这看一下。”李泓舢克制着情绪请求道。

       “不行!这是制度!快走吧!”她下了逐客令,将李泓舢推出了图书馆。

       “知青不老老实实在村里种地,跑城里添乱。”李泓舢在门外听到她嘟囔着,恨不能进去和她理论,无奈门已锁上。看来图书馆也是很少有人光顾,今天自己的到来打扰了她的清静。李泓舢望着图书馆几个大字,他愣神、憋气、跺脚、无奈,如今连进图书馆的资格都没有,什么时候才能有个“证”呢?他没有心思再逛路看景,买了当日的车票返回木兰。

      水库工地施工如火如荼,大坝基础浇筑完成,溢流坝、挡墙也相继完工。李泓舢一回到工地,看着大坝一天天长高,一切杂念和烦恼全无,他憧憬着有一天大坝拦腰蓄水,一片静静的人工湖呈现在笸箩湾;电站出水口涌出汩汩激流,强大的电流送到千家万户,照亮了西三区的夜空。 

       一天晚上李敬心书记来到广播站,告诉李泓舢一个好消息。县招生办给了哈朗圭知青一个名额,是省水利水电学院。

       “公社已经研究完了推荐你去上学。”李敬心说。

       “我的档案还在县里怎么办?”李泓舢问。

       “那好办,我找陆光魁,他现在是县商业局长。”李敬心满有把握地说。

       “那广播站和水库上的事交给谁?”李泓舢有些犹豫。

       “广播站可以交给左惠梅,水库上你带出了那么多徒弟,选一个接班。”李敬心接着说,“别想那么多,水库离了你就不干了?这是难得的机会,再说你学成专业知识可以建更多更大的水库,眼光放远点。”李敬心诚恳地说道。

       这一晚,李泓舢又把铺盖卷搬到书记屋,二人又说了好多知心话。

       这几天,李泓舢还是将高中课程复习了一遍,他不担心自己的文化考核和各级鉴定,但是体检的视力检查也是一大关,自己的右眼裸视只有0.02,10年前的眼镜早已不合适,矫正视力才0.2,现配眼镜来不及了。他找小乔借了一张视力表,每天“左上右左上下下右”地背记,几天下来已背得滚瓜烂熟。

       大学招生的消息在知青中不胫而走,但是在哈朗圭公社并没有引起多大波澜,因为名额只有一个,水利水电专业只有李泓舢最合适。对于李泓舢来说,这次上学应该是顺风顺水,他胸有成竹地到县里参加了文化考核和身体检查。这次考试极其顺利,又是各科第一个交卷。体检也没费劲,一次全过。从县里回来,李泓舢加紧培训徒弟,每天全程看着左惠梅放广播。

      有一天广播中突然播发了一条在东北某地一位考生交白卷的新闻,全国考生的考试成绩一律作废。李泓舢预感到不妙,但是不考核文化知识,自己的排名也不会落后。又过了数日,左惠梅在电话中得知,各公社考生陆续接到了录取通知书,唯独没有哈朗圭的通知。

       又一天上午,公社广播站突然来了两位警察找李泓舢,要搜查藏匿的毒品。结果在他的抽屉中找到了一个装零件的纸盒,上面印着吗啡注射剂等字。李泓舢立刻明白了怎么回事,一定是赖艺华倒的鬼。她知道黄明英给自己取过止疼药,也在广播站看见过装零件的吗啡药盒。

       两位警察经过详细调查取证,走完了规定的程序离开了哈朗圭。李泓舢没事了,可是上学的名额早被人顶替。兼任公安助理工作的书记李敬心送走了两位警察,也知晓了赖艺华就是匿名举报人。赖艺华在队里散布说,我走不了你李泓舢也别想走。

      这几天黄明英为了李泓舢未能上学的事闷闷不乐。一天雨休她在屋里泡了一盆衣服,看见对面屋“四眼”挂在墙上好几天的裤子顺手拿了过来。赖艺华见状也将枕头下面的内衣掏出来甩在黄明英的空盆里,这一举动正好被刚进屋的“四眼”撞见。

       “四眼”愤愤地说:“‘大扯子’,没你这么欺负人的!”

       “谁欺负人了?我妈解放前就给资本家当佣人,现在让这资本家的‘狗崽子’洗件衣服怎么啦,不应该吗?”赖艺华理直气壮地答道。“四眼”一声不吭,挥起拳头就要揍她。赖艺华一躲说道:“盆里还有你的呢!”

       “四眼”一看,赶紧捞起了裤子又挂到墙上:“黄明英,别人的衣服都别洗!”说完又用棍挑起了赖艺华的内衣一甩扔出了门外。赖艺华突然大吼一声,歇斯底里地伸手就去抓“四眼”,眼看一场大战即将爆发。

     黄明英眼含热泪使劲拉开了二人,冒雨跑出了知青院。

     李泓舢的邮政代办点照例每周收发邮件,在分拣信件中他发现几乎每次都有赖艺华的信,今天有一封还是发自山西晋阳的信。另外还有陈领娣和高别山的信,他们的信件很少见。李泓舢吃过午饭后决定去一趟浩赉大队,有些日子没回去了。

       李泓舢安排邮递员休息,自己骑马接力跑下一段路程。在四队,听高别山说,滨海现在正统计特困知青家庭,可能要制定一些知青回城政策。在三队陈领娣对李泓舢说,曹建虹最近表现很反常,经常自言自语往欧梨沟跑。李泓舢又到李家看望了曹建虹和孩子李小山,叮嘱秀山娘多关照建虹,千万别出事。

      一路上,李泓舢总感到心里不踏实,知青的信件多,说明社会上的信息多,有一点风吹草动都会在知青中引起阵阵波澜。回到公社后他将自己的想法汇报给李书记,希望公社多注意知青的思想动态。

      在广播站,李泓舢依然每天按时收听气象信息,然后报告给管天存。一天下午,李泓舢收听到近日有强降雨的预报,管天存经过再分析,做出了哈朗圭范围内的精确预报。这次降雨比上一次还大,但是由于水库有防洪预案,人员、设备没有任何损失。

       大雨过后,李泓舢听到了一个不幸的消息:曹建虹死了。

       原来下大雨那天早上,秀山娘抱着孙子喂饭,曹建虹又是一人溜出家门,独自跑到了欧梨沟。她站到山上大声呼喊:“秀山,秀山!”不久梁半腰窜出一柱水炮,一股洪流倾泻而下,曹建虹根本不知躲闪,被山洪顺坡冲走。等家人发现时,她满脸鲜血早已不省人事,死在了那年拦截她的那块大石头旁,丢下了只会喊娘不会喊爹的李小山,找她的秀山哥去了。

      曹建虹死了不多日,李泓舢分拣信件时收到曹建虹父亲单位来信,他赶忙给秀山爹李琪送去。信上说,运输社可以比照有关工伤死亡的政策处理当年非正常死亡人员,曹建虹可以办理顶替回城。看到这,一家人大失所望,陈领娣一把搂过小山,陪着秀山娘大哭一场,李泓舢遗憾地摇摇头长叹一声,欲言又止,欲哭无泪。

       曹建虹走后小山天天晚上喊娘,陈领娣听到哭声也过去帮助哄孩子。她发现,小山的脸色灰白而发紫、声音嘶哑、呼吸急促、反复咳嗽。她给季雪娟写信反映了小山的症状,季雪娟在信中说,孩子很有可能是先心病。陈领娣劝说秀山娘及早带小山先去卫生所看一看,千万不可耽误了。

      李家就这么一根独苗,听说是心脏有毛病不敢怠慢,第二天老两口套上牛车去了卫生所。佀老先生诊断也说是先心病,需要到北京、滨海等大医院才能做手术,而且手术费用很高,一般农家负担不起。不过佀老先生透露了一个信息,据说西边来了一个移动大篷车,专门针对少数民族地区筛查儿童先心病,治疗是免费的,你们可以去碰碰运气。

       李琪老两口一听非常惊喜,有一线希望也要碰一碰,转天一早老两口带着孙子登上了开往大庙的班车。到了大庙的医院一打听,大篷车已经完成了筛查计划,走了两天了。老两口无奈,唯一的一次希望和他们擦肩而过。

       李泓舢这几天也挺忙,不管是在工地还是在水轮泵站,总有知青来找,打探和交流各种传闻。水库上的知青也常来广播站取信件,不时透露些有关知青返城的小道消息。

       一天李泓舢从广播站出来准备去工地巡视,无意中看到一个似曾相识的身影从公社办公室出来,他细一辨认,是赖艺华的父亲,滨海女中工宣队的队长赖师傅。他本想回来打个招呼,但转念一想,别给领导找麻烦,径直去了工地。

       赖艺华领着她爸进了广播室,对她爸说,她原来是这里的广播员,结果被李泓舢给顶了。赖师傅看着满屋的广播设备比厂里和学校的广播室先进多了,他一看就知道是李泓舢的杰作,自己女儿没这个本事。

      赖艺华又领着她爸去了水轮泵站,值班电工柳毅说:“这些新设备都是师傅李泓舢带领徒弟们安装的。”赖师傅又让赖艺华带着去参观水库建设,在指挥部李泓舢和他们父女俩打个对头,李泓舢礼貌地打了声招呼走了出去。

      “这是我父亲,想参观一下咱们的水库建设。”赖艺华对季恩介绍道。

     “这是我们区工委季书记,也是这儿的总指挥。”赖艺华又对她父亲说道。

      “欢迎欢迎!”季恩指着沙盘模型概略地介绍了水库的未来远景和当前的施工状况。

      “刚才走的那位知青政治表现如何?”赖师傅问道。

      “他是我聘请的技术顾问,在工地上吃苦耐劳,责任心强,搞了多项技术革新,为水库建设做出了贡献,是知青们学习的榜样。你看,这个沙盘就是他做的,手可巧了,我们这可离不开他。”季恩说着,心里想着,别是哪个单位惦记着挖人吧。

      在回公社的路上,赖师傅对女儿说,从公社和区领导的交谈可知,李泓舢、黄明英等人有一定群众基础,表现都比你强,有他们在好事永远轮不到你,别说入党、参军了,上学、选调绝不会先推荐你,我已做了准备,现在就办手续,把你调回山西老家去,从那里再想办法。

       赖师傅说办就办,到公社掏出了早已开好的有关转插手续,等黄秘书大印一盖直接回了圭博六队。

       在六队知青点,赖艺华收拾了一下简单的行李物品,其余带不走的统统堆在院里,这回她要痛痛快快在院里点一把火,把所有的晦气、怨气烧掉。

       第二天父女俩前往三座山乘车,彻底离开了木兰。

     

最后于 2月前 被金刚编辑 ,原因:
最新回复 (1)
全部楼主
  • 方程 2月前
    2
    知青的先进典型李泓舢命运多舛,尽管有李敬心书记这样的好领导的呵护,在升学、选调等人生重大转折关头,一波三折,多灾多难。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