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从做饭说开去

凤申 2022-5-24 38

内容

漫谈——从做饭说开去

刘凤申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开门过日子离不开“柴米油盐酱醋茶,吃喝拉撒睡”,“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的慌。”所以,吃饭是人们生理第一种需要,饿着肚子,做事情干工作都无从谈起。因此,烧火做饭也就成为家庭日常生活中最重要的家务劳动,而这种劳动的付出需要坚持一生一世,生命不息,做饭不止,是谁也离不开、又绕不过的话题。

做饭离不开粮食和烧火柴。我小的时候正值国民经济暂时困难时期,大多数人家都不富裕,饥肠辘辘始终伴随着我的童年生活。靠父亲一个人三十元出头的工资养活我们全家六口人,日子过得捉襟见肘,入不敷出。结束低指标、瓜菜代的集体食堂,进入了粮食统购统销阶段,凭粮本供应粮食,普通市民每月25市斤、学生29市斤,没有到月底粮本就没有了粮食指标,省吃俭用,只能半粮半菜伴充饥。因没有钱买柴,烧火做饭,只能搂树叶和松树毛,打茬(zha音)子,上山割柴。我们家有一个木头做的风箱(人工拉动,和鼓风机效果一样)。我从懂事开始,就拉风箱帮助母亲烧火,学着母亲做饭,母亲是我学会做饭的领路人和继承者。

懵懂我,在风箱有节奏的声音里,不断掌握做饭的火候和做饭的技巧;在油灯昏暗、炊烟缭绕、蒸汽氤氲的环境中,体会到了贫穷带来的无奈与困惑;在父母为生活而奔波的身影里,品味着父母的难处;在母亲长吁短叹的眉宇间,逐渐读懂了生活的艰辛;在看到同学家的锅里贴着金黄色诱人的玉米面饼子垂涎欲滴时,我想什么时候才能过上这样的生活;在艰难的跋涉中渐渐地下定决心,等我长大了一定努力,让全家填饱肚子,不至于挨饿。我在贫穷中憧憬着未来,在饥饿中渐渐长大。

那时都用大铁锅做饭,现在叫一锅出。也就是锅底下熬菜,大多数是大白菜、圆白菜或萝卜熬土豆,锅中间贴一圈玉米饼子(或菜饽饽)。小米饭用铁笊簾(音zhao lian)捞出,再放到瓦盆里在火盆上熥(音teng,当时做饭简单,一菜一饭就算是好生活,能吃饱就是好饭。

高中毕业以后随即到农村劳动,知青点我们男女六个同学自己烧火做饭,粮食基本够吃,没有食用油,蔬菜很少,四年里吃的都是玉米面饼子和小米饭,没有差样过。全大队十八个知青先后返城十七个,我又在农村自己独自生活一年,冬天放在炕头上的土豆冻得邦邦硬,酸菜缸冻得成了冰葫芦。

参加工作以至结婚后,住平房睡土炕,依然大锅做饭,煤炉子取暖、烧水、炒菜。改革开放以后,逐步取消粮食购销限制,粮食本成为历史古董,再不为缺粮而发愁。随着时间的推移,开始享受单位分煤、分柴、分菜等福利待遇,后来又发放煤气罐。这期间我们夫妻俩谁回来早谁先动手做饭,相互配合已成自然,彼此的手艺也不相上下。

一九九九年底搬到楼房,迎来了崭新的生活方式,彻底告别了生炉子,烧柴火,大锅做饭的历史,做饭用的各式电器用具应有尽有,十分方便。回想起当年的艰苦生活,不仅吃饱了,也能吃好了。真可谓苦尽甘来,翻天地覆,感慨万千。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分工不断细化,超市和门店各种主食品种和特色菜肴比比皆是,各色小吃琳琅满目,让人目不暇接。“美团”、“饿了么”小哥的摩托穿梭于大街小巷,传递着美味快餐。尽管如此,我们还是没有改变几十年来生活的老习惯,仍然牢记岳母大人在世时常说的一句话,“千算万算不如点火做饭”,传承精打细算、勤俭持家的传统,自己动手发面蒸馒头,包饺子,擀面条,熬玉米碴子粥,做莜面,做菜还是熬炒咕嘟炖,一日三餐,家常便饭,吃着自然,睡也安然。

每逢过年,一进腊月门,自己就动手撒年糕、蒸大饽饽、摊烙糕、炸砍三刀,忙的不亦乐乎。母亲高超的厨艺在我手上不断延续着,慈祥的母爱仍旧揣在我暖暖的怀里,使得日常生活增添了几分甜蜜与幸福。

我热爱家务劳动,更喜欢做饭刷碗。尽管做的不那么优秀,不那么精致,但是从内心深处,从来没有过丝毫的怨言和半句的牢骚。勤俭源于从前家庭的贫困,勤快源于老伴贤妻良母式的陪伴,勤劳源于热爱生活内在的动力。

我认为做饭是一种兴趣,是一种爱好,更是一种责任,通过自己的双手,把一桌可口的饭菜端到亲人的面前时,心里的满足感和成就感油然而生,平淡的生活就有了甜滋味,长此以往,家庭和谐幸福就会如约而至、不请自来,廉价的劳动换来的是家庭的美满,何乐而不为呢?

做饭话今夕,知足常乐。如今老伴我们俩来到承德市儿子家,与他们在一起生活,虽然我们都年近古稀,但是身体硬朗,体格健壮,为了儿孙们能及时吃上可口的饭菜,我依然坚守在煤气灶前的工作岗位上“发挥余热”,无怨无悔,心甘情愿,乐此不疲,还是那句话,小车不倒只管推,一直推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电话:15931400873

地址:承德市牛圈子沟镇长安小区10号楼2单元404

最新回复 (0)
全部楼主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