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从前那铺土炕》

凤申 2021-11-19 251

内容

 从前的那铺土炕

                     刘凤申

从前的那铺土炕、熏黑的锅台、昏暗的油灯是我一生难以磨灭的记忆。每当回想起在冬季时,家家户户的房顶上都升起了如丝如缕的袅袅炊烟,门窗的缝隙里往外散发的腾腾热气,而那铺土炕也正在收储热量,为冬季的人们提供恬静、舒适、持久的温暖。

是呀!就是这铺土炕记载了我们都少喜怒哀乐、凝聚着多少酸甜苦辣、书写着多少悲欢离合、诠释着多少人间的冷暖、延续着多少慈爱的传承。

这一铺土炕就像一本发黄了的书籍,收藏着我们对她的万般情愫和深深地眷恋!

丰宁县城坐落在燕山的崇山峻岭之中,它所处于内陆地区与内蒙古高原的过渡地带,气候条件十分恶劣。俗话说:“丰宁一场风,从春刮到冬”,夏季短暂,无霜期只有120天,冬季北风呼啸异常寒冷,加之经济发展滞后,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国家级贫困县。

六十年前的丰宁县城全是住平房、睡土炕,并且土房多,瓦房少。家家户户进外屋就是锅台,里屋就是土炕,冬季屋内的只靠屋里一个火盆和一铺火炕散热来取暖。八十年代初以前出生的人们大多数都是在土炕上呱呱坠地,并在那铺土炕上编织着人生的梦想。

在那个时候,当地木匠师傅盖房子在设计上,掌握一个基本原则:“高高的、矮矮的;宽宽的,窄窄的”。高高的是指地基要高一点,矮矮的是指柱子要矮一点;宽宽的是指屋子开间稍宽一点,窄窄的是指房子的跨度要窄一点。地基高、房子宽屋子敞亮;柱子底、跨度小能拢热气,能够达到冬暖夏凉的效果。房子的尺寸一般的开间为足丈、跨度丈六的柁丈五拿中。

炕一般都盘在靠里屋窗台下。宽度与房子开间一致,长度在五尺二左右。在炕边上镶一条炕沿,它的作用主是遮挡住炕席不往外蹿,人坐在炕上不跐溜边,炕沿比炕面高出两至三公分。炕沿一般用硬一点直一点的枣木、桦木、榆木等材料,也有用砖砌好,磨去棱角刷上油漆,也很漂亮。

说到炕沿,这里面还有一个故事:据说有以前一个怕老婆的男人,一次在屋里给老婆跪着认错。不巧这时来了一位客人,撂帘进屋问他在干什么,他随机应变说:“我正在量炕沿的尺寸”予以遮掩。从此,就把怕老婆的人都戏称为“量

炕沿”。

盘炕前先脱坯。坯有三种,一种是做炕面用的大炕坯子;一种做不承重的半炕坯子;另一种是承重的小土砖坯子。

大炕坯一尺五见方,半炕坯子是它的一半。先挑黏性大的胶泥土,用水闷上一段时间,再用铁锹来回翻动,加上铡碎的稻草一同绞拌,泥达到拿到手上不湿,掉到地上不散。然后,用一尺五见方的坯模(mu)子,沾上水,放在干燥的土地上,把和好的泥往坯模子里放,用泥抹子摁实抹平,轻轻地将坯模子提起,一块坯子诞生了。半炕坯子和大炕坯子区别是:在大炕坯模子的当中放一块厚一点的挡板,一次出两块。

小土砖坯子是用于承载大炕坯子的,不放瓤秸。它厚三寸,长八寸、宽四寸五。同样的胶泥土,先闷好泥,再用铁锹向另一个地方一锹一锹地摔泥,的来回摔三次,直到把泥摔和垆(lu土语)。小土砖坯也有坯模子,三面是木头做的盒子,有两块或三块连在一起,坯模子沾湿扬上沙土面,放在板凳上,把泥用力摔进去,用泥弓子一剌(la音),端到一旁放在地上,轻轻一磕,两块或三块砖坯子成形了。

大泥坯子和小土砖坯子放在地上后,大约半天时间就可以先立起来,再风干,等坯子干透了,就可以摞起来了。泥坯子块数根据炕的长短大小而定。

盘炕。“盘炕”是个技术含量高的活,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完成的,炕既要好烧,不倒风冒烟,炕又热的均匀和持久。

先用土砖坯子垒成东西向,四趟桥墩似的胡同形炕洞,还要做到炕沿与炕脚成前高后低走向,且各洞相通,迂回盘旋,如同迷宫。而且炕洞要和山墙角的烟道相连,以便烟能顺利从屋顶排出,更重要的作用是引导炕洞传来的火气从炕头开始迂回前行,使其到达每个角落,保证炕面比较均匀地升温。这样,就用半炕坯子阻挡烟气,它不承重,上面有缝隙导烟,每到要拐弯的地方,都立一块半炕坯子。烟筒底下要挖一个较深的炕坑,作用是烟筒灌进的风不能直接灌进炕洞,起到不倒风的作用。紧挨着灶台的地方,也要挖一个炕坑,刮风天灶膛的火抽劲再大,也不能让火燎进灶眼进入炕洞,烧糊炕席。

这些基础活计干完后,就是往垒好的炕洞上摆大炕坯了,炕坯底下坐上泥,一块一块铺好,再用稀泥把炕面的缝隙灌严,刚盘成的土炕就要马上烧炕,主要是看新盘的炕漏不漏烟,漏烟的地方及时用泥堵住,再检查一下炕面热度是否均匀,倒不倒风,灶膛是否发亮,柴火燃烧的是否充分,屋顶的烟囱抽劲大小。如果一切正常,紧接着锅里放上水,烧炕烘干,否则,泥就会把炕坯“粉”了,不结实。在烧炕的过程中,摸着炕坯有些热乎了,用和好的瓤秸泥,把炕面抹成前高后低斜坡状,达到头部高,脚部低的睡姿要求。炕面接近完成八成干的时候,再用玻璃瓶子在上面擀,擀成光亮滑润的表皮,不至于起土冒烟。这时铺上炕席就是一铺合格的新炕。

那时铺的炕席,富裕家用的是用芦苇、竹子编织的炕席,上面放上炕毡;条件差的用的是高粱秫秸劈篾编成的炕席,上面没有铺的东西,只是光炕席而已。那个年代百分之八十的人家都是光炕席。

                  

炕相当结实,它的作用也相当大,一般的活动都在它的上面完成。我们小的时候,在炕上玩欻嘎啦,打扑克,丢手帕,折斤斗,打把式。大人不在家时,甚至跳皮筋、撞拐都在炕上玩,打打闹闹热火朝天,玩累了,顺炕腿一伸就睡着了,不怕着凉受冻。我们还在炕上搓玉米粒,挑杏核,在炕沿圆形坑里砸榛子。

母亲絮棉花做被子,给我们做衣服,搓绳纳鞋底,缝补裤褂都在炕上进行。还在炕上和面、和馅包饺子,擀面条,推莜面窝子,包年糕,蒸豆包。炕上平整宽阔,干什么都能撂开架式。

我们有时着凉肚子疼,在热炕头上趴一会,就没事了。得了感冒,喝点姜汤,在炕上盖上大被子一捂,出一身汗,第二天不耽误上学。

平时吃饭,接待客人,炕上摆一方形炕桌,盘腿卧脚在炕上一座便开席了。我们家母亲和大姐都耷拉着腿,半坐在左右炕沿边上吃饭,为了给大家盛菜盛饭方便。我们家地下只有一个木方凳,串门来客都让到炕里头,显得热情好客,尊敬对方。

父母到了晚年,我经常坐在老家的炕上和他们聊天,累了拽个枕头躺在父母身边,感受着父母疼爱的眼神和炕头上世间唯一亲情的厚重。母亲年事高了,每到了晚上都要早睡,我侍奉着给她老人家盖好被子,她说:“唉,躺在炕上真舒服,给个县长也不干呀!”虽是一句笑谈,但母亲躺在热乎乎的炕上,那种宽衣解带,放下疲惫的感觉真的溢于言表。五

到了腊月每家都要淘米轧面,每当这时,我们把发面的泥瓦盆盖上大衣棉被放在炕头上,虽是寒冬腊月,但不过两天面发的就顶了盖頂。

做豆腐、撒年糕、蒸大饽饽,每天都不停地烧火,弄得炕真的好热乎。如果遇着刮大风,灶膛顺风,炕洞的“煤釉子”就着火了。灶膛一年四季都要烧火做饭,柴草又不是那么干,长年累月慢慢地就挂上湿釉子,火大时就引着了。这时我们都很害怕,房上的烟筒冒着滚滚黄烟,一股股刺鼻子的哈喇味飘然而至,火大了会窜到房笆,造成失火。我们赶紧把灶膛的火掏净,把灶火门用纸板挡住,搭上梯子,上房山墙上把烟筒用麻袋堵上,使得炕洞缺氧而熄灭。因为炕洞封闭不好,四处冒烟,效果不好时,就上梯子用小桶往烟筒四周浇水,防止烟筒的火烧着房上的笆棑子。有时一夜间都不敢眨眼,生怕失火而“无家可归”。

 

老家的那铺土炕,而今早已被拆除,县城的土炕也所剩无几。每当寒风凛冽、滴水成冰的季节里;每当想念父母那慈祥疼爱的面容;每当身体不适偶染微恙;每当需要卸下一身疲倦时,总想起那铺给我解乏,送我温暖、给我睿智、赠与希望的那铺难以割舍的土炕,它承载着我儿时的懵懂、青春时的梦想、中年的希冀、终生的依托。

如今我虽已两鬓斑白,依然念念不忘从前那铺土炕……

 

最新回复 (2)
全部楼主
  • 金刚 2021-11-19
    2
    在农村生活的日子里,我也学会了盘土炕、吊顶棚等手艺,以后还真用上了。
  • 方程 2021-11-28
    3
    读来亲切,唤起旧时的记忆,下乡离开承德时告别了铁路中局宅的火炕,坝上生活3年,虽天寒地冻,夜晚有火炕驱寒暖身,消除疲劳……当兵后睡铺板,以后就再也没有享受过火炕的温暖……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