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我的大学 征文

冬梅 2020-11-10 1729


“承德知青网‘重绿杯’美文大赛”参赛作品选(8

 

     农村,我的大学

                        方明元

    40年弹指一挥间。从1978年知青回城工作,40年的春秋一晃就过去了。沭阳老乡霍宝芹一声“应该聚聚”的呼唤,勾起了我对当年上山下乡往事的回忆。那时饥饿极限的感觉,青春情感的萌发,筋疲力尽的辛劳,文化生活的匮乏,内心世界的迷茫,都在这一特殊年代演绎和博弈中生动而又独特地表现出来。我联想到前苏联作家高尔基的名著《我的大学》,这位历尽贫穷流浪而才华横溢的作家,正是把自己在社会苦难经历作为他的大学、笔耕不辍而享誉世界。对于曾经在农村这个广阔天地摸爬滚打两年的我来说,农村不也是锻炼我成长、成熟的大学吗?农村,既是我走向人生的第一步,也是我参加工作的起点,成为我刻骨铭心的永久记忆。两年的下乡经历,让我经风雨见世面,由弱小的幼苗走向茁壮;由不暗世事的幼稚,走向世事洞明的成熟,我的青春永远散发着泥土的芬芳。

1969年冬,我家和其它家庭响应党和政府的号召,不在城里吃闲饭,从县城下放到农村劳动,我高中毕业后自然而然就成为了知识青年。那是一个特殊的年代,没有高考,唯一的是“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那时城市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毛主席挥手我前进,上山下乡干革命”的热潮。上世纪70年代邢燕子、候隽、董家耕是上山下乡知识青年学习的榜样。下乡是光荣、下乡是学习的舆论氛围,令我热血沸腾,踌躇满志。

刚开始干农活儿时,我显得笨手笨脚,洋相百出,是农民们手把手地教我耕地,播种、施肥、挑担等劳动技能。我拿起铁锨、镰刀、锄头,挑起扁担,和当地青年一样踏实肯干,战天斗地,双手磨出了老茧,肩膀被扁担压破了,原本白皙的皮肤晒黑了,凭自己勤劳的双手养活自己。一年一度的夏收夏种和秋收秋种,使我领略了“不违农时,疲惫不堪”的含义。我常常以“累不累,想想革命老前辈;苦不苦,想想红军二万五”以自勉,品尝了酸甜苦辣的人生况味,度过了两年充满艰难困苦的峥嵘岁月。

1976年冬,我曾向往绿色的军营,渴望穿上绿色的军装,体检、政审合格后因为母亲的坚决反对而与军人无缘。1977年、1978年两次高考失利,让我“扎根农村干一辈子革命”的决心产生了动摇。我经常在夜深人静时思考走出农村、改变命运的出路。197810月,国家开始大量安置上山下乡知识青年到城市工厂工作的消息,仿佛一声春雷惊动得我心潮澎湃。因为沭阳是人口大县,回城知青数以千计,工矿企业少,难以安置数千名知识青年。经省劳动局统一安排,一部分沭阳知青被分配到南京、徐州、淮阴、连云港、宿迁等地。而我和126名沭阳知青来到连云港建筑公司工作,实现了从农村到城市当工人的人生梦想。从此背井离乡,就像一朵故乡的云,飘向了连云港,因此有了思乡之情,乡愁之痛。

参加工作后,我当了一名瓦工。曾经拿镰刀、锄头、铁锨的手变成了拿瓦刀、泥抹的手。大学生——作家——瓦工,梦想与现实的天壤之别,令我措手不及,辗转难眠。提起建筑工地,人们自然会想起水泥、砖瓦、沙石,大风一起,就会尘土飞扬。建筑工人上下班时,一身泥土,两手灰尘,又脏又累。有人说建筑工人“远看像要饭,近看像瓦匠”,很多人对工地都会望而却步。社会上也有“好儿不当泥瓦匠”的偏见。误解和偏见,两座大山压得我喘不过气来。是农村父老乡亲的谆谆教诲,让我不怕困难,在逆境中奋起,做生活中的强者。孟子的“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力……”的千古名言,也让我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找到了进取的方向。我知道,与其怨天尤人,不如埋头苦干,梦在远方,路在脚下。我丢掉幻想,开始拜师学艺,从砌砖到抹灰技术都能刻苦钻研,撸起袖子加油干,为建设一座座高楼大厦添砖加瓦,出力流汗。下班后老乡们都以打牌、喝酒、逛商店、闲聊等消磨时光。而我不顾疲劳,在工地陋室里看书写作,用稿纸铺平坎坷的人生旅途,用钢笔开拓出一条拼搏之路。短短一年多时间,有200多篇新闻报道、时事评论、好人好事等稿件被省市新闻主流媒体发表,在市建工系统众多的通讯员中崭露头角。

1980年秋,公司公开招考一批机关行政管理人员,我在较多的高中生、青年职工中脱颖而出,实现了由工人到机关管理人员的第二次人生梦想。多舛的命运开始充满阳光。19856月,我以优异成绩考上了江苏广播电视大学中文(文秘)专业,圆了9年梦寐以求的大学梦,成为当时沭阳县返城知青中考上大学的第一人。公司后来多次精简人员,而我这个人地两生、举目无亲的外地人,因为有了较强的工作能力和大学文凭,在激烈的人才竞争中站稳了脚跟,也为我后来的事业有成奠定了坚实的专业文化基础。从科员、办公室主任、工会主席、主任科员,到著书立说,成为硕果累累的作家,用自己奋力拼搏的双手书写了事业和文学的精彩。

40年过去了,当年风华正茂的我们,变成了鬓发斑白的花甲老人,时光这把无情的利刃,在我们饱经风霜的脸庞上刻下浅浅的皱纹。我在埋怨命运捉弄我的同时,又感谢农村锤炼了我。两年的下放农村经历,练就了我坦然面对、不等不靠的性格。磨练了我坚强不屈、百折不挠的意志。成为我回到连云港参加工作后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宝贵的精神财富,受益匪浅。两年的下放农村经历,我洞悉了“自古少年多磨难,年轻就要去学习,青春就要去奋斗”的真谛,幸福美好 的生活从来都是靠奋斗出来的!时光流逝,隔不断当年浓浓的知青情怀;岁月沧桑,抹不掉昔日深深的农村记忆。有首诗写得好“难忘当年四十年,火热熔炉天地间。严寒酷暑多壮志,青春永驻在心田。”

知青是一道高挂历史苍穹的雨后彩虹,知青是一朵永不调谢的芬芳小花;知青是一支蹉跎岁月磨砺出来的赞歌。40年来,“知青”的命运一直与改革开放同步,始终和国家民族的兴衰相连。当国运衰落的时候,1700多万知青们经受着艰苦的磨砺,风雨的考验。在国家最艰难的时候,是他们与当地人民一起用勤劳和智慧支撑着共和国的大厦。他们要吃饭时,遭遇饥饿;要上学时,遭遇下乡;工作时,遭遇下岗。可他们无怨无悔,成为中国最有担当、最能吃苦耐劳、最有奉献精神的一代人,他们把火红的青春献给了农村和工厂。当国运昌盛的时候,他们艰苦奋斗,默默奉献,成为国家的栋梁,民族的精英,社会的中坚。他们中的一部份人因为国企改革精简人员而有过下岗失业的烦恼。但是,他们“位卑未敢忘忧国”,没有怨天尤人,而是另谋生路,自己创业,为国家分担了忧愁,他们的忍耐和担当令世界惊讶。

现在“知青”时代已经走进了历史,这个名词也将要被尘封,知青成为有过上山下乡经历“50后”的专称,并将随着我们这代人的逐渐故去而烟消云散。如今大多数知青都已退休,他们身体健康,精力充沛,知足常乐;他们的人生之舟还在扬帆远航,退而不休,老有所为,退休之后又是一个创业的春天。

 

作者:方明元,笔名:日月,男,19596月出生,原籍江苏省沭阳县人。中国散文诗作家协会会员、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现任连云港市散文学会副秘书长,海州区作家协会副秘书长。80多万字作品散见于《散文选刊》《北方文学》《青海湖》《海外文摘》《东方散文》等省内外文学刊物,多篇作品获奖。《东方散文》签约作家。《锦屏山背水记》《买房的烦恼》分别获得2010度和2011度中国散文一等奖。《乌兰布统草原寻梦》获2016年全国首届蔡文姬文学奖散文类一等奖。先后两次被中国文化艺术产业发展基金会授予“中国旅游散文创作金牌作家称号”。

 


此次大赛奖品由承德巴特销售有限公司根据大赛奖项,提供以下相应档次的巴特酒品:






最新回复 (0)
全部楼主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