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李满天下 著作足等身 征文

冬梅 2022-7-29 62


桃李满天下  著作足等身

记我的恩师——南京农业大学副教授、著名古代妇女文学研究专家沈立东先生

方明元

一个老师执教40年、桃李满天下的不足为奇,但在繁忙的教学之余,能够博览群书,潜心研究,笔耕不辍,著作等身的老师可谓凤毛麟角。而我的原江苏电大连云港分校老师、后任南京农业大学副教授、著名古代妇女文学研究专家、江苏省红学研究专家沈立东先生则是广大教师中的翘楚。值沈立东先生执教40周年来连云港与部份电大同学庆祝团聚之际,我心潮澎湃,欣然命笔。

沈立东先生原籍苏北涟水县大东镇西沈庄,67届高中毕业生,当时品学兼优的沈立东先生正在准备高考,实现考上大学的梦想。然而,十年“文革”使他的“大学梦”难已企及。沈立东先生坦然面对,自强不息,一边做代课教师,养家糊口,上有二老双亲,下有3个孩子。一边勤奋学习,等待恢复高考。1977年冬天,对于有梦想的沈立东先生而言,恢复高考的喜讯让他久旱逢甘霖,看到了人生的希望。沈立东先生凭借深厚的学习功底,初考、统考都榜上有名,最终考上了南京师范学院淮阴分院(今天的淮阴师范学院),时年沈立东先生28岁。尽管这是迟到十年的喜讯,还是让他喜出望外,原本多舛的命运开始充满阳光。在淮阴师范学院毕业留校期间,沈立东有幸成为南京师范大学著名古籍校勘专家、唐宋文学大师周本淳教授助手,为他后来从事教学研究、古代文学研究、文学评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82年春,沈立东先生为了解决全家生活问题,在远房叔叔的帮助下,从淮阴师范学院调进连云港市人民检察院工作。因档案被错发至连云港市教育局,阴差阳错地分配在江苏电大连云港分校任教(今天的连云港广播电视大学)。当时的连云港电大刚创办不久,急需中年教师承担繁重的教学任务。沈立东先生在连云港电大工作12年,为他后来事业有成奠定了基础,与连云港结下了不解之缘。沈立东先生因工作需要,后调人盐城师范学院、南京农业大学任教。

桃李满天下

沈立东先生在连云港电大任教期间,正值国家现代化建设、改革开放、人才紧缺、电大发展方兴未艾之时,全市有4000多名多次参加高考名落孙山的在职青年,他们大多因为“文革”耽误了宝贵的青春而失去了在高校深造的良机。恢复高考后,因为“百里桃一”,多数人因几分之差被大学拒之门外。是江苏电大连云港分校的创办,圆了他们梦寐以求的大学梦。我曾经参加了777879年的三次高考,但都榜上无名。19856月,我再次参加了江苏电大连云港分校的招生考试,终于考上了连云港电大汉语言文学(文秘)专业,时年27岁,与沈立东先生年龄相仿,处境相似,可谓“同是天涯沦落人。”我们大多都已结婚生子,当时上电大是半天在校学习,半天回单位上班,下班后还要做家务,边带孩子边学习是同学们的常态。繁忙的工作,紧张的学习,锁碎的家务,犬牙交错,如同三座大山一样压得我们喘不过气来。沈立东先生及时以自己奋斗的经历激励我们“你们要用三年的苦读,成为国家现代化建设的人才,时不我待.你们要迎难而上,只争朝夕,奋力拼搏……不然的话,多年的苦学也会前功尽弃……”。电大的求学路上,有沈立东先生的谆谆教诲,我们才不迷失方向;人生的路上,有沈立东先生的指点迷津,我们才自信勇敢。在沈立东先生的激励下,大家都能刻苦勤奋,班里学习气氛浓厚,出现了你追我赶争当三好学生的喜人景象。我经常在夜深人静时伏案学习,坐板凳、守孤灯、捧书卷、解答题,困了用冷水提神,累了在屋内散步解乏,以苦为乐,可谓“为学忙得人憔悴,衣带渐宽终不悔”。较好地完成了三年的电大学习任务,拿到了朝思暮想的大学文凭。

沈立东先生讲课时面带微笑,语调亲切,板书工整清晰,对重点难点知识讲解通俗易懂,由浅入深,使我们对知识易于理解。沈立东先生讲课时掌故运用信手拈来,恰到好处,出口成章,妙趣横生。他从不当堂翻阅课本和讲稿,但他的教案写得认真详细。沈立东先生在讲课时注意调动我们的学习主观能动性,在和谐融洽的课堂氛围中学习,推进了我们对知识的掌握和智力的发展。连云港电大的党政班、汉语言文学(文秘)班、新闻班、档案班、图书馆班、法律班、金融班和夜电大相同专业的数以千计的同学都曾聆听沈立东先生讲授的《古代文学》、《文学评论》、《写作学》等课程,大家都受益匪浅,有口皆碑,他是连云港电大中最受同学们欢迎的老师之一。沈立东先生因此结识了三千多人既可以称得上得意门生,又可算得上是知心莫逆的半师半友、亦师亦友的桃李棠棣,收获了生平弥足珍贵的桃李之实。

小小粉笔,是沈立东先生讲课的帮手;一块黑板,是沈立东先生传授知识的宝地;三尺讲台,是沈立东先生展现才华的舞台。沈立东先生教书育人,诲人不倦,我们见过蜜蜂在花朵小憩,却未见沈立东先生未在课堂休息;我们见过大海发怒,却未见沈立东先生生气。他像一支红烛,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沈立东先生的教诲,如同一座引航的灯塔,让我们在大海中不再迷失方向;沈立东先生的育人,好比一只给力的风帆,为我们在大海中扬帆起航。如果说连云港电大是一条河,那么像沈立东先生那么许多的电大老师就是一叶扁舟,把一届又一届电大毕业生送往梦想的彼岸。在沈立东先生的精心培育下,我们如同凤凰浴火,涅槃重生,大都成为有用之才。连云港电大人才荟萃,既有位高权重的市领导、县处级的领导干部,也有文采飞扬、成果丰硕、蜚声江苏文坛的连云港市作家,更多的同学在机关、国企中层岗位独挡一面,勇挑重担。电大文凭的含金量很高,“南大北大不如电大”老校长陈振伦先生的一句戏言,惊动港城,虽然有点夸张,但20世纪80年代初的电大毕业生大多具有真才实学,毕业后受到单位重用,却是不争的事实。饮水思源,我们的成功源自沈立东先生的辛勤耕耘,优秀来源于沈立东先生的精心栽培。当我们采摘丰收果实的时候,沈立东留给自己的是粉笔灰染白的两鬓白发。

著作足等身

     沈立东先生满腹经论,不仅是学者型老师,而且勤于研究、笔耕,是专家型老师,德才兼备。他在治学、著书上都师从国内著名的古代文学教授周本淳先生。周先生专攻古代文学尤其是唐宋文学,在全国高校中名闻遐迩。沈立东先生在淮阴师范学院毕业留校实习并执教育教古代文学,周本淳教授是他的指导老师。能够有幸立雪严师名下,是沈立东先生人生学海中最幸运的际遇,名师出高徒。无论是课堂教学,还是课外阅读与科研,周本淳教授把手而教,不知疲倦,他根据沈立东先生发表的文章、平时阅读、文学研究的擅长,指导沈立东先生确定古代妇女文学为研究方向,并以其优渥的学养和灵活的治学精神,让沈立东先生少走弯路,早出成果。那“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的良师之训,让他醍醐灌顶”,终身受益。19908月,沈立东先生的第一本研究著作《历代后妃诗词集注》在中国妇女出版社出版,该书获得连云港市社科联三等奖,这也是连云港市高校教师出版的第一本专著,在全国高校界、妇女界引起了强烈反响。

     在沈立东先生收获鲜花掌声的同时,周本淳教授及时告诫他“要戒骄戒躁,努力多写精品力作”。沈立东先生从自满中警醒,专心致志,不断推出研究著作,令同行刮目相看,先后出版了《中国历代妇女作家传》、《历代妇女诗词鉴赏词典》、《中学生语文课本古典诗词赏析》等多部在全国妇女界、高教界有影响的著作。其中《历代妇女诗词鉴赏词典》荣获中国出版者协会和中国妇女读物研究会二等奖。由于沈立东先生在古代妇女文学研究的突出贡献,1995年他受邀参加世界妇女非政府论坛学术研讨会。沈立东先生还受邀多次参加中国妇女读物研究会与中国妇女出版社联合举办的“海峡两岸妇女文化与妇女读物学术交流与研讨会”,成为国内著名的古代妇女文学研究的专家之一。

2009年即将退休之际,沈立东先生放弃南农大返聘的机会,潜心笃志,研究古代妇女文学、唐代诗歌、《红楼梦》、明清小说等,多有精品力作问世。如《武则天的诗歌创作》、《明末女杰毕著其人及“流寇”说辩证》、《唐代女诗人及其创作概观》、《中国古代妇女文学与中国传统文化》、《汉代知识女性产生的背景及其文学创作》、《李汝珍“镜花缘”妇女观及其成因》、《念劬庐心香碎片》等,成绩斐然。应部分高校邀请,沈立东先生开讲《中国古代妇女文学史概论》、《一块无字碑,万世女皇伟业—武则天传奇一生及其重重迷案探析》等学术讲座。受到广大师生的好评。

沈立东先生诲人不倦,让我们敬重;著作等身,让我们折服;学富五车,让我们钦佩。沈立东先生虽然年过七旬,但精神瞿铄,思维敏捷,笔耕不息,诠释了“老牛亦解韶光贵,不待扬鞭自奋蹄”的真谛。作为他的学生,衷心祝愿沈立东先生颐养天年,健康长寿。

 

                     2022716

 

作者:方明元,笔名日月,男,“60后”,高级政工师,原籍江苏省沭阳县人。中国散文诗作家协会会员、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现任连云港市散文学会副秘书长、海州区作家协会副秘书长。其作品经常发表在《散文选刊》、《北方文学》、《青海湖》、《海外文摘》、《渤海风》、《华文月刊》、《东方散文》等省内外文学刊物和文学平台上,大约100多万字,著有散文集《旅途中的风》、《旅途中的雨》,东方散文签约作家。有16篇散文作品在全国征文大赛中获得一、二、三等奖,其中《锦屏山背水记》、《买房的烦恼》分别获得2010度和2011度中国散文一等奖。《乌兰布统草原寻梦》一文于20168月获全国首届蔡文姬文学奖散文类一等奖。《东磊的白玉兰》一文获20195月连云港市第二届白玉兰散文奖。



最新回复 (0)
全部楼主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