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的回忆之八——过中秋节

雾灵飞鸿 2021-9-20 338

                                                            图片摘自网络

童年的回忆之八——过中秋节

亢   铸

     我小的时候,由于家庭生活的困苦,生活是异常的艰难。但回想起来,也有好多快乐的事情,在头脑里记忆深刻。

     中秋节到来了,不由又想起小的时候。那时候过年过节,是孩子们盼望已久的。因为到节日了,可以吃到好东西了。中秋节是在秋天,可以吃到成熟的水果,尤其是可以吃到羊肉,还能分一块多月饼。

     那时候是人民公社领导下的生产队管理。中秋来到的时候,要开生产队全体会议,商量杀几只羊,按人口把羊肉分给社员过节。当队长高兴地时候,就有可能多杀几只羊,每个人可以分到一斤左右的羊肉,但是谁喜欢要羊骨头、羊上下水、羊头蹄的要折合羊肉的,就要少分到羊肉。我记得那时候的羊肉是五毛钱一斤的,但是谁也不能多要,只能按人口平均分配。人口多孩子多的就美了,可是我们家劳力多,能吃饭,相比之下就不如别的人家优越了。我小的时候也是最喜欢吃煮羊骨头了,因为那很香啊,还从数量上显得多呀!但是在生产队里大家都想要,就得抓阄,谁抓到就归谁。所以这种乐趣也是不容易得到的。煮羊骨头吃起来那个香啊,不但能啃吃骨头上的肉,还有羊骨髓,还可以喝羊汤,现在还回味无穷那!

    中秋节了,吃完羊肉,我们就盼着到晚上。因为只有到晚上,才能分月饼。爸爸老早就把月饼买来了,但是交给妈妈严严实实的锁起来。只有到了晚上,给月亮上完贡,才能分着把月饼吃掉。

好不容易盼着月亮升起来了,妈妈就叫哥哥们在院子里摆上小饭桌,说是给月亮里的“兔爷”上贡。上贡的贡品有黄豆枝,连着黄豆角的那种,说是这种东西是“ 兔爷”最爱吃的,摆上麻梨,月饼整齐的摆在盘子里,还要倒上三杯酒。说月亮里的“兔爷”是神仙,上贡也是有讲究的,原则是“神三鬼四”,从数量上都按这种标准去做。因为"兔爷“是神仙嘛,当然是要摆三盘月饼,每盘里放三块。那时候的月饼也不像现在的这么好,就是现在卖的那种“丰收饼”,而且也不能随便买的,不但要用粮票,还要凭供应证有数量限制的。不像现在的月饼,品种多,质量好。可是孩子们还是不愿意吃这样的,不愿意吃那样的,那时候哪有啊?

     哥哥们摆好贡品后,爸爸妈妈就叫我们回避起来,不许看,说是“兔爷”胆小,都在那里看着,它不敢来吃。等待的时间好艰难那,我那时候就会不断的问妈妈,“兔爷”吃完了吗?回答总是再等等。大约得等半个小时左右,“兔爷”总算是吃完了,爸爸就该给大家分配“兔爷”享用过得贡品了。每个人能分到一块多的月饼,那高兴劲就别提了。有的时候,妈妈会把她的那一份再分给我和妹妹,因为数我俩最小。妈妈说,她不爱吃月饼,长大了才明白,她哪是不喜欢吃啊?

     吃完月饼,还要看看“兔爷”的尊容,说只有这样“兔爷”才能保佑一家风调雨顺,平平安安。方法是,取一盆清水,里面放上一面镜子,把镜子面对着月亮,月亮就反射在镜子里了。倒是很好玩的,镜子里的月亮特别的好看,也特别的亮。在月亮里有黑乎乎的影子。每当这个时候,爸爸总会问:看见了吗?我们一致回答,看见了!其实哪里会看到月亮里的兔子那!长大了总算明白,那些只不过是人们美好的愿望,是对美好生活的祈盼罢了.   

     看完“兔爷”,吃完月饼,就可以躺炕上睡觉去了,中秋节也算是过完了。由于月饼的诱惑,我那时候常问妈妈,为什么不能天天过这样的“节”呀?

     哈哈,你不会笑我是个大傻瓜吧?可那时候的我毕竟是只有六、七岁的孩子啊!

                                              飞鸿写于2008.9.14中秋节


最新回复 (2)
全部楼主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