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幸与驻跸

老何 2016-6-5 2117

本帖最后由 静心境阔 于 2016-6-7 10:50 AM 编辑

巡幸与驻跸

何申

前些日一个午后进山庄宫殿区,少见游人,难得清静,便细观看。大门左侧墙上有“避暑山庄大事简介”,如:康熙帝在位61年,巡幸避暑山庄28次。乾隆帝在位60年,驻跸避暑山庄49次。还有嘉庆驻跸19次、咸丰驻跸一次。忽然就想,都是来山庄,为何康熙称巡幸,旁人称驻跸呢?
这可不是挑错,人家写的也没错。全为那晚与朋友聚会,时间尚早,正好就看就想。
巡幸和驻跸,都是古时皇上的专用词,跟“朕”一样,别人不能用。皇上因公因私出宫,搁现在就是视察检查查看等等,放在他身上,就不得了,叫巡幸、驻跸:巡到你这,你有幸啊;驻,皇上车马停下驻扎,跸,沿路要派兵戒严——毕,扑鸟网,用网把足网住。他驻了,别人脚都不许动了。
所以,古代帝王出行,于他来说是巡幸、驻跸,于老百姓则是一场大折腾。生意不能做,出入受限制,还不如他在宫里吃喝玩乐呢。但人家帝王不那么想,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想去哪去哪。天天吃饺子也有够,皇宫再好,也是个皇圈圈小圈圈,不如去华夏九州那个大圈圈转转。换成今天的话,就是旅游。
然细想,巡幸和驻跸还是有点不同,巡幸,该是侧重在“巡”,驻跸,则侧重“驻”。但无论巡幸和驻跸,有一个共同点,即都是暂时的临时的短时的。到一个地方,“幸”一下“跸”一阵就可以了,不能弄得时间太长,老百姓还得过日子呢。稍微贤达的君主都知道这个道理,不光泼皮牛四扰民是扰民,皇上扰民,是更厉害的扰民。所以,清朝皇上在前往木兰围场的路上建行宫,什么意思?很简单——途中住我自家的房舍,不打扰民众。若从这个角度看,出行驻行宫,年年出行年年住,与当地关系并不大,都有点谈不上巡幸与驻跸了。
至于避暑山庄,康熙、乾隆爷孙每年在这住小半年,在这里处理国家大事,在他们心中,这里与北京皇宫是一样的,在生活中,到了山庄,就如同到家一样,实在不像巡幸、驻跸的样子。从目前已有的史料看,他们每每到热河、承德,就一头扎进避暑山庄很少出来。对当地并没有多少巡与幸,也没有多少驻后的跸。流传下来的微服私访多是传说,还有一些传说是近年商家与文人编出来的。康熙是何等聪明的人,建避暑山庄就是为了住得自在舒适,有了山庄我还四下巡四下驻,建她作甚!
当然,从行宫的角度说,巡幸与驻跸这四字,用在这里完全可以。但从避暑山庄在当年的实际位置看,今人再特爱用这二词,就把山庄在有清一朝的地位降低许多的副作用。避暑山庄是康乾之时的又一皇庭,承德人没必要太谦虚,历史也不会对这种自谦给予表扬。
“避暑山庄大事简介”还有两条,一是咸丰朝内有文字,“之后,慈禧发动‘辛酉政变’,把持朝政长世48年”。
这个放在“咸丰朝”名下没有道理。“之后”,是同治朝的事。再者,前面几位皇帝都没写“之后”,咸丰咽气,那一朝就结束了,也没必要写。
还有同治,简介上说他没来过避暑山庄。但历史上同治载淳是在避暑山庄继位的:慈禧太后先前是懿贵妃,再回北京已是太后。她在山庄当上太后,前提是载淳必须为皇上,所以,也得说载淳来过山庄。




最新回复 (5)
全部楼主
  • 静心境阔 2016-6-7
    2
    从清朝入关后的顺治帝算起,康熙、乾隆、嘉庆、咸丰四位帝王曾到过避暑山庄。康熙和乾隆时期,每年大约6个多月的时间是在承德度过。按时间折算,乾隆帝在位期间有二十多年是住在避暑山庄的。 往前说,摄政王多尔兖,顺治九年十二月初九日死于承德滦平的喀拉城,雍亲王胤禛,后来的雍正帝,智亲王绵宁,后来的道光帝,大阿哥载淳,后来的同治帝,在封任王爵时都曾随扈来承德避暑山庄或参加木兰秋狝活动。可以看出,入关后的清十代君王中,只有顺治帝、光绪帝、宣统三位帝王没有到过热河避暑山庄。

  • 我爱红玫瑰 2016-6-7
    3
    拜读何申老师佳作。
  • 田园 2016-6-10
    4
    长知识。
  • 金刚 2016-6-10
    5
    涨姿势!!!!!!!!!
  • 热河老李 2016-6-14
    6
    拜读学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