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作者伊藤幸雄1949年3月7日从锦州出发,到沈阳,再返锦州,再从锦州过天津,3月21日晨到北京,晚上住密云。

“三月二十三日,早五点出发,前往承德。每辆军用卡车挤上八十人,站在边儿上的人,头都冲着车外……铁路被完全拆毁,已经看不清楚哪儿是路基了……在古北口穿过长城,又走进热河省了。下午四点到了承德,在卡车上一直站了十一个小时,腿都木了,迈不动步。我被学生们抱下了车,坐在路旁的沟沿上,终于缓过来。”(从密云到承德用了11个钟头,足见当时的路和车有破。甭说那时,上世纪七十年代,从承德去趟北京,坐北京吉普,也得多半天)

“三月二十四日:到‘卫生池’洗了澡。从前在地上铺炕席的旧货市场如今也变成店铺林立的小买卖街了。一个小房间,说书先生喋喋不休地讲故事。承德变了,城镇周边遭到破坏,但中心区还很繁华。在省立医院门诊部,光藤、中村两人在看病。光藤昔日担任过北票煤矿医院院长,中村以前是王爷府一户王家的家庭医生。”(承德解放,尚未到十月一,即出现一派新气象。当年说书是很受欢迎的,可惜我没见过)

“四月十九日:排列在西大街路边好看的柳树也泛绿了。在孤儿院的院子里,穿着土黄色衣服的孩子们在玩耍着,营养不错,比农家的孩子吃的要好,商店装饰得挺漂亮,道路也开始有人打扫了。”(西大街边好看的柳树也泛绿了。就这几个字,有画面和诗意。商店装饰看来也很有传统)

“四月二十二月:木先生到我这来了。他收养着一个日本小孩。这个孩子已不会说日语了。木先生打算把孩子培养到大学毕业。”(中国养父母,够意思。那孩子大名叫木田)

“四月三十日:在‘二仙居’买回煮熟的猪下货。外观难看,可是味道很好。我对食物香味的感觉逐渐敏锐,口味也变了。开始时,对羊肉的气味很讨厌,吃不下,渐渐地不在乎它的膻味,近来,我感觉越膻越香。”(二仙居的猪头肉吧?越膻越香,胃口大开呀)

“五月五日:靠近医院东边有座娘娘庙。今天是庙会的日子。里边供奉很多神像。其中心是‘娘娘’。前来进香的人中,妇女居多。娘娘是管生孩子的神仙。把偶人娃娃供上、跪于神前、行叩拜礼,求其赐子于己。这庙中的大榆树郁郁葱葱,枝繁叶茂。在宽敞的庙院内小吃摊点鳞次栉比。有一家卖绿豆粉:在一个浅而大的锅中烧开了水,再搅动几圈儿,然后把绿豆浆一点儿一点儿地漏到锅里,蛋白与淀粉在开水中凝固后变成挂面条一样,把它捞出来,浇上佐料吃。”(观察的挺细。现在没见过有卖这小吃的。娘娘庙若保存下来该多好)

“七月二日:自来水开始使用。”

“八月七日:前些天下了大雨,承德大桥的两处桥桁垮塌。单程的渡船费是一万元。”(后来的一块钱)

“八月二日:搬到娘娘庙里去住了。昔日供有诸多塑像的房间全成了我们的居室。用泥土做的偶人全部被推倒。”(真可惜)

“1950年一月二十八日:去武烈河边散步,被洪水冲走的桥桩重新修好了……”(这座桥很重要)

“二月二十三日:我讲完了课,刚一回到房间,通信员告诉说有日本的来信。从战争结束至今,已经度过了四年零六个月的时光,中国社会的建设也将日新月异,学校走上了轨道,医院也成龙配套。解决日本人回国的问题也指日可待了……”(说了半天,还是思念故土。可以理解)

就摘这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