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情(27)来了新书记

金风玉露 5月前 75

         木兰情

                  魏树人

 二十七 来了新书记

        在小滦河川东岸有座鸡爪形的大山人称鸡爪山,西岸有座小山更形象,远远望去两个小山包像一峰骆驼,将头低垂伸向河边,好似在畅饮着甘甜清澈的小滦河水。此山不高,却被人们称为骆驼峰,这就是浩赉大队所在地。

       这时天近前晌,在河边大道上有一位青年人迈着稳健的步子向上游方向走来。此人二十八九岁,高个子白净脸,一身藏蓝涤卡制服,头戴绿军帽脚踏解放鞋,斜挎着一个绿色背包,一看就是一位英俊帅气的年轻干部。他时而低头看看庄稼,时而停下来抬头看着小滦河两岸的大山,有时手握钢笔在小本子上写着什么。这个时节正是三夏农忙时候,地里却见不到干活的人。他抬头远望,见到北面有几个人影正向南面走来。等来人走近,看清一位男知青在前,一位农村妇女在后,男的领着一个小姑娘,女的抱着一个小小子。他招呼知青前来问话,女的却背过脸不肯靠前。男知青主动说道:“我是哈朗三队的知青叫朱文华,公社陆主任让我护送这娘三个回原籍大奎山。”

        原来这位妇女出来找男人,一路追到青草沟也没撵上,据说她男人去了西边草地。她到了青草沟不走了,提出要落户。现在人口控制严格,没有任何证明,谁也不敢收留,再说队里缺的是劳力,有证明队里也不愿接收白吃饭的几张嘴。于是队里派车将她们送到公社,恰巧陆主任看见朱文华,就抓了他的官差。

       这位干部听了朱文华的叙述若有所思。“那位妇女,过来。”干部说道。这时那位妇女不情愿地转身走过来。“这不是柳大媳妇吗?”干部说道。朱文华大喜,原来他们认识,这就好说了。只见干部从挎包里拿出两个发面烧饼递给两个孩子:“饿了吧?”回头冲着孩子他妈说,“还是赶紧回家吧,不能随意乱跑,这行为叫做盲流,懂吗!”然后又对朱文华说,“坐下歇会,正好都走累了咱们唠唠。”

       朱文华见这位干部挺健谈,对知青话题更感兴趣,就有问必答。他详细讲了哈朗圭三个大队知青的人员构成、有关表现,还有住房、生活现状以及各种趣闻等等。干部认真听,仔细记,朱文华根据干部的提问随时做着解释和补充。聊了好一会,干部从上衣口袋掏出五角钱和一斤粮票递给朱文华说:“前面噶岱沟口有个大车店,你们随便买点吃的。”朱文华说道:“不用,我有钱。”“你们青年哪有钱,她是我老乡,我请客应该的。”说着将钱交给了那位妇女。干部又对朱文华说:“你不用送到大奎山,天黑也到不了。”干部掏出小本子写了几行字,撕下来交给朱文华。朱文华正发愁晚上怎么过夜呢,这下救星来了,原来纸上写着,请噶岱大队书记派人安排住宿,再由大队派车送到大奎山。在去噶岱的路上妇女告诉朱文华,干部叫李敬心,是大奎山的书记。

       李敬心今天是去哈朗圭公社报到,接任公社的党委书记。他不用县里派车,决定自己步行沿小滦河川逆流而上,沿途对各大队的自然状况、庄稼长势以及知识青年安置工作提前摸摸情况,做一个大致了解。听了朱文华介绍感到,关于哈朗圭的知青工作有成绩,但也有些问题,自己到任后还要依靠社队干部和广大知青共同解决。 

       到晌午了,李敬心来到了浩赉大队部,干部们都认识他,主动安排派饭。吃饭间,李敬心问大忙时节地里怎么见不到人,大队干部说,全部劳力都到梁上浇水去了。因为梁上的大寨田墒情太差,不高的谷子苗都打蔫了,各队都在组织劳力往梁上挑水浇地。饭后李敬心又走访了几户农家,随时倾听群众关于生产生活的反映,掌握了更多一手材料。

       第二天早上,朱文华在返回的路上路过浩赉四队,正好顺便到知青点看看一中的同学们。一进屋看到李敬心和值班做饭的李泓舢聊得正欢。他立即喊道:“李书记好。”李泓舢一愣:“你们认识?”“那是,老相识了,大奎山的李敬心书记。”朱文华有些卖乖地说道。“什么大奎山的,现在是咱哈朗圭的书记!”李泓舢认真地说。“哦,原来如此,其实我们昨天才刚认识。”朱文华哈哈笑道。

      李泓舢赶紧张罗午饭,李书记在知青屋扫视着,屋子不大规整得有条不紊,箱柜正中一尊毛主席坐像,两侧摆着各种图书。李书记一看有数理化丛书,有机械、电工、无线电等专业书籍,还有马列、政经、哲学单行本。李书记说:“你们这是个综合图书馆呀。”李泓舢说:“大家都爱看书,这是在学校没看完的,好多还在箱子里呢。”再看外间屋,墙上有块小黑板和寒暑表,黑板上面写着气象预报等天气信息。

       “还有气象预报呢!”李书记有点惊奇。

       “赵永根会攒收音机,每天收听省台气象预报和天气趋势。” 李泓舢说。

       又看后墙根锨、镐、斧、镰一人一套排列整齐,常用炊具、生活用品与社员家一样齐备。李泓舢发现李书记蹲在咸菜缸旁盯着四把锄头,还用手指摸了一下锄钩和锄库的结合部。李泓舢赶紧说:“这几天队里安排往山上挑水就挂了锄,我学着老乡的样子,趁机也给锄钩灌了点酸菜汤。”“这也是你们的?”李书记指着墙角的木工工具箱问。

      “是,赵永根从家带来的。”李泓舢解释道。

       “李泓舢也会木工。”朱文华补充道。

       “我不行,大件活干不了,我学的是海模。”李泓舢说。

       “啥是海模?”李书记问。

       “就是做军舰轮船的模型。”泓舢解释说。

       “哦。”李书记明白了。

       “泓舢下乡前是滨海市航海模型运动队的,拿过冠军呢。”朱文华骄傲地说道。

       中午,李书记和知青们共进午餐,吃饭间知青们向李书记讲述了老队长给知青让房子,儿子推迟结婚的事,李书记听了也很感动。知青们希望安置费尽快到位,各项支出要做到公开透明,并希望尽快住进自己的房子。李书记表示,还有什么诉求尽管说,公社会统筹解决。

       在交谈中,知青们觉得这位书记年龄不大,平易近人和蔼可亲,不打官腔说话有水平。李敬心感觉这些知青不简单,在艰苦条件下能吃苦,不怕难,能与贫下中农打成一片。难能可贵的是,他们有思想,讲道德,有理想,不颓废。对农业生产,劳动管理,改变山河面貌还能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长征小分队的事迹我看过报道,他们分在哪?”李书记问。

       “大部队在哈朗,我们俩在这。”郭全振指着高别山说。

       李敬心看着坐在自己面前的小伙子,稍黑偏瘦,但裸露的胳膊肌肉发达,一身破旧的补丁衣裤看着有些不大合体。

       “哦,你就是高别山,听隋主任说起过。”李书记说。

       “李书记认识我?”高别山有些疑惑。

      “虽然没见过你,可是大致情况我知道一些。”李敬心继续说道,“你父亲是1925年入党的老革命,是大别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始人之一,所以你叫别山,对吗?”

      众人释然,许多同学们都不知道的秘密被李书记揭晓了。

      饭毕李书记要交饭钱,被众人坚决拒绝。朱文华说,昨天的饭是李书记请的,今天算作知青还的,两清了。

       李敬心离开知青点继续沿途走访调查。在接到组织部调令时,他专门去县里找了自己的老上级隋木林主任,初步了解了哈朗圭知青的大致情况,在重点需要关注的名单上做了记号。在浩赉三队他翻开小本子,找到季雪娟和曹建虹名下有记号。在知青点他看望了三位女知青,亲自了解了她们现实的劳动生产和生活状况。

       关于季雪娟的情况李敬心从县里掌握一些情况,她父母都是革命干部,父亲当年曾是冀热辽纵队的营级干部,母亲是部队老军医。李敬心还了解到,季雪娟受母亲影响学会了针灸及一些中医知识,在知青点还经常背诵《汤头歌》,并教会了曹建虹、陈领娣等人辨识山上的中草药。曹建虹出事后,队里推举季雪娟担任了赤脚医生。有一天半夜上营子一位孕妇难产,来不及送公社卫生所找到季雪娟,她运用从母亲那学来的绝招手工复位,终于诞下一男婴。可是孩子一降生不哭不叫小脸黑紫,她毫不犹豫对准孩子小嘴吸出羊水,孩子终于“哇”的一声哭出了来,她一人救了两条命。有关季雪娟送医送药治病救人的事还有好多,她的事迹在当地传为佳话。

       当听说曹建虹落井的事,令李敬心大吃一惊:一着想不到,万事皆可能。他认识到,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是全国性的一场运动,是现时的国策,全国有上千万人分配到基层农村,光是木兰就将近两千人,哈朗圭知青虽不足百人,绝不可小觑,知青工作只有做好不可失误,他感到自己肩上的担子更重了。

       可他万万没想到自己还没到达公社时,哈朗圭的知青还真的出大事了。


最后于 2月前 被金刚编辑 ,原因:
最新回复 (5)
全部楼主
  • 金刚 5月前
    2
    拜读!
  • 金风玉露 5月前
    3
    谢谢金刚老师!
  • 方程 5月前
    4
    拜读。
    感谢金风玉露辛勤转发!
  • 金风玉露 5月前
    5
    不客气的!方程老师!
  • 小溪 4月前
    6
    这样的好书记知青们是不会忘记的。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