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居(小小说)

李亚平 2022-3-10 80

移  居

(小小说)

   “溜三儿”姓刘,但不行三,是刘老爷子的独生子。在这市里,刘老爷子可是有一号的传奇人物。15岁时,他随他老爷子从赤峰有个名叫龙窑的小村奔了吉林,到长白山挖参。有一年,遇到了抗联队伍:

   “我们爷儿俩把挖参的家伙什儿往雪窝子里一扔,就跟杨司令削小日本子去了!”快90的人啦,刘老爷子还声若洪钟!

后来,刘老爷子他们那支队伍被打散了,负责断后的老刘老爷子,胸脯子让“歪把子”子弹掏了拳头大一个窟窿,硬是靠着一棵松树端枪不倒,才让瘸了一条腿的小刘老爷子有了逃回老家的机会。

随后,小刘老爷子就有了在缸瓦窑打工、伪警尉补追查、窑掌柜拖欠工资、抗联小战士怒抢瓷罐逃走的故事发生。

连夜下了热河,老爷子不隐姓不埋名,却也不张扬,凭着年轻力壮,在一家脚行扛起了“大个儿”,那瓷罐埋在了佟山顶上一棵树下。

自打那年热河的天儿也成了晴朗的天儿,刘老爷子跛着一只脚,来到军营,死磨硬缠要求重新扛枪,还挽起裤腿让当官儿的看那个枪眼。听老爷子说了他在抗联的经历,那当官儿的“啪”地一个立正敬礼,老爷子就这样,又成了人民的子弟兵。

抗美援朝胜利,身上嵌着美利坚八块炮弹皮的刘老爷子,意志很坚决地要求回热河,因为他有点儿念想儿,也惦记他那只还沉睡在佟山顶上的瓷罐。

随后娶妻生子,就来了这个大号叫刘山的“溜三儿”。凭借着老爷子是残废军人和本人是独子,刘山没有上山下乡接受“再教育”,直接进了工厂当了“领导阶级”。

唉!本来干得正热火朝天的刘山,却逢上了热火朝天的改制。没关系,老爷子离休有点儿小积蓄,“咱也下海晃荡几圈!”刘山信心满满。可三起三落,那股大潮把他冲得溜了边儿,因此得了这样一个“诨名”。心灰意冷,“溜三儿”整天价抱个膀儿遛大街,凭借老婆打工那点工资和“啃老”度日。遛大街时间长了,认识了一位“通阴晓阳”先生,竟然还拜了他为师。师傅的传授,让“溜三儿”坚定了刘老爷子百年之后、一定要找块风水宝地安葬的信念。因为他笃信:

先人安葬风水宝地,后人必定多福多财!

“溜三儿”生活有些颓废,但孝顺老人的心志却从来不颓废。老娘走得早,“溜三儿”就把孝心全部尽在了刘老爷子身上。即使这样,刘老爷子也把那只瓷罐封存得一丝不露。

还差三个多月就是百年的刘老爷子走了。弥留之际,告诉“溜三儿”埋藏那只罐的详细地点,并且一再叮咛“罐就是骨灰盒,人和罐一定要叶落归根,埋到赤峰龙窑”。

从来对老爷子百依百顺的“溜三儿”,此时却心神不定:罐不管值多少,绝对要按老爷子的遗嘱办,可人生地不熟的赤峰龙窑,上哪儿去找风水宝地呢?请教师傅,师傅极力怂恿“离宫里头随便一个地方都有大吉大利的风水,还到哪去找哪?”

“溜三儿”顿开茅塞,来到宫内“南山积雪”,在一棵大松树前“踏罡步斗”、“乾坎艮震巽离坤兑”一转,“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的“正穴”立马儿圈定!

回得家去,用那只“白地黑彩划花牡丹纹罐”装得骨灰,大双肩包密藏一把军用短锹,只一个时辰,“溜三儿”就把老爷子安葬在了风水宝地。

从离宫出来,“溜三儿”找到师傅,小酌了几杯,二人得意之余,各自回家。

夜里,酣睡的“溜三儿”有梦:

“儿啊,快来救我!有帮人形似虎狼,老说我没资格住在这里,想我年老体残之人,怎可与这些太监宫女争斗?”

第二天夜里,刘老爷子又在与“溜三儿”梦中哭诉:

“皮鞭板子又来啦!今非昔比,我没抢没炮,吓不住宫女、打不过这些挨过劁的人啊!”

······

如此连续七夜,弄得“溜三儿”魂不守舍。请教师傅,师傅也“毛不提溜”。最后,师徒形成共识:迁“坟”!

   颇费了了一番周折,最终,刘老爷子安葬在家乡的土地上,与那只辽代瓷罐共享安宁!

“溜三儿”少了许多“杂七麻八”,觉儿也睡得沉稳多啦!

李亚平,1968年上山下乡的老知青。近些年来喜与文字为伍,小说、散文、诗歌、剧本等均有涉猎,偶有小成。


最新回复 (1)
全部楼主
  • 金风玉露 2022-3-11
    2
    拜读李老师佳作学习了!有点神奇色彩!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