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宁寺碑亭浅析

             陈艳萍

“手指掠过残碑,心思穿越天下,梦里谁和谁在共枕?眼里谁被谁同化?书卷上孔孟庄周蝴蝶梦华,龙袍上龙头龙身龙鳞龙爪,燃烧一世,燃烧一世,只不过几片白底蓝线青花。”这是巜鼎盛王朝.康熙大典》主题曲歌词,我非常喜欢这首歌,并非全为那曲调的优美,而是因为这段歌词紧紧抓住了观者的心。

  走进避暑山庄和外八庙,去探寻皇帝的碑文,了解清王朝民族团结的历史进程,而产生强烈共鸣。你便懂得了这段歌词的内涵。

  承德是座庙城,光皇家寺庙就有12座之多,他们围绕在避暑山庄东北部呈半月形,拥戴着避暑山 庄 ,清朝时期,八座寺庙里有住寺喇嘛僧人,归北京理藩院管理,统称为古北口外八庙,现存七座  。

  其中有一座叫“普宁寺”,是乾隆皇帝建在承德的第一座庙宇。建于乾隆20年(1755年),它坐落于避暑山庄东北部,是一座汉藏结合式的庙宇,由于它的主殿供奉了一尊世界上现存最大的金漆木雕佛而著称于世,所以承德人称它为大佛寺。

  这座寺庙是乾隆皇帝出兵伊犁,平定厄鲁特蒙古准噶尔两次叛乱,效法他的祖父康熙皇帝平定噶尔丹叛乱,在多伦建汇宗寺之例,建寺庙以示纪念。有人说,一座寺庙,有一段历史,一尊佛有一段故事。那么请您随着我去看看这座寺庙的历史吧。

  一座寺庙,三通碑文,这在庙宇中是不多见的。而且这是乾隆皇帝亲自书写的碑文, 碑身的四面使用满蒙汉藏四种民族文字,文字不同,内容一样。满文在正面,代表了大清王朝皇权至上;东西两侧用的是蒙文和藏文,有人形象的比喻,这是皇帝的左膀右臂,西藏和蒙古是中国的一部分,不可分割。碑身的背面刻写了汉字,象征乾隆皇帝把汉族视为大清王朝的坚强后盾,同时也体现了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团结统一的国家。

  中间这通碑名为《普宁寺碑记》,记述了建寺庙的原因和经过;东侧的碑名为《平定准噶尔勒铭伊犁之碑》,西侧的碑为《平定准噶尔后勒铭伊犁之碑》,东西两通碑文分别叙述了乾隆皇帝出兵伊犁,平定了民族分裂分子厄鲁特蒙古达瓦齐和阿睦尔撒纳叛乱的经过。

好些朋友都知道,位于我国西北边疆的厄鲁特蒙古由四大部落组成,分别是和硕特、准噶尔、杜尔伯特、士尔扈特。后来因为准噶尔势力强大,土尔扈特部不甘忍受欺凌而西迁,他们的游牧地被杜尔伯特部的一支辉特部所占据。乾隆十年(公元1745年),准噶尔部落首领噶尔丹策零去世,准噶尔内部因争汗位而引发内讧,大策凌敦多布的孙子达瓦齐夺得汗位,而策妄阿拉布坦的外孙阿睦尔撒纳,没能实现自己当总汗的野心,便不断扩充势力,进攻达瓦齐,最终,阿睦尔萨纳失败,在西北没有立足之地的阿睦尔萨纳,只好率残部两万余人投靠清政府,并极力进言乾隆皇帝出兵西北,平定达瓦齐叛乱。

这时的乾隆皇帝早有完成他祖父和父亲两代帝王统一西北边疆,平定准噶尔割据势力的遗愿的准备,多年以来,苦心钻研西藏和蒙古的历史。并认真学习两个民族的语言文字,为这一天的到来做好了充分准备。

  由于受达瓦齐欺辱的杜尔伯特部三策凌,先于阿睦尔萨纳归附清王朝,乾隆皇帝已妥善准备在第二年(1755年)出兵伊犁事宜,阿睦尔萨纳的到来使乾隆皇帝喜出望外,因为万事俱备,就缺一个像阿睦尔萨纳这样熟悉内情的引路人,17552月出兵伊犁大获全胜,而且是以25人的小分队击溃据守在伊犁格登山万人叛军,俘虏6500人的出奇战绩而取胜。达瓦齐被回部首领霍集斯俘获,乾隆皇帝在午门受献俘之礼,考虑到达瓦齐有悔改之意,对清王朝没什么威胁,便把他留在京城。为使准噶尔部,“重建已分其势”,就是分散他们的势力,所以,乾隆皇帝把准噶尔部分设四个汗王,“分疆各守,勿相侵凌。”这一举措彻底粉碎了阿睦尔萨纳企图当四部总汗的梦想。

  平定了达瓦齐叛乱,举国欢庆,乾隆皇帝按照他的祖父,平定噶尔丹叛乱,在多伦建“汇宗寺”的先例,下令在承德肇建“普宁寺”以示纪念。并在新疆伊犁格登山和承德普宁寺建碑亭,立《平定准噶尔勒铭伊犁之碑》碑名一样,碑文不同,先者讲述了平定达瓦齐叛乱的经过和乾隆皇帝的举措,后者则专门炫耀了格登山战役大捷。

  值得一提的是,乾隆皇帝绝对想不到,就是由于格登山碑的历史作用,沙皇才没有侵呑更多的中国领土。如今的格登山脚下,就是哈萨克斯坦的一个小村落,格登山就位于祖国西北边陲的国境线上。

  格登山就是因为这样一个小小的碑亭,成为了著名的旅游景点,不知吸引了多少爱国志士,爬上高高的格登山去欣赏它,去拜读碑文,回顾历史。对祖先油然而生的敬意,使他们对脚下的祖国土地,多了更多的热爱和亲近。

  阿睦尔萨纳的“汗王梦”落空了,诡计多端的他在沙俄的暗中支持下发动了更大一次叛乱,扯旗造反,自立为准噶尔汗王,西北边陲上的不安定的因素被他再次搅起,一些已经降清的首领也加入了叛乱之中,边疆的民众再次陷入了烽烟四起的战乱当中。面对着风云突变,乾隆皇帝当机立断,重新调整了部队主帅,重新分封了四部汗王,举全国之力,决心剿灭阿睦尔撒纳民族分裂分子。

  清军一到,便受到各族人民的支持和欢迎,阿睦尔萨纳很快陷入了四面楚歌的绝境,带着七个人逃到沙俄,不久得天花死在了异乡。乾隆皇帝本着除恶务尽的原则,令理藩院照会沙俄政府,必须按照“彼此不接纳逃人”的外交协定,交回叛贼的尸体。乾隆皇帝的强硬令沙俄胆寒,只好乖乖照做。

  在要求归还阿睦尔萨纳的问题上,清朝内部政府有过激烈的争论,一部分人害怕与沙俄引起武装冲突,主张隐忍退让,乾隆皇帝则坚决主张予以追逃。据《清高宗实录》记载,乾隆皇说,“驾御外吾人知道,守之以谦则愈骄,处之以威则自畏,此二字若子子孙孙能守,是大清国亿万年无疆之庥也……若叛贼一入俄罗斯,遂无可如何者,所谓唾面自干知之为也,朕甚耻之!”

  乾隆皇帝这番话掷地有声,这种维护国家尊严,知廉知耻的外交思想,是祖训、是家训,是中国的脊梁,这种思想实际上是德威并举的统治,少数民族政策的具体运用,也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西侧的《平定准格尔后勒铭伊犁之碑》,乾隆皇帝写道,“天之所培者,人虽倾之,不可殛也:天之所覆者,人虽栽之,不可植也。……皆汝准噶尔,何谲诈相延以世而为贼也,…自作孽难逭活也…”消灭了叛乱者天下才能安宁,人民才能幸福安康。所以这座寺庙的名字叫“普宁寺。”至此,准噶尔部叛乱彻底平定,甚嚣尘上的新旧准噶尔汗国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之中。乾隆皇帝下旨准噶尔尽入版图,其山川道理应详细相度,载入巜皇興全图》。平定准噶尔的胜利是从康熙二十九年开始,三代皇帝70多年努力的完美结局。天山南北以及巴尔喀什湖一带从此尽入大清版图。 有史学家称,这三通碑文是民族团结史进程当中的里程碑。

习总书记在视察承德时来过避暑山庄和这座寺庙,他曾指示,我国是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大国,承德避暑山庄底蕴深厚,在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宗教与社会相适应,传统文化保护和传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方面,具有重要历史价值和时代意义。要保护好,利用好,传承好……”普宁寺正是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祖国统一、民族团结的历史见证,如果说碑文是凝固的音符,那么,普宁寺不正是一曲民族团结的乐章吗?希望这篇乐章永远奏响在中国和世界人民的心中,让人们永远记住,四海普宁才是人类的普遍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