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潜伏》基本一集不漏的看下来,是在《潜伏》第一轮热播之后,准确讲是在认识了电视剧原著作者龙一以后。这种情况先前常有,如与谁相识了,然后就格外关注他的作品。这次也是。

 

  我是在初夏“当代作家看河北”活动中见到龙一的。当时《潜伏》正在热播中,龙一正火。给我的第一印象,龙一容貌有特点,白胖圆脸大眼,宽额头,秃鬓,下巴留了一团小黑胡。尤其小黑胡,很显眼。

 

  龙一为人谦和,很客气,不仅对我这比他大十岁的老哥很尊重,对来采访他的记者,以及喜爱《潜伏》的观众也很谦逊,一口一个讲“我是沾了电视剧的光,我的小说才14000字。”这出自原作者口中的坦诚表白,看似没什么,其实很不简单。因为这时观众也没问你是原作者还是编剧,人家将桂冠往你头上戴,你却主动讲清自己在其中的作用,就表明他这个人一不抢功,二很低调。

 

  后来我知道,龙一是笔名,他本名李鹏,与李鹏总理同姓名。龙一是1961年出生的,那时他父母肯定不会想到日后有位总理也是这名。故尔他发表小说用了笔名龙一,很明智,既避免了与他人的重复,同时这名也易于读者和观众记住。那日我们大家开玩笑说你不如叫一龙,开会按姓氏笔划排头一个。他说没想那事。

 

  天津的作家我还是熟悉的。龙一今年48岁一剧成名,相对他已有多年创作经历而言,可谓“潜伏”久矣。有一句话叫“厚积薄发”,我看用在他身上挺合适,他读书很多很杂,开始爱研究古代的事,他说:“简单地说,我研究的就是古代人的衣食住行,说是研究,其实主要是好玩。”

 

  天津是一个特别适合生活的城市,会玩,是天津人与生俱来并定会传承下去的秉性。龙一的身上有这个遗传,除了写作,他还喜爱烹饪,就是做饭,重点是做菜。在这方面,我们有共同感。在其他地方,男人一般都不愿下厨房,更羞于谈家务。但天津男人不怕,即使干成有头有脸了,闲下谈起炒菜做饭,也兴致不减。所以,本来是情节紧张扣人心弦的《潜伏》,内中就有大量的生活细节描写。于是,观看中也就不时让人心里放松一下。

 

  我看了《潜伏》小说,应该说这是一篇内容很有新意的作品(这题材很少有人涉猎)。单就一篇小说讲,14000字,只能算个“大”短篇。这在小说作品中很常见。但这篇小说的独道之处是“骨架”很大,给影视编剧提供了可以由此发挥的巨大空间。用通俗的话讲是孩子有骨头不愁长()。所以,只有站在长达30集的电视剧角度看小说,才能说这篇小说短了点。

 

  电视剧《潜伏》是吸引人的。但如果说有什么不尽人意的地方,就是剧中故事说是发生在天津,而展现在屏幕上的地域却是江南小镇。我问龙一,他说是在浙江横店(影视基地)拍的。河北涿州的拍摄基地刚建成时我就去过,里面的大型建筑以汉、唐为主。一个城楼正反面就是两个布景。《三国演义》的铜雀台、唐朝的什么宫等等,反来复去都是那一座高台。在基地里拍戏省去很多麻烦,起码少了交通、围观这些事。但短处是难以与剧情相一致。比如当年天津的劝业场、南市、三不管、码头、茶馆、租界地,都是很有特点的,又必然是情报人员经常出入的地方,如果用真景拍,效果肯定好。包括余则成的“家”,一看就是人工现造出来的,天津的洋楼不是那样,在小洋楼前搭鸡窝也不真实。

 

  我估计当初拍《潜伏》时,没想到播出会这么火,因此怎么省事省钱就怎么拍了。再就是现在城市都大变样了,找旧景难。即便如此,《潜伏》火了一阵,龙一也火了一把,这是真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