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北 梦 成 真

                              

                 (一)

 

1976年春节过后,军里忽然接到通知,说是新编制下来了,要按新编制落实。其实,军机关除了工兵、防化两处分开外,其它单位倒没什么变动,直属队增加了炮兵指挥连。与我关系最大的是:打字室要按编制落实——司、政、后各2人。只是司令部借口工作任务重,只肯给政、后各一名打字员,自己“贪污”了政、后各一个名额。政、后无奈,只好服从。后勤部自知地位卑微,没提什么条件——“只要给我们一个兵就行。”而政治部自持管着干部,向司令部提出:政治部文件多、文件长,会议多,涉及到干部问题的文件又很敏感,一定要一个勤快、服务态度好、业务熟练的打字员。军务处黄处长笑着说:“我们只有四名打字员,你们平时都很熟悉,看着谁好就直接点名得了!”结果政治部把我点了去了。这让我们的组长小刁好不羡慕——他知道调到政治部是“近水楼台”,很有希望提干。其实,在这之前,他曾偷偷地找过处长,要求调到政治部,可是处长不放他走,说他是组长,司令部任务重,全靠他支撑。其实,后来我才听说,他可能是平时对政、后的干部总是另眼相看,比较冷淡,大家对他有点儿小看法。

   就这样,我从军司令部军务处调到了军政治部秘书处,从一楼靠北的的办公室搬到了二楼朝向正东的房间,与组织处的办公室正对门。没想到,这一调动,正是为我的命运再次转折打下了基础!

  我的办公室对面是组织处,旁边是宣传处。这两个处都是文件大处,我们私下都说他们的文件“又臭又长”,最长的竟有五、六万字甚至上十万字,那时军里没有印刷厂,全靠我们手打手印,我们一看见干事们拿着厚厚的一沓子文件底稿进来脑袋就发胀——这一个礼拜又泡汤了!特别是“批林批孔”时期,什么学习“两报一刊”、杨荣国文章的体会、经验,晦涩难懂,有的古文字字盘上根本就没有,还得用手刻。那蜡纸很娇贵,刻不好很快就会印坏了,又要重新打。只是我年轻时知道“工作为重”,责任心很强,总想把工作早点儿干完再去玩儿——主观为自己,客观为他人,没想到这样却赢得了干事、处长们的好感!

   调到政治部秘书处不久,恰逢军里筹备召开全军党员代表大会,我算是会务组的工作人员。每天白天为各处打印一般文件,到了晚上就陪着组织、宣传两个处的干事们加班准备会议材料。干事们都是我们军的笔杆子,多年从事文字工作,不说是“出口成章”,也算是“妙笔生花”。现在这些人中,有的已经是上将、中将,且仍然在职;有的当了省军区、军分区、陆军师的政委(少将或大校)退了休,有的在地方政府部门当了领导——总之,可说是人才济济。只是当时他们还是个小干事,做梦也没想到自己有一天会当上将军、大校(那时还未恢复军衔制)。

 那些天,我每天陪着他们加班,他们边讨论边写,我不用费这个脑筋,噼里啪啦,一会功夫就把一页纸打完了。然后就去会议室,边听他们讨论,边蹭他们的烟抽。有时看他们为了措辞遣句争执不下,也上去凑合两句。没想到,却引起了组织处刘副处长的注意。这位刘副处长是湖南人,平时言语不多,待人很和气,我与他并无过多交往。当时他听了我的“发言”,只是表扬了我几句,我也认为他这是客气话,没准还是含蓄地批评我呢——你一个大头兵懂什么?也在这里掺乎?(未完,待续

 


版权:承德知青网、 苍山碧湖 时间: 2011-8-23 14:57:45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