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理想之梦开始的地方》

 

                                         (八)

 

 就在我们来到这个军的四年前,也就是我们军与四十一军换防的第二年(一九六九年)的七月二十八日,这个基地遭受了一次空前的劫难:一场十二级以上的台风正面袭击了汕头地区。本来,按照常理,军地人员接到气象预报后应该提前全部撤出低洼之地,就可躲过灾难。可是,那时正是“精神狂热”的年代,军区和军的领导头脑发热,非得要放个“精神******”给全国人民看看,口号就是“人定胜天”。于是,在威力强大的台风引起海啸,卷起十几米高的海浪向围海造田建起的大堤扑来的时候,军师领导竟然下令“人在大堤在”,命令全师官兵(包括近千名来此锻炼的地方大学生)跳进海里,手挽着手护堤。阵阵十几米高的大浪卷来,立刻使这些官兵、学生陷入没顶之灾。海浪退去后,海面上飘着一具具牺牲者的尸体——几百名年轻的大学生和战士的生命就着被错误的指挥葬送了!到我们当兵时,军部还保留着《牛田洋事迹展览馆》,仍在宣扬当年“人定胜天”的英雄壮举。在众多的照片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一艘英国的5000吨级的货轮,竟被巨大的海浪从港口推到了半山腰而搁浅。英国人算计了一下,要将此船重新弄回港口,比买一条新船还贵,最后干脆放弃了这条船,结果被我们捡了个便宜。原来的稻田地中间,曾有一块儿巨石,海浪袭来,巨石变成了礁石,露出水面只有一平米见方,上面竟然趴了二十几个人,趴在最底下的把胸部的肉都磨烂了。直到今天,牛田洋所在的莲塘镇仍然矗立着一座“七.二八死难烈士纪念碑”。从那以后,凡遇到台风来袭,部队一律撤出基地,转移到地势较高安全地带,再也不敢跟老天爷搏命了!陈健、沈国放等外交部官员,当时都是从“七.二八”大难中死里逃生出来的。当时还出了个英雄叫杨妹九,他是渔民出身,水性好,救出了十几个大学生。后来青云直上,由战士一步步提拔为副营长,终因文化太低,再也没上去,最后转业了事。出了灾难过后,有人写了一本书——《牛田洋》,在那种政治氛围中,此书仍然为这场灾难的错误指挥唱赞歌。还有人创作了一首《牛田洋之歌》,歌词是“红彤彤的牛田洋,革命的大课堂,战天斗地敢胜利,毛泽东思想来武装……”云云。

 即使没有“7.28”台风灾难,官兵们提起牛田洋也都心有余悸。因为每年七、八月“双抢”(抢收早稻,同时抢种晚稻)时节,全军都要抽调部队去支援“双抢”一个月。到了牛田洋,每天早上四点起床,晚上八点收工,每天在稻田里劳动十六个小时,比我下乡时不知要艰苦多少倍。北方尚且“七月流火”,亚热带的潮汕平原更是酷热难捱,上边毒日晒,下面田水蒸,部队苦不堪言。个别怕苦怕累的兵每到这个时候就装病住院。我因为在七月初调到军部工作,躲过了“双抢”,以后也没有参加过“双抢”,这些都是听战友们说的。(未完,待续)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