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过几天就是农历的十二月初八,就是我们常说的腊八节,民间自古就有“腊八祭灶,新年来到”的说法,家乡也有“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的童谣。从广义上讲,农历十二月初八的腊八,和十二月二十三的祭灶,乃至正月十五的元宵,都是传统春节的组成部分,而腊八正是这个辞旧迎新活动的开始。

 

关于腊八节的由来,比较通行的说法是来源于佛教的创始者释迦牟尼本得道的传说。古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国净饭王的太子悉达多,见众生受生老病死等痛苦的折磨,就毅然舍弃王位,出家修道,在苦行林经六年苦行,仍未见道,他决定抛弃绝食和苦行,另辟蹊径。当时他形体枯瘦,奄奄一息,在接受牧牛女的乳糜之供后,恢复了健康,终在菩提树下顿悟成佛。这一天正是农历的十二月初八,后人为了不忘他所受的苦难,于每年腊月初八吃粥以做纪念,腊八就成了佛祖成道的纪念日,也成为佛教盛大的节日之一。

 

其实腊八节祭祀的传统非常久远,是由远古的腊(蜡)祭传承而来的,就是在每年的最后一月,将猎获的禽兽祭祀于蜡坛之上,以感谢对众神和祖先的护佑之恩,同时祈求在新的一年里避灾迎祥。这种把天地、神灵、祖先一起祭祀的传统叫做“合祭”。这祭祀的过程,表达了古人一种朴素的、善良的心理活动,从汉代起改蜡祭为腊祭。起初腊祭的时间并不确定,举办腊祭的月份称为腊月,举办腊祭的那一天称为腊日。今天所说的腊八也不是腊月初八这个时间概念,而是在腊月的某一天蜡祭包括农神、田神等八位天神的意思。后来将祭祀活动的时间确定在腊月初八这一天,有的学者认为,是古人看到十二月初八这一天的月亮呈“上弦”之象,犹如弓弦拉紧,蓄势待发。恰合“腊者,猎也”的本意,就将腊祭之日确定在十二月初八这一天了。

 

腊八节吃腊八粥的风俗,应当是我们的祖先进入农业文明后开始兴起的。在对天地、神灵、祖先综合祭祀的时候煮上一锅由多种谷物、果实组成的“腊八粥”,借以祭奠神灵,庆祝丰收,预祝来年的更大丰收,这就逐渐形成了腊八节吃腊八粥的风俗。

 

腊八节在传承过程中,佛教的传入给腊八节增添了浓重宗教色彩。这其中的道理也很简单,华夏文明与恒河文明一样悠久和优秀,中华文化对外来文化决不会像其他相对落后的民族那样全盘接受,而是怀着充分的自信,用审视的眼力去从容地挑选和鉴别。佛教文化平和谦恭、精明细致的本质,决定了它的传播只能尽量向着中国传统的宗教文化靠拢,向着中国本土的多神崇拜系统贴近,小心翼翼地去迎合中华固有的异彩纷呈的信仰习惯。而把佛教中的传说和教义附会到我们传统的习俗中,就成为传播佛教最简单、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了。

 

另外,腊八节吃腊八粥还有一个非常本土化的传说,相传从前有户农家,老俩口守着一个儿子。这老俩口子勤劳节俭,家境虽不富裕,但吃穿不愁。可他们却培养出了一个懒惰的儿子,后来老俩口给儿子娶了媳妇。哪知这个媳妇也跟儿子一样,也是个倒了油瓶也不扶的主儿。又过了几年,老俩口重病卧床,把小俩口叫到床前,嘱咐道:“勤是摇钱树,俭是聚宝盆。要想日子过得好,勤俭是个宝。”“要想日子过的富,鸡叫三遍离床铺。男当勤耕作,女应多织布……”可话没说完,老俩口一起去世了。小俩口埋葬了两位老人,看看满缸的粮米、满柜的棉衣。男人说:“有吃有喝不用愁,何必下地晒日头”。女人说:“夏有单衣冬有棉,何必纺织到日偏”小俩口一唱一和,和仄押韵,早把两位老人的遗嘱忘到脑后了。

 

几年下来就坐吃山空了,到了这一年的腊月初八这天,天寒地冻,滴水成冰。小俩口屋里没火,身上衣单,肚里没食,蜷缩在凉炕席上体若筛糠,四只饥饿眼睛满屋地搜寻着。突然发现炕缝里有几粒米豆子,就用手一粒粒扣出来;又发现地缝里还有米粒,也都挖出来。就这样他俩东捡西凑的弄了一把杂粮放进锅里。把炕上的铺草塞进灶膛,就这样熬了一锅杂七烩八的粥。这时两人想起二位老人的教诲非常后悔,但现在已经晚了。正在小俩口悲切之时,一阵大风刮来,这座早已年久失修、破烂不堪房子倒塌了。等邻居赶来挖出这小两口时,都已经死了,身边还放着那半碗杂豆粥。从此以后,乡亲们每到腊月初八这天,家家熬一锅杂米粥让孩子们吃,并给孩子讲这杂米粥的故事。就这样父传子,子传孙,一传十,十传百,代代相传,越传越远,一直传到现代。就形成了腊月初八吃“杂米粥”的习俗。因这粥是腊月初八吃的,所以就叫“腊八粥”。

 

不管怎么说,人们过腊八节吃腊八粥,都是以庆丰收、祈福祉为内容的,在腊八节即将到来之际就祝愿我们的祖国在新的一年里风调雨顺、 国泰民安。也祝愿天下所有的父母健康长寿!安享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