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在市场见有农民卖高粱米,前几日买了几斤“油寇”,卤成小咸鱼。高粱米是东北人的嗜好,天津有一道著名小吃“?饽饽熬小鱼”,东北也有一道著名小吃,就是高粱米水饭小咸鱼。

卖米的是一个90后小姑娘。高粱米的品种很多,同是高粱米吃起来口感大不相同,可谓相差十万八千里。从颜色上分为红高粱米和白高粱米。小姑娘卖的是白高粱米类。白高粱米之上品当地人称之为大竹竿,因种植株距稀疏,秸秆粗壮犹如竹竿而得名。东北人取其米粒,大而圆,形似蛇的眼睛称之为“大蛇眼”,又称“文化米”。据我所知这一名称来源,是因为日本侵略我国东北,吃大米是日本人的专利,普通中国东北人是不能吃大米的,否则就会被打成经济犯。大蛇眼因深受东北老百姓喜欢,成为日本商人垄断米种,因此冠名“文化米”,带有殖民色彩。

小姑娘卖的显然不是高粱米的上品“大竹竿”。大竹竿米粒较之普通高粱米粒大,色泽明亮。因单位亩产低,种植的人少。问之。回答说:听母亲讲是“千斤白”。“千斤白”属白高粱米一种,秸秆矮,种植株距密,是承德地区代六七十年代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当年还有一种米粒与之相同的白高粱,叫做“歪脖白”,因秸秆顶端弯曲而得名。秸秆高于“千斤白”,种植株距疏于后者,产量低于后者,米的口感好于后者。“千斤白”亩产喜人,口感中等,但是当年农民种植较少,主要原因是生长期长,一旦遇到早霜,粮食产量就要大打折扣。在计划经济年代,农民种植粮食作物,只能根据上级的要求和统一部署,农民没有自主权。插队当年地里种什么作物,还有一个现代人听了觉得苦涩的故事。

七十年代初期,上级推荐一种杂交粮食品种,叫“晋杂五号”。其特点是亩产高,耐自然灾害,产量稳定。世上任何事物有一利必有一弊。“晋杂五号”虽然亩产高,但是米的质量极差,当时贫下中农总结出“三不”。不能做公粮上交,不能作饲料,喂牲口,不用担心粮食成熟后,鸟类与人争夺口粮。口感涩难以下咽,吃到肚里,大肠干燥,拉屎都困难。上级为了提高粮食产量,将其当作一项政治任务,新生事物推广。明确规定要按照土地数量的比例种植,不能少于规定的要求。为确保落实,播种前,各生产大队要将种植计划、面积、“晋杂五号”的种植分布情况上报公社,青苗出土后,组织检查组督导核实。“晋杂五号”确实不适于做人类口粮,农民打心眼里反对,就想出很多办法应对。我们队平地多,耕地集中,比起偏僻村队对付检查难度大。群众是真正的英雄,大家伙集思广益还是想出了许多办法。其中一个方法就是“明修栈道,暗度陈昌”。在邻村、田间小路旁,种“晋杂五号”应对检查,实际形成用“晋杂五号”包围掩盖其他作物。后来公社虽然发现了,回答公社说:播种时保管弄错了种子,保管开春就下了关东,人找不到,事也就不了了之。后来有一次我回村,遇到当年的大队长搭车,路上聊天,他问我:你说。当年你们在时,一多半人挨饿,地还是原来的地,现在就是一年颗粒不收,也不会有人人挨饿。这个答案其实他早就胸有成竹,根本不用我回答。

三十年前高粱米始终是人们的主食。东北人更是百吃不厌,七十年代初期在保定实习,乘务跑丰台西站。丰台西站属北京地区,粗粮票可以买籼米饭,我每次都买高粱米饭。司机是关里人不理解,开始还逗我说:真会过日子。因为籼米和高粱米饭每斤有一两分钱的差价,见我副食要了一碗扣肉,带鱼来了,又买了一道带鱼。他不了解我们东北人对高粱米的喜好。小姑娘的米两元一斤,我买了两斤。回到家做成水饭,但是,怎么也吃不出当年的感觉。不知道是米不对劲,还是因为其他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