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历腊月三十日为除夕,俗称大年三十儿,北京人历来将这天视为正式的年禧。人们送旧迎新的主要庆典都集中在这一天,因此,这是最隆重、最热闹的一天。

 

为了点缀年景,充溢新春“纳福迎祥"的气氛,从早晨起,人们就都梳妆打扮整齐,妇女们都戴上象征吉庆有余的绒花、绢花,门前贴上红色春联、门心。有的还要贴上窗花。室内贴上“福在眼前,合家欢乐,人口平安”之类的春条和福字。但是,一些王府门头或较大的宅门往往不用这些,他们只将标有自家堂号的大红“气死风"灯挂起来就行了。

 

相传是日晚间至初一日凌晨,诸神到下界考查人间善恶。因此,院内须设“天地桌”上设五供,焚香秉烛,以求过往神灵在新的一年里赐福。

 

晚间,刚一摸黑,就有贫家的小孩为挣几个钱挨户送“财神爷(纸像)。这种纸像是以本刻制版、水彩印刷的,上边印着“增福财神"字样,正中印一戴纱帽的财神像。一般人都为取个吉利,以高于财神像成本的几倍之价接进来。

 

除夕的晚宴谓之“团圆饭"。家里的成员要齐,菜饭要丰富,让人有充实感,预示来年生活美满。因为这顿饭是对年菜的首次品尝,可以荤素一齐上。富户可有肘子、扣肉、米粉肉、四喜丸子等大件。主食必定是水饺,届时,把腊八泡的“腊八蒜”拿来佐餐,别有风味。

 

饭后至接神之不能就寝,为自由娱乐时间,谓之“守岁”,有珍惜年华之意,年轻人守岁是为年事已高的父母上辈增福延寿。

 

“进入子时后,即可接神。事先把香菇、木耳、黄花、炸货、胡萝卜、白菜等剁碎、拌好素馅,包成饺子。 接神时,供桌上只供三碗,每碗五个。饺子端上来之后,马上燃点香烛,宣告接神仪式开始。

 

接神仪式由长辈主持。首先从宪书查找元旦之日的喜神、财神、财神、福神以及阳贵、阴贵诸神方位,然后主祭人才正式瘵着高香到院里向各个方位依次叩首,香烛欲尽,于是主祭人领全家依次再三叩首,礼毕,即请香根,将神像及黄钱、元宝、千章一并请下,拿到院中早已准备好的钱粮盆里与松木枝、芝麻秸一起焚化,同时,燃放鞭炮。

 

随后,长辈们坐在堂上,接受晚辈们的拜年,均行三叩首礼。礼毕,长辈们给晚辈们一些压岁钱。拜年后,全家聚在一起吃接神饺子,也叫五更饺子。饺子里放一个小铜钱,谓吃到铜钱在新的一年里诸事顺利。至此,除夕的庆典活动就结束了。

 

“除夕”起源于中国先秦时代的一种“逐除”活动。《吕氏春秋·季冬记》载:在每年的最后一天,家家户户都要敲打有响声的器皿,以驱除“疫病之鬼”,意为驱恶除邪辞旧岁,憧憬未来迎新年。

“除夕”的本义是“交易”“去除”的意思。“夕”是象形字,如一弯银月,又引申为“夜”“晚”的意思。每年最后一个夜晚,是旧的一年即将结束,新年第一天即将来临的交替时候,故“除夕”含弃旧迎新之意。除夕也叫“除夜”,最早只有驱鬼一事,据《礼纬》里说,高阳氏有个儿子死而为鬼,专住人家屋的角落里,出来作祟。于是除夕那夜,就有驱鬼的事,以保新年平安。但后来却小题大作,像宋朝时候,驱鬼的人要假装门神、灶神、土地、判官、钟馗之类,多达千余人,从宫里直驱逐到南熏门之外。

民间各地除夕风俗不同,大致有三:一是祭祖先,祭后长幼聚饮而散,这叫“分岁”。二是彻夜不睡,坐到天明,这叫“守岁”。三是把钱压在枕头下就寝,富家把金银放在床席下,这叫“压岁”。压住金钱,则明年元宝滚滚来,含有大发利市之意。有的人家在夜间要打稻囤,接年饭,即在地上用白粉做许多圆圈,一个圈代表一囤粮食。煮熟一锅饭,在上面洒上枣栗等物,过了元旦再吃这锅饭,以示年年有饭吃。除夕团圆饭,总要摆上一碗鲤鱼和豆腐,是取“余”“富”的谐音。鲤鱼跳龙门,又有“贵”的意思。痴儿俊女多守岁不睡,俗语说“守冬爷长命,守岁娘长命”。

 

2007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