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文化荒芜年代的阅读(下)

方程 2020-11-25 661

我在文化荒芜年代的阅读(下)

上海知青网

作者:王震亚


至于其他几部小说,如今尚能作为记忆线索的,恐怕就是当初特意摘录的几段话了。比如:“一个活着的人,是不可能没有思想的。你所看到的都是平静的脸。……而在内心,却如狂风暴雨。”(《人世间》)“那些气量狭窄、自命不凡的人,特别是那些由于偶然机缘而高居国家和社会要职的人,对别人的正确最不能容忍……只有真正伟大的人物,才不怕自尊心受到损害,并且认为承认别人的正确不是什么耻辱。”(《落角》)“整个国家的基础是他们这些奋不顾身的劳动者,而不是艺术界和经济部门的一些颠倒是非的人。可惜的是,这类人的声音比勤勤恳恳、不声不响地埋头劳动的人的声音要高,而且,发表意见的机会也更多。”(《你到底要什么?》)

从今天的角度看,此类作品可归为面对现实的政治小说,让人感慨世事的复杂与人心的险恶。

至今我都不清楚,当时的决策者是否知道,绝大多数人在阅读这些小说时并非出于批判的目的,而是将其视为在文化荒漠与禁锢的时代得以接触外国文学、窥见外部世界的一个窗口。不过,人们在相互借阅时仍会冠冕堂皇地戏称道:“让我也批判批判嘛!”

时间过得很快,当1973年的冬天到来之际,大病初愈的我返回了北疆,而且还是回原来的19连(已改为轮训队)。因为,考虑到我的实际情况,新旧连队领导十分通情达理,在缩编调整时仍将我的人事关系留了下来。而接替我担任教师工作的上海知青吴栋梁,更是在得知我将返回时,主动提出调往24连学校,从而给了我在返回连队后能继续担任教师工作的机会。

那是又一个多雪而寒冷的冬天,室外气温常在零下二三十度,但连队的领导、老职工和荒友们的善意与友爱让我倍觉温暖,至今仍怀感恩之心。

四、知青时代的人生四书

当年,无论是积极报名还是不得已下乡的,很多知青,包括我,随身携带的笔记本里,都摘录有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那段令人热血沸腾的名言:“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你回忆往事的时候,不会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碌碌无为而羞愧;在临死的时候,他就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由此可见,前苏联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在我们这代人心中占据了怎样重要的地位。

而在初到北大荒的那几年里,受此名言鼓舞的我们,的确是用行动书写着不平凡的青春岁月。不仅上山伐木、下水沤麻、奔忙在大田里、麦台上挥汗如雨,毫不怕苦;更有临近边界的连队知青以不怕死的精神巡逻在边防线上,出现在保卫珍宝岛的战斗中。

是的,文革前的17年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与《青年近卫军》《卓娅与舒拉的故事》、《红岩》、《红旗谱》、《青春之歌》等书,都在当时的中学生里广为传阅。那是个崇尚英雄、献身革命、渴望建功立业的时代,受当时主流思想的引导以及年龄的关系,少年的我在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时,更多的是把注意力集中在保尔·柯察金的身残志坚与革命信念上。

由于《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青年近卫军》与《卓娅与舒拉的故事》中的主人公保尔、邬丽娅、卓娅都推崇亚瑟的革命意志,于是很多读者又把关注的目光投向了爱尔兰女作家艾·丽·伏尼契的小说《牛虻》。至于拉·乔万尼奥里的《斯巴达克思》,其勇于斗争的底色与主人公的坚韧不拔,与《牛虻》相似,亦成为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青年人喜爱的读物。不过,当时年龄尚小的“老三届”们大多是在当了知青后,在山村、棚屋、帐篷内的烛火、油灯、电筒的微弱光亮下才阅读了这两本书的。而对于有了一定人生体验与经历的我们来说,此时的阅读,除了感受主人公的英勇无畏与坚韧意志外,也开始关注小说中的爱情故事,以及对人情人性的深入刻画。

曾经,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人们深受“非黑即白”思维定式的影响,似乎人情人性与阶级性革命性是截然对立的。这种情况在“文革”期间更是被推向了极端,耳闻目睹,有不少单纯的少年人义无反顾地与被打成右派、走资派、牛鬼蛇神的家人、师长划清界限,以示立场坚定。但在阅读《牛虻》时,这种二元对立的观念受到了冲击,从而引发内心深处的反思。

小说中,蒙泰尼里与私生子亚瑟(牛虻)分属于两个敌对的阵营。父亲是红衣主教,统治者的帮凶;儿子是革命党人,从事民族解放事业的活动。平时 ,牛虻写了许多文章 , 抨击蒙泰尼里。但是,当牛虻正与政府的骑巡队展开枪战,蒙泰尼里意外地出现在他的枪口前时,他的“身子突然摇晃起来,拿枪的手也垂下去了。”不难理解,在这一刹那,这种行为的出现,是父子之间的血缘亲情所致——人性的体现。为此,他失去了逃脱的最佳时机,不幸被捕。

在狱中,牛虻不畏酷刑,但在蒙泰尼里面前却淌下了眼泪。虽然理智上他清楚地知道蒙泰尼里的立场与信仰,可父子之爱使他依旧发出充满激情的呼唤:“神父,跟我们一起走吧!你为什么还要留恋这个充满了教士和偶像的死气沉沉的世界呢?……神父,我是一直爱你的……”

那么蒙泰尼里呢?他也深爱着亚瑟。但由于教会不允许教士结婚,所以,他对亚瑟的感情永远不能公开地以父爱的形式出现。这种隐瞒与欺骗在之前曾给19岁的亚瑟以致命的打击。为此, 蒙泰尼里的内心一直是在痛苦之中。但是,当他有可能从监狱里救出亚瑟──牛虻时,他还是第二次失去了亚瑟。因为亚瑟不肯放弃斗争,而他则不能丢弃上帝,同意了军事法庭对牛虻的判决。然而,父子真情又岂能完全割舍?亚瑟死后,蒙泰尼里也随之发疯而死。

与《牛虻》一样,《斯巴达克思》在人情与人性的描写上也没有简单化。

匈牙利诗人裴多菲有过这样的诗句:“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可以说,斯巴达克思就是该诗的化身。作为奴隶起义领袖,他的强悍、无畏、对自由的渴望与屡战屡胜的军事才华在小说中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同时,小说也重彩浓墨地写到了他与心爱的女人范莱丽雅之间的爱恋。然而,无论这种爱恋有多么强烈、神圣,都无法动摇他对崇高理想——奴隶解放、民族解放事业——的追求。最终,在队伍发生分裂,内部又出奸细,以至寡不敌众的情况下不惜战死,绝不偷生。作者正是在这一点上,把斯巴达克思推上了英雄的顶峰。

虽然在意大利文学史上,此书算不上是名著,但书中:角斗士的以命相搏,惊心动魄;主人公的倾情相爱,炽热感人;尤其是起义军的最后战死,更是荡气回肠,都给书荒中的我和我的荒友们以阅读的享受与心灵的震撼。 

彼时,知青们已经下乡四五年了,年龄都在20多岁。如果说,兵团初建时对男女青年中出现恋爱的情况是严加管束的,那么此时却出现了180度的大转弯,改为鼓励青年们婚恋,甚至把结婚视为扎根农村、边疆的决心与体现,加以引导。然而,有多少人是真心准备扎根的呢?一方面,必然而至的青春萌动与劳动生活中的朝夕相处引发了婚恋的考虑;另一方面,仍旧企盼着招工、上大学,以便在学业与事业上另有所发展的心愿与梦想又迫使自己压抑冲动,回避婚恋。那种揪心的矛盾与纠结,也是不言而喻的。因此,对于处在这一情境中的我们来说,阅读此书时便有了更加微妙、多样的感受与共鸣。

问题是,想要另有所发展的企盼,在当时说来,似乎很难有实现的可能。且不说所谓的招工传闻遥遥无期,一度出现的招收工农兵学员时进行文化考试的方式亦被张铁生的那张“白卷”给搅黄了。对于没有背景可靠,没有门路可寻,偏又不甘现状的知青来说,现实让人茫然。在茫然中,美国作家理查德·巴赫写的《海鸥乔纳森》出现了。

与《斯巴达克思》(1874)、《牛虻》(1897)、《钢铁是怎样炼成的》(1934)不同,《海鸥乔纳森》(1970)问世较晚,上世纪70年代中期才进入中国,在知青中的普及程度要逊色许多。但因出现在特殊的时段,同样影响了我和我的许多同龄人。

记忆中,该小说的译文大约发表在1974年的某期《学习与批判》上。该刊是上海市委写作组以复旦大学名义主办的理论月刊,始于1973年9月,止于1976年10月。在当时,此刊自然是为“四人帮”的理论主张与政治目的摇旗呐喊的。但我和许多知青多绕过那些批判文章而径直去读被批判的文本。

小说中,那只叫作乔纳森的海鸥与众不同。不安于日常的抢鱼觅食的传统活法,不甘于只会低空飞行的既定命运,而是要打破“规矩”和“局限”,在成百上千英尺的高空疯狂地苦练“尽善尽美”的飞翔技艺;即使遭到同类的嘲笑,遇到亲人的劝阻乃至挨饿受伤被驱逐,依然为了追求梦想而竭尽全力。最终,它穿越时空,到达天堂,领悟了爱与自由的真谛;进而,又飞返鸥群,帮助更多的海鸥去思考生命的意义。

很难说清当时我读后的感受。但海鸥乔纳森追求梦想的渴望与实现“尽善尽美”的勇气和执念还是深深地扣动了我的心弦。

一度,我曾为目力所及混沌不清而痛苦,不知向何方努力而迷茫。比对海鸥乔纳森,我似乎又有了振作的勇气与坚持的韧劲。

回顾当年,我愿把《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牛虻》、《斯巴达克思》、与《海鸥乔纳森》合称为知青时代的人生四书,尽管彼时看过的作品远不止于此。

如今,已进入互联网时代,阅读远比当年容易得多。只是,岁月无情,眼力不济,阅读的心境也与往昔不尽相同了。

来源:网络


最新回复 (2)
全部楼主
  • 火热青春 2020-11-25
    2
    向作者学习,多读书。
  • 甄葆芳 2022-5-20
    3
    精神可嘉,却搞错了一件事情,那绝不是文化荒芜的年代,恰恰是文化升华的伟大时空,我们应该有这样的思想提升。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