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阙之旅(16)·芦山樊敏阙

板筋 2016-2-15 2835

本帖最后由 板筋 于 2016-2-15 11:03 AM 编辑



樊敏阙是此次汉阙之旅成都以外最后一阙。由雅安城内的挺进大道上G318国道,出雅安到飞仙关右转上S210省道后你就把道走吧,樊敏阙的官方地址是:四川雅安芦山县城南沫东镇石马坝东汉石刻馆。可是您甭想在地图上找到这个石马坝,现在它叫黎明村,村太小了地图上也没有,尽管再往前走不远就进了芦山县,连路都叫樊敏路了。






虽然地图不甚明晰,但好在樊敏阙就在S210路前进方向右手路边,找到它不困难。注:S210当地人叫它“飞宝线”(飞仙关-宝兴)。

樊敏阙、碑及其他石刻,均为珍贵的大型东汉石刻文物。1961年7月13日,四川省人民政府以《樊敏碑.阙》名公布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 1988年1月13日,国务院以《樊敏阙及石刻》名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樊敏阙在“四川芦山东汉石刻馆”内保存,阙及石刻均为东汉巴郡太守樊敏墓的地面建筑石刻遗存,现存左阙、碑、石兽三具,兽胚一具,石龟一具及右阙部分残件。我到达时院门紧锁,经门前晾晒谷物的老乡指点,绕到侧面的小门进入,经过一个工地进入院内,传说中的售票人员并未出现,偌大一个院子就我一人参观。



第一眼见到樊敏阙就觉得它和高颐阙很像,回来查资料,原来樊敏阙的残件遗存很少,以至于不足以凭其复原,只好参考高颐阙的样儿修复。

资料介绍:“樊敏阙建于东汉建安十年(205年),据樊敏碑碑阴北宋眉山邱常“跋”称樊敏阙在北宋时即已倒塌,所以不见于历代金石著录。原阙为有扶壁式双阙,现存的左阙在1957年被发现,由四川省文化厅拨款组织文保单位用原阙残存构建修复的。原阙为红砂石堆砌而成的仿木结构建筑,高4.95米。主阙檐下有"龙生十子图"浮雕,斗拱层转角处刻双手托拱力士像。阙顶为五脊式。阙前有天禄、辟邪二石兽。阙旁为樊敏碑,高2.5米,宽1.7米;上为圆顶;碑身刻"汉故领校巴郡太守樊府君碑";下刻碑文,凡18行、557字;末行镌刻"建安十年三月上旬造石工刘囗囗书"。一般认为阙当为樊敏墓阙。”



樊敏阙阙体上近代补砌的石料都是未经雕琢的毛石, 可以明确地辨识哪些部分是原件,哪些部分是补砌的现代石料。这又一次唤起了我无限的遐想,渠县冯焕阙院子里的那些阙的残件真的可以照这种方式复原哦。



整个母阙的阙楼只有顶盖和它下面西南角紧接着的一块画像石原件和阙楼左下角有些原件。



西南正面保存画像石原件一幅,内容据著名学者邓少琴判识,定名为“牢夷九隆氏龙生十子图”。图像内容反映了汉代云南永昌郡古哀牢夷的族源神话(《后汉书·西南夷传·哀牢》有载),反映了樊敏曾任永昌长史的从政经历, 在汉画像中是独特的题材。

不过最近又有学者挑战说该图实为两个不同的题材,左面为“仙界宴饮图”,右面为“玃盗女”图。“玃盗女”是汉晋时期流行于川西的一种传说,“玃”是古书上说的一种大猴子,时常下山来劫妇女。晋张华《博物志》载,被劫掠的女子“其年少者,终身不得还,十年之后,形皆类之,意亦迷惑,不复思旧”生了孩子送回来养,不养“其母辄亡”这种孩子“及长,于人无异,皆以杨为姓”所以川西南姓杨的特别多。(我们看过的阙主也是杨姓居多啊,一笑。)



​资料说:“主阙楼下正中浮雕饕饕含蛇图”可是我看这饕餮浮雕已经损坏严重,不是风化是“硬伤”。



子阙拱眼处是“西王母”雕像。背后是玉兔,总之都是仙界的客人。



角神力士,虽面目全毁,还可看个轮廓,也毕竟是汉代原件。



从侧后方看,这个力士保存尚好。樊敏阙原构建非常之少,多是后补的毛石。



最新回复 (3)
全部楼主
  • 板筋 2016-2-15
    2
    本帖最后由 板筋 于 2016-2-15 11:11 AM 编辑

    这只石龟照资料说也是樊敏墓前的原物。联想到院内还有兽胚一具及一条腿尚未完工的石兽一具,是否因为当年大汉王朝已风雨飘摇,动荡的时局影响到樊敏墓及阙并未最后完工?


    石刻馆内收集的石刻神兽很多,但只有一对是樊敏墓前神兽。 它们镌刻于公元205年,均高1.45米,长2米,宽0.63米。一为雄性,前爪抚蟾蜍;一为雌性,前爪抚蟹。神兽首似虎,有双翼,做挺胸昂首迈步向前的雄姿,风格浑厚质朴,具有娇健威猛之气势。其前爪所抚之蟾蜍、蟹源出“嫦娥化蟾蜍”、“女丑有大蟹”。说的这么热闹,不知道它俩是不是紧靠樊敏阙的那两具。

    这具卷角羊首神兽颇具特色,辨识度很高。 通高1.7米,长2米,宽0.52米,首颈前肢至胸已被截为三段,幸尚全存,今已粘合。头部为双卷角,兽爪,膊有翅,健羽三出及腹,首后仰,挺胸扬爪,造型特异,一般称为“天禄”。“天禄”之名可能是借《尚书·大禹谟》“天禄永终”之意而来,以求福禄名藉。

    2013年4月20日芦山地震中樊敏阙母阙阙身有部分碎石掉落,因为有2012年的拜访,心中就也多了一份牵挂,网上搜索相关报道,得知并无大碍,因其阙原构件本也无多,倒是高颐阙有构件落地似乎更严重些?想我离开后仅半年余即发大地震,人间世事真的难料啊。

    这个是“樊敏碑”,正式的名称是:“汉故领校巴郡太守樊府君碑”。

    樊敏碑在阙后,碑身为整块红砂石,高3米,宽1.26米,厚0.27米,嵌植于一巨形昂首行进状的石龟背上,连座通高3.4米,为汉碑成熟期的巨形作品,以龟为座(龟趺)在汉碑中也为少见的一、二特例。碑形圭首圆琬,上削下丰。自穿以上正面刻双虬交结环护之圆顶碑额,偏左浮起如圆顶碑形之平面题额,双行篆文额题《汉故领校巴郡太守樊府君碑》12字。

    ​额下中部有圆穿。穿下刻碑文汉隶21行558字,虽经1790余年的风霜剥蚀,至今仍可通读。碑阴额部刻双螭环护,偏左额题部分刻一朱雀,穿下援例应刻立碑臣吏姓名,似因风蚀洗镌,现存北宋丘常和南宋程勤两位芦山县令发现并建亭保护此碑的跋文二段。前者刻于崇宁壬午年(1102),后者刻于绍兴已卯年(1159)。1942年时任西康省主席的刘文辉曾拨款命县长张宗建亭保护,直至1986年四川省文化厅拨款另建新亭。樊敏碑能以较完好状态保存至今,与历代的保护是分不开的。

    樊敏碑之碑阴



    今日碑文照片和旧拓本的对照。

    碑文记述了范敏的一生:樊敏(公元119-203) 雅安市芦山县人,祖先与先秦周族同宗,西周建立后分封晋国,战国时韩、赵、魏三家分晋,樊氏一族流徙入“华南西疆”,定居青衣县地(今芦山县);樊敏30岁时虽已名噪乡里但因汉朝规定不满40岁不能举孝廉,就近被聘为青衣羌国国丞,一干就是十年,延熹二年(公元159)四十岁的樊敏被蜀郡属国都尉举孝廉送到京都任“三署郎”,这个官职是五官、左、右中郎将的统称,应该是个武官。两年后延熹四年(公元161)被外放到现在的云南保山地区古哀牢夷国的永昌郡任长史,长史是协助郡守掌管一郡军马的武官。又两年,延熹六年(公元163)升任宕渠令,开始主政全局了,时年樊敏44岁。当了三年县令,母逝丁忧回家。再后来的“常为治中诸部从事”,这些个“从事”都是些辅佐刺史的属官,这期间樊敏虽多次升迁调转,但是任职“治中从事”的时间最久。恰逢当时川西地区的贾龙族和青羌民族反叛朝廷,益州牧刘焉(就是后来被刘备夺了益州的那个刘璋的老爹)奉旨平叛,曾任青衣羌国国丞的樊敏说服了青衣羌族归附朝廷,为平叛立了大功,刘焉举荐他到国都洛阳当司徒,位列三公,不过樊敏以道路阻隔的理由推辞了没去。刘焉便表请樊敏“领校巴郡太守”,这个时候是汉献帝初平元年(公元190)此时樊敏已经71岁了。 干了四年,兴平元年(公元194)刘焉去世刘璋接任,将巴郡一分为三,调樊敏去被张鲁占领的汉中任太守,见刘璋妒贤嫉能,“樊敏卓识,托病未就”。刘璋给了“助义都尉”(兴平二年,公元195)、“褒义校尉”(建安五年,公元200)的荣衔,此时樊敏已经81岁了,不能实际到任,只能病榻上作揖谢过。三年后,建安八年(公元203)84岁的樊敏寿终正寝,离开人世。

     樊敏知识渊博,才能卓著,且品德超人,“弹饕纠贫,务锄民秽,仕不为人,祿不为已”。一生足迹遍及川、陕及京都洛阳一带,曾受任为青衣羌国国丞十年之久,又去边远哀牢夷国领兵保疆,对传播汉文化,融洽民族关系方面贡献很大,深受兄弟民族的崇敬和信赖,是一位杰出的民族工作者。



    独处空旷的阙园边看边想边拍摄,偶抬头间,被阳光晃了一下眼,突感一阵时空错乱,斜阳里整个人仿佛被石阙、石兽、石龟、石碑们携回了1800年前,那个被维克多·色伽蓝誉为“雄健而人性”的汉代。轻柔的阳光洒落石阙,反光律动跳跃,暗绿的青苔爬满石兽,生成石花斑驳,石龟在等待那背负的重担,石碑在低吟着樊敏的一生……整个人似乎闯进了一个正在午休的工地,映入眼帘的竟是瞬间凝固的大汉雄风……

    难怪李白在灞桥面对残破的汉家陵阙,吟出了:“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我呆立许久,也许这两幅照片的色彩能描摹出我当时的冥想。

  • 热河老李 2016-2-15
    3
    汉家传下千秋业,
    印证史记游陵阙。
    游陵阙,
    谁给讲解?
    有咱板爷。
  • 板筋 2016-2-16
    4
    Quote热河老李 发表于 2016-2-15 01:20 PM
    汉家传下千秋业,
    印证史记游陵阙。
    游陵阙,


    :victory::handshake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