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春泽网站评论员

中日两国有两千多年的交往史,其间不乏曲折发展态势。战后“以民促官”打开中日关系大门,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打下良好的群众基础。应当说,以各种方式为促进恢复中日邦交正常化做出贡献的炎皇子孙和日本友人都是值得尊敬的。由于中日关系的复杂性,难免时而出现寒流甚至是冰冻因而在个别国民中也曾出现了见日必反”的过激行为者,甚至在交流中对正面介绍日本文化的作法冠以“媚日”“汉奸等而对自己之作为则称之爱国。

 

笔者认为,在中日关系上的爱国者,在不同历史时期有着不同标准,二战中反日.抗日是爱国者.亲日是汉奸.在中日邦交正常化的今天,从战略的高度冷静理智地对待中日关系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为促进中日关系改善,实现和平共赢战略互惠是爱国者,而一概“见日就反”有损中日关系改善.合作的极端行为则很难称之为是我们所提倡的苻合国家利益的爱国行为,尽管当事者主观上认为自己是爱国。

 

进入新世纪,由于日本少数领导人在历史等问题上开倒车,做出伤害中国人民感情的事情,致使高层的政治性往来一度无法进行,在一般民众中也产生了互不信任的对抗情绪.....日本新任首相安倍晋三“破冰之旅”中国总理温家宝“融冰之旅”使中日关系迎来了春天。

然而,欣喜之余仍要清醒面对现时。

过去,中日关系是在曲折中向前发展的,今后也不会完全一帆风顺。双方都应做好应对各钟

复杂局面的准备。有必要指出在处理中日关系中我们是有原则的,这就是遵循《中日联合声明1972年)、《中日和平友好条约》(1978年和《中日联合宣言》(1998年)的各项原则。我们热切地希望由于日方背离以上三个政治文件原则而使中日关系倒退的现象不再重演。....., 在这里我们也有必要冷静分析一下国人中几类“见日必反”者。

其一,他们的确怀有可贵的爱国之心,但由于诸多原因而致使其一度失去理智.缺乏冷静,一旦他们理解从战略高度处理好中日关系的重要性后,他们会投入地促进中日关系改善中来。 

其二.人云亦云......

其三.不可否认其动机的多元性.....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会长陈昊苏曾指出“我们应清醒地看到日本有一种右翼势力,这种右翼势力是想挑动中国和日本人民之间的仇恨,制造不信任的情绪如果我们采取不理智的行为来对待,恰恰倒是遂了日本右翼一些人的心愿了,这样他们的目的就达到了。”因此,我们应时时警惕国民中过激行为被日本右翼势力利用。

综上所述,在中日关系上应无论何时何地都应在坚持我方原则前题下,从战略的高度以大局为重,冷静.理智地对待中日交流合作中出现的问题,为促进中日关系稳定.持续健康发展尽一份责.出一份力即使是良言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