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回眸(3)——好歌甜心

         好   

 

云南,彩云之南。

诗化的域名,含蕴了多姿多彩的意境。

那里的地理气候、山川河谷、植被植物、民族风俗、经济文化,即独特新奇,又充满生机。

那里是绿的世界,也是歌的天地。

 

我在云南生活多年,在歌的引领下,走过许多地方。若干年后,我蓦然回首,那时的许多旧事依然那么清新、那么亲切。而在使我怦然心动的许多见闻里,歌,则是最为直接、最为经常的。我以为:歌,唱歌,也是云南一道美丽的风景。

唱歌,唱山歌,是云南各民族在生活中最普遍的习俗。在那里,只要有人群居住,就会有歌声。不论是在坪坝还是在山岭,不论是临水还是在林,不论是生活富足的地方还是刀耕火种的僻地,歌,都是各民族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内容。正如有人所说:在云南许多地方,只要有歌声,人们的心就会拉得很近。对没有去过云南的人们来说,对此可能没有直接的视觉体会,但通过那些有着鲜明特色、独特风格的电影作品应该会有间接的认知——《五朵金花》、《阿诗玛》、《芦笙恋歌》、《山间铃响马帮来》等作品和里面的优美的歌儿,都是美丽云南的写照。

一首好歌,就是一种力量,一种召唤。

歌儿领我走云南。

 

《有一个美丽的地方》,是一首有着鲜明特色的傣族歌曲,她生动形象地把傣族人民优雅、温情的民族特性表达出来。在云南,傣族有三个支脉:水傣、旱傣、花腰傣。许多人以为,这首歌出自西双版纳。其实不然,她产生于地处滇西的德宏景颇族自治州,而后,唱响在傣族居住的地方乃至云南各地。19723月,我第一次听到并抄下了这首歌。19746月中旬,我随昆后司令部机要科领导下部队检查工作时,踏上了德宏那片神奇的土地,走过了风景秀美、风情独特的瑞丽、芒市和遮放、畹町小镇。置身德宏,我真切地感受到,这首歌所表达出的傣族人民热爱共产党、追求幸福生活的深情厚意。《有一个美丽的地方》,是边疆各族人民的心声。

 

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属思茅地区(现为普洱市)所辖,具有亚热带、北热带、南亚热带气候,西部与缅甸接壤。波涛滚滚的澜沧江在境内流过,地名由此源起。1973年我在孟连执勤时,几次到过风情迷人的澜沧。让我惊奇的是,电影《芦笙恋歌》就是在那里拍摄的。在澜沧,我学唱并抄下了那首体现拉祜族特色、韵律优美的恋歌——《婚誓》。自那时起,每当吟起这首随意成词、曲调抒情率真的歌时,我的心都会像又回到山清水碧的澜沧一样激动。

 

被誉为东方小夜曲的《小河淌水》,歌词直白,韵律悠深,是云南原生态文化的标记。这首产生于弥渡的山歌,把女孩子对爱情的执着寻求和深情呼唤艺术地表达出来,有着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这首由西南军区文工团挖掘、整理、创作的情歌,我是在197210月间,从昆明军区国防文工团演员们私下吟唱时第一次听到的。那优美的旋律,使我几近痴迷。经几番寻找,终于通过军区后勤部政治部宣传科黄干事找到了歌篇儿。19746月上旬,我随首长到驻祥云部队检查工作时去了弥渡。弥渡,是大理白族自治州属县。历史上,那里曾经是洱海岸边,是古昆弥族人的渡口,故名。弥渡县城生态优美,气候宜人。我认为,她是当时云南为数不多的最美县城之一。“到了弥渡,不用洗衣服”,体现的就是那里非常洁净、舒适的环境美。我至今仍然非常怀念那里。弥渡县境内,山高水险,在许多地方,“对面能说话,相见得半天”。这种现实生活中的境况,在那里的民歌中也得到了充分反映。《小河淌水》就能使人通过悠长、深沉的音律,感受那山样的豪气和河样的灵气。它那隽美、空灵的深邃意境,会使你安静,会让你遐想,会把你的心绪带向遥远而圣洁的境地。如今,《小河淌水》以它非凡的魅力,跻身于国家非物质遗产行列。多少年来,《小河淌水》一直是我最喜欢的歌。

 

地处云南西部的临沧大地,山水相连,莽莽苍苍。当那首热情奔放的《阿佤人民唱新歌》唱响祖国大地时,我先后于19734月、19741月两次走进那里。

临沧地区地处云南西部,是佤族集聚地。佤族寨子是挂在山上的。山高林密,天蓝风清,鸡鸣狗叫,是佤乡的环境;诚信质朴、能歌善舞,团结亲和是佤族人的性格。而木鼓和打歌,就是佤族优美的文化符号。有人说,不到佤山,不了解云南,不敲木鼓不跳打歌就白到佤乡。佤族淳朴奔放、谦让友善的民风,传承久远,感人至深。女人的长发,男人的长刀,人们手持的长烟袋杆,姑娘们穿黑带银、袒臂露腹(露脐装决不是现在城里人的发明),无不体现着佤族人的浪漫。到佤寨,喝了水米酒,饮了纸烤茶,敲了木鼓,跳了打歌,才知道什么是佤族生活的滋味。在三弦、芦丝和笛子的伴奏下,他们舞出的是对幸福生活的祝福,唱出的是对未来生活的企盼。

在临沧佤乡,随处都会听到那首激越奔放的歌声—— “村村寨寨  打起鼓敲起锣 阿佤唱新歌 共产党光辉照边寨 山笑水笑人欢笑……”

《阿瓦人民唱新歌》,是一首感人的歌。

 

多少年来,凡到过云南或了解云南的人,都会为一首欢快、热烈的歌而激动不已。她,就是《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这首创作于19534月的歌,源于路南彝族自治县(现石林彝族自治县)的撒尼族生活。撒尼族是彝族的一个支系,世代居住在石林周边。热情纯朴的民风,能歌善舞的习俗,是撒尼族最典型的特征。197412月中旬,我们野营拉练部队在离开路南驻地那天早上,撒尼族群众用歌和舞欢送我们时,就一遍又一遍地用当地语言唱着“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情深意切,十分感人。后来我才知道,这首歌在1957年莫斯科第6届世界青年联欢节上曾获得金质奖章。如今,随着开放、旅游的不断扩展,《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已成为“云南欢迎你”的靓丽品牌,并且传唱到了大江南北。那激情四射的歌声,讴歌的是生活,表达的是真情,希冀的是幸福,还有对你、我、他的友好与祝愿。

 

在云南的日子里,我随着歌声走过许多地方。那些动人的歌声,像雨露一样滋润着我的心田,那些跳动的音符,也不时地牵动着我心中美好的记忆。如今,岁月已经把我带入到华发丛生的人生阶段。我愈发感到:好歌不老,好歌甜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