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  西 

 

828日晚7点半许,我和几位朋友乘坐T27次列车离京,于30日下午4点许到达西藏首府拉萨,开始了“走马观花”式的“探秘”之旅。

西藏,地处欧亚大陆隆起部位,被誉为“世界屋脊”。最高海拔为喜马拉雅山8800多米,林芝八一镇2800多米,平均海拔4500米左右(北京海拔45米,大约100倍之差)。由于地理、历史、民族、宗教、文化、经济加之气候、环境和信息传播乃至人们观念等原因,西藏在许多人心里显得那么神秘。在一些人眼里,那里有如生命“禁地”。

 

            只   

 

高原缺氧,是走进西藏的第一感受。列车经由青海格尔木站起,开始供氧,供氧量基本与拉萨地面相同。经过10多个小时的适应后,列车到达拉萨。

拉萨,又名惹萨,在藏语中为“圣地”之意。这里海拔3650米,年日照约3000小时以上,故有“日光城”之称。下得车来,按导游“谆谆教导”:慢走路,不做激烈动作,戴遮阳镜、遮阳帽。是的,大多数内地人刚到拉萨,真的难以快走,稍快一点,心跳就“加快”到心慌、气短;拉萨离天近,紫外线照射强烈。到得宾馆,提着旅行箱走向二楼房间的过程中也要稍作歇息。导游说:要休息好,不要洗澡、洗头,防止感冒。大家高原适应期在48小时之间。还会有头痛、失眠等伴生现象。但不要紧张,心理要放松,一切都会好的。

晚饭后,我到卫生所量血压:80----130。虽然头昏,与在承德时的80----140差不多。夜里躺在床上,翻来覆去难以入睡。服了朋友买的高原康,含了6粒速效后,断断续续睡了有2个小时。第二天一早,起床后感到好转。说来也怪,上宾馆二楼都要歇息,可当天登布达拉宫、大昭寺时,我们虽不是“健步”而上,却也没有不适之感。是“佛缘”还是“精神转移”所致,反正心情挺好,高原反映亦随之“缓解”。

我想起了董卿在西藏主持节目时说的一句话:“拉萨就是氧气少点,其他的什么都不少”。真的,只要克服心理障碍,坚信自己的适应力,高原“缺氧”问题是会很快解决的。走进西藏,对我们内地人来说应该是没问题的。

 

           宗   

 

西藏是中国佛教发祥地,全藏区内大大小小的庙宇3000多座。五大教派散布在不同区域内。而拉萨和日喀则则是黄教的主导地区。布达拉宫、大昭寺、扎什伦布寺则以其在藏传佛教中的显赫地位,虽经历千余年风雨沧桑,依然巍然屹立于世界屋脊之上。莽莽雪域高原,悠悠民族风情,漫漫宗教历史,再加上达*、班*等等转世活佛的代代延续,还有外国某些国家的企图与觊觎,给西藏蒙上了太多太多的神秘。

对于游人,在几天内要弄清那许多许多的神秘是不可能的。和走进西藏的许多人一样,我只能在较短的时间里,去瞻仰那久存心中的圣地:布达拉宫、大昭寺和扎什伦布寺。

对承德人来说,在内心里对西藏、拉萨,对布达拉宫、扎什伦布寺是情丝缕缕 ——藏传佛教在承德历史文化、宗教文化中占有特殊位置;布达拉宫、扎什伦布寺建筑也似曾相识。在祥云朵朵、阳光普照的日子里,我走进了屹立于拉萨市中心红山之巅的布达拉宫,几天后又瞻视了位于日喀则的扎什伦布寺。

我不信佛教。但毫不妨碍我对佛教的尊重。在布达拉宫(达*驻锡地),那雄伟的建筑规制、白宫红宫的功用、红白色彩的寓意,更有那数以万计的珍贵佛像、文物和座座达*灵塔,使人目不暇接,赞叹不止!俗话说,只有见到了,才知道什么是真实。不论是远眺还是近观布达拉宫,尽管承德的普陀宗乘之庙在历史上有其特殊的意义,但与布宫相比还是有着仿与真、低与高之别的。就二者相比,我看绝不是大巫与小巫之别。所谓“小布达拉”,在“布达拉”面前是不能“坐大”的。这样讲绝非贬低“小布达拉”作为民族和谐历史见证及其“统战”作用。

在布达拉宫,我遇到了残疾艺人杨光并与之合影。一个很厚道的盲人青年,从《星光大道》走出来,让人敬佩。今天,在妈妈的搀扶引领下,走进正常人都感到畏惧的高原,来体验“日光城”,就更让人钦佩了。

 

扎什伦布寺是班*驻锡地。与布宫相比,建筑风格不同。因为承德有“行宫”,瞻拜扎什伦布寺总觉“亲切”。参观后才明白,“行宫”与扎什伦布寺性质虽相同,但内容却相去甚远:前者是清代统治者推行“抚远”“怀柔”策略的象征,后者是历史、宗教形成的真实。除了最大的“强巴佛”之外,我所敬注的就是几座班*“灵塔”,尤其是十世班*的灵塔。因为他是我们在媒体宣传中见过的“活佛”,也是到过承德的“活佛”。我曾认真搜集、研究过十世班*圆寂与十一世班*转世、寻访、掣签、坐床等资料。在安放着十世班*法体的“释松南捷”灵塔门前,我按规矩轻敲三下悬在门梁上的门钟,意在告诉大*师:“我来看你了”。当那座用黄金、白银和天珠、绿松石、红珊瑚等饰品制成的巨大灵塔——“后藏第一庄严”现在眼前时,我的心不禁被宗教的巨大力量所震撼。在黄金塔基之上的宝瓶内,十世班*1米的纯银塑像端坐其内,栩栩如生,其身后就掩蔽着大*师的法体真身。我双手合十,向这位经历坎坷、意志坚定的大*师鞠躬施礼,饶塔致敬,而后捐上我的布施,表达自己对大*师的景仰。

在十一世班*额尔德尼·确吉杰布像前,我长时间注目。在我心中,他是普通的人,但有着极特殊的身份。当金瓶掣签、一袭袈裟上身后,宗教领袖的光环就照耀四方。不仅是在藏族人眼里,他的存在、成长、志向乃至安危,都会关乎于民族、西藏甚至国家。我自信,我有“佛缘”,不单单是我来到了活佛驻锡地瞻拜其法像,而是我心中有他——从金瓶掣签开始。还有最难忘的是,1998年夏,我在承德曾经为其父母、哥哥做过导游。

 

西藏历史,源远流长。在人们意识中,一般从吐蕃开始。而内地人最为熟悉的就是唐朝文成公主嫁到西藏与松赞干布结亲的史实。

松赞干布在公元七世纪统一西藏,定都拉萨,建立吐蕃王朝。为稳定统治,结好邻邦,他于公元639年迎娶了尼泊尔尺尊公主,两年后又迎娶了唐朝文成公主。为弘扬佛法,尺尊公主带去一座释迦牟尼8岁等身金像,文成公主带去一座经释迦牟尼亲自开光的佛祖12岁等身金像。这就开启了拉萨大昭寺、小昭寺的历史。如今,12岁佛祖金身就供奉在大昭寺主殿并为镇寺至宝。我怀着敬慕之情与络绎不绝的信众、游客一起,走进了桑烟荡漾、经幡飘扬的大昭寺,去参拜佛祖、瞻仰神圣,去寻觅当年达*、班*转世灵童金瓶掣签的绕梁钟声,去遥望布达拉宫的伟岸与庄严。而后,入乡随俗,与来自四面八方、摇着转经筒的藏民和熙熙游客,在八廓街转街一周,进行了一次“转经”的体验。

 

            神   

 

西藏的神秘,除了高原、宗教、民俗外,还有高山峻岭,湖泊大河。

喜马拉雅山,藏语为“女神第三”之意,位于中国与尼泊尔交界处,主峰珠穆拉玛峰8844米,坐落在西藏日喀则地区境内。冈底斯山,又名“凯拉斯”,“雪山”之意,位于西藏阿里地区,海拔6650米,是中亚、东南亚各地人们朝圣的圣山。这两座山脉虽然不在全景旅游线路之内,但其在西藏乃至世人心里被视为最为圣洁的神山。在短短的几天里,我们有幸走过了位于那曲地区的海拔5100多米的唐古拉山口、位于拉萨与林芝地区交界处的海拔5000多米的卡拉山口、位于山南地区的海拔5030米的冈巴拉山口和去往纳木错湖经由的海拔5200米的念青(“小”)唐古拉山那根拉山口。行进在西藏域内,但凡在山口、路口、河湾、湖畔等地,随处可见的是大小不一的玛尼堆和随风飘动的层层经幡、经旗,它们不但给人以一种神秘和遐想,也为那些光秃秃的山梁、山口和静寂的湖面敷设了鲜明色彩和灵气。山,是西藏的地理主宰,神山,在藏民心里是无处不在的。

高原湖泊,碧蓝圣洁。在藏语中,湖为“措”,我们在后面又习惯地加了个“湖”。

在去往日喀则路上,我们翻越冈巴拉山口,被藏民誉为“神女散落的绿松石耳坠”的羊卓雍错(湖)现在眼前。居高一望,白云雪峰的辉映下的羊湖显得那么雍容华贵,碧蓝的湖水与碧蓝的天空相连直至远山。面对湖光山色,大家不由得举起相机,除了拍照还是拍照。

羊卓雍措与纳木错、玛旁雍错在西藏并称三大圣湖。羊湖是喜马拉雅山北麓最大的内陆湖泊。其西面,是拉轨岗日山主峰宁金杭沙峰(海拔7206米),著名的卡诺拉冰川俯视湖面。欣赏这种湖光山色的壮美,除此地之外,莫能比之。而更为神秘的,羊湖还是寓示达*喇嘛转世灵童迹象的神湖。据说,高僧大德们按着藏传佛教仪轨,可以看到湖面给出的转世灵童所在方向、环境的“指示”。

远道而来,羊卓雍错留在了我的心中。

 

雅鲁藏布江,西藏的“摇篮”,西藏人民的母亲河。发源于喜马拉雅山北麓的杰马央宗冰川,横贯藏南地区,流经印度、孟加拉国后注入孟加拉湾。

91日清晨,我们从拉萨启程,越过米拉山口,沿碧波湍流的曲羊尼河,走向雅江下游的绿海——林芝。由于海拔向低,又有雅鲁藏布江滋润,林芝地区气候温润,植被茂密,被誉为西藏“江南”。八一镇,藏南新兴城市,在绿拥水环之中显得格外秀美。其实,游客来林芝,不为逛城。醉翁之意:游客在峡谷,导游在“提成”。

雅鲁藏布大峡谷,平均高程海拔3000米左右(最高5000多米),被誉为世界第一峡谷。我们乘车沿江而下,江涌碧波,岭披绿树,与其时的西藏其他地区形成明显反差。滚滚江水激荡湍流,巍巍雪峰连绵不绝,远眺近观,使人大有荡气回肠之感。据导游介绍,雅江最峻美之处在墨脱的“大拐弯”,只可惜,到那里的旅游线路还没辟出。在我看来,林芝最美之处,在南尼沟,亚热带气候,原始森林,绿水滔滔,细雾蔼蔼,让人感到空气都是绿的,煞是温馨泽润。置身其内,物我两忘,真是“避秦”、“远世”之嘉地。

啊!林芝,雅鲁藏布江滋润起来的“格桑花”!

 

             并   

 

长期以来,西藏在许多人的心里蒙着一层神秘的面纱。因为你没去过。其实,当你走进西藏,许多曾经的神秘都会显示在阳光之下——实在而温馨。

达*、班*,是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在历史规制中形成的领袖、至圣的称号。达*驻以拉萨为中心的前藏,班*驻以扎什伦布寺为中心的后藏。二人同源同宗,互为师承,均为圆寂后转世,其转世灵童均由金瓶掣签确出,其宗教领袖的合法地位均由中央政府认定。达*,蒙语为“海”,喇嘛,藏语为“上人”。达*喇嘛称号始于明代,清顺治帝于顺治十年正式册封达*五世罗桑嘉措为“达*喇嘛”;班*额尔德尼,简称班*喇嘛。班*,意为“博学”,额尔德尼,满语为“珍宝”。班*称号始于明代,1713年,清康熙帝正式册封五世班*罗桑益西为“班*额尔德尼”。

西藏地域广阔,地貌壮观,资源丰富。神山圣湖四布,江河源起纵流。其内,海拔7000米以上的山峰38座;超过100平方公里的湖泊47个;海拔5000米以上的湖泊17个;著名的金沙江、怒江、澜沧江和雅鲁藏布江发源境内。

西藏地广人稀,12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分布人口300万。在社会发展史上,那里由奴隶社会直接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不论是在前藏还是后藏,具有民族特色的农牧民院落都很漂亮,显示出了人们摆脱贫困后生活的富足与安乐。

西藏在历史上教派较多,经过历史演进后,现仍活跃的有五大教派:宁玛、噶举、噶当、萨迎和格鲁派,格鲁派占主导地位。藏族全民信教。对他们来说,宗教信仰是至高无上的。所以,经幡、玛尼堆、转经筒等在藏地司空见惯。为了宏愿,磕着长头千里朝拜,在各圣湖、神山、寺庙转经,几乎成为他们生活的重要内容。西藏的寺庙也接受捐赠,与内地不同的是绝无以打卦、抽签为骗局的低俗现象。信众除在庙外向煨桑炉内撒香料,进庙不烧香。捐的功德钱从一角起,多少都是心意。同时,可以在捐的功德钱里找零,如我有1元要捐1角,就自觉找回9角来。难怪有人说,纸币1角钱都到西藏的庙里来了(西藏不用硬币,因为其上没有藏文)。捐物主要是酥油和黄金粉,还有的捐不同样式的“笔”。

在西藏,藏民们除了宗教信仰外,还崇拜毛主席。我在拉萨、在行程路上、在藏家访问中,接触了一些藏民。不论老人还是年轻人,都用不熟练的普通话说:我们的好日子是毛主席给的。老人们说:毛主席是菩萨。看得出来,他们的感情是发自内心深处的。

应该说,藏族人有着自己的人生观。他们遵从天命,不愿意人为地硬性改变生活和命运,信奉佛地“指示”、天堂与来世。天葬仍然是藏民族的丧葬方式。在江孜“帕拉庄园”,讲解员向我们介绍了天葬意义——离天堂近,逝者早升天界。在从日喀则返回拉萨的路上,我们经过了一处位于山顶的天葬台,但没有见到与之相伴的秃鹫。明白了,于此也就释然了。

 

西藏——雪域风光和南国风采交相辉映、崇山草甸和江河湖泊相挽并生、宗教信仰和民族习性互为依存。蓝天白云下的西藏大地会使人油然生出一种圣洁、庄严、美丽、古朴的情感。

走进西藏,感受西藏;走出西藏,怀念西藏。当我登上返程列车时,耳边又一次响起了“呀啦索走进雪山,呀啦哩索走进高原,呀啦索走向阳光……”的优美歌声。

                     201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