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玉门到全国为石油事业奋斗终身的国家领导人惟有康世恩

。在决定开发大庆油田的会议结束时,康世恩激情豪迈地喊道:“我们一定要把石油工业落后的帽子甩到太平洋里去!”

。康世恩恸哭英年早逝的英雄王进喜:“你真的少活了20年啊……”

。位高权重的世界级“石油大王”身后仅有存款四万余元

今年金秋九月,我随我市拔尖人才去大西北考察。乘坐在穿越大西北的列车上,我默诵着诗人李季、闻捷放歌西北的壮丽诗篇,遥望着掠过窗口的戈壁滩、骆驼草,沙漠、红柳、胡杨树……;在甘肃的玉门、敦煌,在新疆天山南麓的吐鲁番、吐哈油田,我寻觅着康世恩永不消失的足迹;在飞离西部的万米高空,我俯望着雄伟的白雪皑皑的天山,连绵不绝的祁连山……我的思绪在追寻着康世恩在这里留下的生命片段,和统帅石油大军在准噶尔、柴达木、塔里木奔波寻找石油的不倒的身影;从克拉玛依油田飞出的《克拉玛依之歌》,依然那么入耳动听,他和李季在沙漠里对唱的《柴达木小唱》,依旧那么动人心弦……

19499月,34岁的康世恩接受彭德怀副总司令的命令,从出任玉门油矿的军事总代表、党总支委书记起,他在我国石油战线奋战了48年,给共和国输送着源源不断的血液——石油;身后留下了克拉玛依、大庆,辽河、华北等10大油田,年产10亿吨石油,我国名列世界产油大国之列;他亲手组建起了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和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这些国企老大,至今继续为共和国创造着惊人的财富。康老一生最大的成就,还在于分析批判了迷信“海相生油论”所犯的三条错误,建立了“陆相生油”的新理论。他总结的理论和方法,为发现新油田奠定了基础。他以自己的理论和宏伟实践,证明了在陆相沉积的构造里,一样可以发现大油田。这使他成为世界著名的国家领导人和没有获得职称而公认的“总地质师”称号。

1995年的421日上午,80岁的康老在离去时,还抬起颤抖着的右手,捏着铅笔用尽最后一丝力气,写下了一个大大的“油”字。

在去西北考察之前,我在集中时间研究康老的生平业绩。读完了周永康同志主编的《康世恩传》、《康世恩论中国石油工业》,康老的思想理念和他的故事,出奇地让人敬佩和感人泪下,拉近了我们老乡之间的精神距离。

我的老家柴沟堡镇,与康老的老家田家庄,只有一河之隔,相距不过10来里地。记得我在八九岁时,我曾经和父亲去过那里,当时的康老正在大西北找油,官居石油部副部长。康老1915年出生,20岁时回家处理完首任病亡妻子郭孝贞的后事,就再也没有回到过老家。

近日,老家的朋友、县原政协主席李俊来电告,老家正在兴建康世恩广场,以供后代瞻仰、追念康老的丰功伟绩。我为家乡的此举深感欣慰:康老的辉煌业绩,崇尚科学务实的精神,高尚的人品、人格,非常值得我等后辈敬仰和学习。

从玉门起步转战全国

康世恩20岁在北平参加“129”学生运动,21岁在上海考入清华大学地质系,同年加入共产党。历任县委统战部部长、晋西北第八分区副专员、雁门军分区政治部主任。1949928日,时任西北野战军三军九师政治部主任的康世恩,带领一个团的兵力,接管了玉门油矿,从此,康世恩的一生,与中国的石油工业结下了不解之缘。彭德怀要求康世恩,要他把玉门建设成共和国石油的摇篮。新中国的经济建设,迫切需要石油的支撑。康世恩接管玉门油矿后迅速恢复生产,支援了解放新疆的西北野战军。建国后的年青的共和国,恢复崩溃的国民经济无处不需要石油。当时玉门油矿年产原油87吨,到1952年玉门基地的石油产量达到了1954万吨。

19504月,康世恩接替杨拯民(杨虎城将军之子)担任西北石油管理局局长。他从燃料工业部部长陈郁的报告里得知,我国在建国前的40年里,从1907年开始在陆地用钻机进行石油勘探,只发现了延长、老君庙等四个油田,隆昌、石油沟两个气田,但都没有探明储量,没有正式开采。共打井3900米,产天然原油81万吨。只有地质人员18位,大小钻机8台。全国只能产12万吨原油,只能满足全国十分之一的需求,而国家建设到处都喊着要油,形势极为严峻。

康世恩举目大西北,问茫茫戈壁、沙漠,到何处能找到石油?

西方石油专家关于“中国贫油论”的阴影,对肩挑西北石油管理局长重担的康世恩极具挑战性。他部署在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和茫茫戈壁找油,亲率前苏联专家莫谢耶夫和科技人员出征,在陕北的延长、四郎庙等四个构造上打探井。

他们坐着一辆嘎斯69吉普车,啃着青石板上烙出的大饼,喝着装过汽油的大铁桶里的污水,考察了河西走廊、贺兰山、阿尔金山,察看这里亿万年的沧海桑田的变迁,大家都说康世恩是“最不会休息的人”。

19523月,康世恩给朱德和陈郁部长写出报告,提出要完成年产350万吨的任务,组建石油工业队伍。***批准十九军第四十七师8000名官兵转业到石油战线,来到玉门油矿。后来这批官兵成为全国油田的领导和骨干力量。康世恩带队3年普查陕甘宁面积2万平方公里,发现储油构造50个。李季在诗里唱道“苏联有巴库,中国有玉门。凡有石油处,皆有玉门人

1953年元月,康世恩被任命为燃料工业部石油管理总局局长,执掌全国的石油工业。******接见李四光,他承诺依据新华夏系沉降理论,中国的石油储量是丰富的,关键是要做好地质勘探工作。朱德命令康世恩:“我要求产一吨钢铁,就有产一吨石油,一点不能少,康世恩同志你要完成石油供应的任务。这是我给你的命令。”

康世恩组织各方面的力量,会同苏联专家组,在全国开展了石油大普查。从195310月开始,到次年的春天结束,足迹踏遍西北、西南、广东7个省的大半个中国。康世恩虚心向专家们学习,在许多地方和特拉菲穆克达成了共识,特拉菲穆克赞叹说:“中国的同行将超过所有老师的时刻早已到来。”考察结束后,特拉菲穆克组织专家们完成了40万字的《中国油气田》,中国的石油工业完成了第一个拐点。康世恩后来感叹:“我的老底子就是那个时候打下来的。”

1954年初,康世恩出任全国地质石油委员会主任,谢家荣、黄汲清、侯德封、张文佑等委员不断参加一些重要活动。31日,康世恩邀请李四光作了学术报告,他指出最大的石油构造有三个:青、康、滇、缅大地槽;阿拉善——陕北盆地;东北——华北平原,这为康老的宏观决策起了积极作用。日本侵占东北时,曾经在大庆一带找油,但是一无所获。康世恩派人去东北进行了地质调查,发现了石油、沥青和油页岩。他部署了地质勘探工作后,从玉门出发,亲率杨文彬、安德列柯、诗人李季等,浩浩荡荡进入柴达木盆地,在茫茫千里戈壁寻找油田。

在尕斯库勒湖畔的茫崖村,康世恩结识了60岁的藏族牧人依沙。阿尔吉,得到有油苗的重要信息。恰逢老人的女儿出生,李季给孩子起名叫“柴达木花”。多年以后,她成长为石油基地茫崖镇的妇女主任。康世恩在敦煌拜访常书鸿,他拿出珍藏20多年的法国名酒宴请了康世恩一行。康世恩和李季赋诗唱和:“辽阔的戈壁望不到边,云彩里挂着昆仑山。镶着银边的尕斯库勒湖啊,湖水里映着宝蓝的天。”康世恩的《柴达木小唱》,则充满了对找到大田油的理想和渴望:“黄河长江发源在昆仑,柴达木井架密如林,油苗遍地如春草,风吹遍地香喷喷。”,后来,尕斯库勒湖畔的茫崖,真的变成了一座石油城,年产百万吨原油,阿吉老人的后代成了石油工人。这年8月,***任命李聚奎上将出任石油部部长,周总理任命康世恩等为部长助理,他率团出访前苏联考察石油工业半年,写出了长篇报告《在中国如何找到石油》。

1956216日,李聚奎部长给***、李富春、薄一波汇报,由于他情况不熟,让***给问倒。226日,康世恩和李聚奎来到勤政殿,******、刘少奇、邓小平、李富春、李先念、薄一波等听取了康世恩的汇报。***不听他念稿子,从提问石油的分子结构开始进行刨根问底儿,康世恩经住了***的考问,他说“看来发展石油工业还锝革命加拼命”。***指示由陈云主管石油战线,他召集李聚奎、李人俊、何长工、康世恩开会,讨论落实***的指示,要求在两三年内找到一两个广大的油区。

1956419日,康世恩带着中国和苏联专家,又来到荒无人烟的天山北麓克拉玛依——乌尔禾地区的黑油山找油。

克拉玛依是不是大油田,要不要在这里开展大规模的地质勘探?此前的1955年的1月,总地质师潘切列耶夫等专家,认为这里的油流已经散失,反对在这里打1号井,中国的总地质师杜博民却同意干下去。在这次的大论战会议上,康世恩拍板在这里打两口深井,1号井当年11月喷出工业油流。423日黑油山4号井出油,依然没有平息双方两种地质理论的争论。康世恩请示李聚奎部长以后,得到李富春的大力支持,做成了《克拉玛依—乌尔禾钻探工作的决定》。

这是在中国的石油勘探史上第一次整体解剖一个大盆地。中央和新疆调集了大规模的人力、物力,汇集汽车500台,骆驼1000多峰,拉开了大会战克拉玛依的序幕。会战队伍没有水喝,一周每人只有一脸盆水洗脸、洗衣、洗脚。由张文彬政委指挥的石油师,立下了卓越功绩。当年的9月,就有23口井喷出工业油流,相继发现白碱滩等油田。新华社宣告:新中国第一个天然石油基地在玉门建成。这年的10月,康世恩被国务院任命为石油部副部长,主管石油勘探和开发。

19574月,苏联石油部副部长阿鲁德热夫访问中国,米尔钦克称赞副部长康世恩“会成为一个大石油地质家”,阿鲁德热夫说:“这点我相信,我想他可以当总地质师”。康世恩回答:“我愿意当石油部的总地质师”。到1960年,探明克拉玛依有9个油区,含油面积达290平方公里,是发现大庆油田之前的最大油田。101日国庆节,克拉玛依油田的巨幅模型通过了天安门广场。《克拉玛依之歌》唱遍了全国。

我的老乡康世恩(二)

周舟

1958220日,邓小平在中南海居仁堂召开汇报会,李聚奎、余秋里、勘探司长唐克、总地质师翟光明参加汇报。邓小平确定了石油发展的战略、战役、战术,他寄希望于东部的石油发展。316日,第三任石油部部长余秋里和康世恩召开石油部党组会议,确定了石油发展的道路、方针、布局和办法,实施战略东移,在松辽盆地上开钻机打基准井,揭开了发现大庆大油田的序幕。此后,余、康并肩做战,在新中国的石油工业舞台上叱咤风云,写下了中国石油史上光辉的诗篇。

康世恩是个越挫越勇的战将。他的目光又一次落在了那张松辽地质图上,久久地沉思:1913年,美国美孚石油地质师拉普、富勒,美国地质学家、斯坦福大学教授拉克。韦尔德进行地质后都认为:中国东北部的绝大部分不可能有石油;中国东北和华北一样,不会含有石油。1937年,日本地质家内野敏夫、相谷文雄,在东北找油多年一无所获,他们著书宣称:“东北地区找油的希望不大。”

东北无油几成定论。然而,1955年、19576月石油部派出的116地质普查队,又有了新发现,队长计建中提交的报告提出:“这是一个含油远景极有希望的地区”。19581月,康世恩在《石油与勘探》发表文章,把松辽盆地与新疆油田列为第一类找油地区,指出那里“是有含油远景的,值得进一步勘探。”

康世恩和上任一年的余秋里部长说:“我认为松辽盆地大有希望,1959年我们要集中一些勘探和科学研究力量,上松辽盆地大干一场!”余部长和康世恩的看法不谋而合。康世恩组建了以余伯良为队长的综合研究大队,开进安达县,打了12号基准井,收获极小。石油部和地质部的勘探、科研队伍联合设计3号井的位置,康世恩小心谨慎,耗费了很大的心血。1959年的春节期间,他在会议上拍板定案:“就在大同镇高台子与小屯子之间下3号井。”

1960411日,松辽石油勘探局32118钻井队在3号井开钻,7月份进尺1050米开始取芯,含油层达315米。康世恩和苏联石油部总地质师米尔钦科,中国石油部顾问、地质专家组长安德列耶柯夫来到长春听取汇报。米尔钦科建议加快速度钻井,然后完钻试油,他说现在就可以“举杯庆祝了”。康世恩却主张立即停钻试油,另下一钻探明油层的资料。俩人争执不下,米尔钦科喊着说“3号井要打到3200米!”康世恩对大家下令:“他说他的,咱们干咱们的。”余部长坚决支持康世恩的决策,并要他在现场组织实施。康世恩打破了苏联老师传授的捞油方法,严厉要求试油工作组在144米的“深部提捞,只准捞水,不准捞油,一定要捞个水落油出!”经过77夜的捞水,到926日下午4时,原油大量喷出,日产1302吨。现场的专家、工人、群众欢呼跳跃;康世恩开怀大笑,他提笔在地质图上的松基3号井井位画了一个红色大圆圈。康世恩调集石油科学院的院长张俊、总地质师翁文波以及李德生等专家,部署了63口钻井。新年刚过,喜讯不断传来。

后来的实践证明,康老的这个决策对提前一年多获得工业油流,从而发现大庆油田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时任黑龙江省委书记的欧阳钦,把热闹的大同镇改为大庆。康世恩感到一个大油田已经初露端倪。当时,美国对中国实行经济封锁,中苏关系恶化,撤走了全部专家。他和余部长商定:不登报,不宣传,咬紧牙关,就是天上下刀子,也要自力更生拿下这个大油田!

196121日至8日,他们召开部党组扩大会议,决定余秋里、康世恩和孙敬文到前线指挥,康世恩出任会战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唐克。调集全国石油战线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在具有决定性的战场上夺取具有决定性的胜利。220日,党中央批准了部里的报告,满足部里的请求,调集3万官兵参加大庆会战。从221日开始,康世恩坐镇哈尔滨省委107招待所,制定出大会战的三大任务:在200平方公里的面积上,打200口探井,要找到10亿吨的储量,当年产出50万吨原油。33日会议结束时,康世恩激情豪迈地喊道:“我们一定要把石油工业落后的帽子甩到太平洋里去!”311日,萨尔图66号井日产原油22吨,畅喷200吨以上。李德生在萨尔图邮局给康世恩报喜,他高兴地连连叫好!

时值寒冬,风雪迷茫的萨尔图,红旗猎猎,会战大军云集。余秋里和康世恩就住在安达市简陋的小“招待所”里,除了开会,康世恩就坐着一辆69嘎斯跑遍油田的旮旮旯旯,发现问题就地解决,或者和工人交流感情。196048日,余秋里、康世恩的指挥部搬到了萨尔图红色牧场的放牧场,在又冷又阴的牛棚里办公,不久搬进了“二号院”,这里成了指挥部的代名词。5月初一天的凌晨,杏花岗24号钻井发生井喷,井架倾斜十分危险。康世恩赶到现场视察险情,探区指挥李敬命令工人把他拉了出来,他和工人同生死干到天亮制服了井喷,工人们被康世恩感动地泪下。

玉门油矿的王进喜钻井队,和新疆的张云清钻井队都杀了上来。1205钻井队用肩扛人拉把设备运到了工地,迎着彻骨寒风提前开钻,康世恩赶到现场,给王进喜队鼓气:“要为中华民族争气。”王进喜喊出了石油工人和全国人民的心声:“宁可少活20年,也要拿下大油田!”他的钻井队又一次创造了奇迹,只用5天零4个小时,打完了萨55号井,创造了当时的最高纪录,康世恩用他的特供肉招待了这位英雄。一个老大娘拿着鸡蛋来慰问他们队说:“王队长真是个铁人。” 429日,指挥部在第三探区举行了万人大会战誓师大会,余秋里部长挥舞独臂发表了著名的讲话,王进喜乘高头大马披红带花,全场响起“学习铁人王进喜”的口号。” 王进喜喊出了“有条件要上,没条件要上”的口号,鼓舞着会战大军。战区出现了“王、马、段、薛、朱”五面红旗。康世恩总结概括了“十不、三要”的“铁人精神”,推广到全战区,激励、鼓舞了干部职工,战胜了严寒、饥荒,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故事。职工、干部团结战斗,这年产原油97万吨。

1963126日,大庆建成了100万吨炼油厂,首批成品油外运。美国声称“中国只有小茶壶一样的炼油厂,战争时期只能维持一个星期用油”的预言彻底破产了。在庆祝大会上,康世恩高呼:“热烈庆祝成品油出厂!”大家跟着高呼。他又喊“不合格的油不许出厂,把大门关的紧紧的!”大家不知道该不该跟着喊,台下顿时笑成一片。康世恩从企业管理制度、用人机制各个方面入手,探索、建立起了一套规范石油工业的管理模式。到1963年底,拿下了一个大油田,已经建成年产600万吨的油田基地,建立了一座大型炼油厂。国家三年半累计投资71亿元,为国家生产了1155万吨原油,上缴给国家利润和折旧费116亿元,全员劳动生产率为10823万元。123日,周总理在全国人大会议上宣布:中国的石油已经基本自给!

1965年大庆油田年产原油5000万吨,跻身世界16大油田之列。

中国终于把石油落后的帽子甩进了太平洋!

身处逆境解国忧

1966年低,文化大革命的狂潮突起,大庆油田开发建设遭受到严重破坏,产量下降。王进喜被打成“黑样板”,知识分子被打成“反动学术权威”。***13次保卫大庆红旗,康世恩还是在劫难逃被打成了“走资派”,遭受到了两年的批判和审查。其子康卫平不过是个石油研究院小小的保卫科科长,也遭陪斗。1967年冬的一天深夜,康卫平在被揪斗后突然失踪了。康世恩、杨华甫四处打听没结果,老两口心如刀割如锯扯。

1946年夏日的一个中午,身为晋绥雁门军区政治部主任的康世恩,与离别10年的儿子卫平团聚了。上次见面时儿子才刚刚1岁,康世恩时在清华大学读书,因为得知妻子逝世,赶回老家田家庄。办完妻子的后事,他没能认真爱抚一下儿子,就匆匆返回学校了。不久,他参加了“一二·九”学生运动,从此跟着党辗转战斗,和家乡断绝了联系。眨眼间10年过去了,在他心中还是刚刚蹒跚学步、牙牙学语的幼儿,已经成长为11岁的少年。10年里他常想起儿子,只因为战争形势严峻,没把儿子接到身边。如今,他见到儿子,又想起了早逝的妻子,不免伤感。 这次他们父子能团聚,纯属偶然。这年4月的一天,康世恩的一位远亲在县城柴沟堡镇看到《晋绥日报》上登载的“黑茶山事件”——叶挺、王若飞、秦邦宪等人飞机失事,负责处理这一事故的人员中有个叫康世恩的。他把报纸拿回家交给康世恩的三弟。三弟认定报上的康世恩就是亲哥哥,马上按报上的地址给康世恩写信,告知卫平的情况。于是,康世恩想方设法把儿子接到了身边。

康世恩的夫人杨华甫看到他们父子团聚的动人场面,禁不住流下了热泪。1936年参加革命前,16岁的杨华甫已是山西朔县完小的校长。她心地善良,很懂得孩子心理。杨华甫和康世恩1939年结婚以后一直没生育,这更加深了她对小卫平的感情。小卫平从杨华甫那里感受到母爱的温暖,把她视同生母……后来他们母子终于在被揪斗的台上见面了,但由于在造反派严密监视下,他们彼此没有说一句话,惟有让泪水默默地流……

那时,曾有过这种说法:我们出生入死,就是为了后代幸福。康世恩夫妇就这么一个儿子,按说该让从小受穷受苦的儿子享享福。但康世恩却认为,后代要有本领,就必须学习,也要能吃苦。解放后,康世恩曾任西北石油管理局局长。那时,康卫平卫平在北京住校读书。康世恩多次到北京出差,但只带儿子看过一次电影,上过一次小饭馆,游过一次故宫,进过一次商店。康卫平高中毕业要去南京军事学院学习了,康世恩特地领儿子去买了一条毛毯,说南京冬天不生火,很冷。他反复叮嘱儿子一定要多读书。后来,康世恩调到北京,儿子也转业回来。卫平因为所学专业一时难以找到对口单位,在家等待通知。按说身居高位的康世恩要为儿子安排个工作是不费吹灰之力的,可他就是不开口,让儿子等待组织安排。同住一个大院里的余秋里认为卫平这么呆着不好,于是主动帮忙,让卫平进了石油部下属的一个研究院。

 

康世恩在石油部二楼的一间黑屋子里写自传式的交待检查,坚决不让造反派夺权。他们要他揭发余秋里,声称“不要代他受过。”康老义正词严地说中国的石油是靠他开拓局面的,有些问题是我定的,与他无关。他只用“不知道、记不得、接受批判”这三句话来对付造反派,许多群众关心爱护着他。大庆的老劳模马德仁、薛国帮到北京来看他,他反倒安慰起来他俩:“搞石油不会有错的,不产油,说啥都没有用!”部里食堂的老炊事员王良,表面和他划清界限,暗地里给他的饭盒里装进他爱吃的红烧肉说:“真正搞石油还得靠您,这年头很快会过去的,您就多保重吧!”康世恩心情豁然,热流涌动,只要能为国家多找到石油,吃多大苦、受多大委屈都行。

19692月,北京下了一场大雪,喜欢雪的晶莹剔透的康世恩,吟诵着毛主席的咏梅词,坐着公交车去上班。渤海突然发生了险情,2号钻井平台被溜冰?H倒,1号平台危亡可急,如果发生井喷会污染大海,百十多名职工的生命受到严重威胁,急需把井压死。***问余秋里,“破冰抢险,派谁去好?”余秋里回答康世恩。***问他在哪里?军管会主任告诉总理,他态度不好还关在牛棚里。总理质问道:“态度不好,你们为什么不去做工作?去取得群众的谅解。今天,我就是要派康世恩同志去压井,你马上派人给我把康世恩找来,我要当面向他交代任务!”深夜,康世恩听到总理的召唤从椅子上一跃而起,来到了中南海。总理关切地问他:“老康,最近身体这么样啊?在忙什么?”两年没有见到总理的康世恩十分激动:“挨批!身体还行,总理。”总理命令海军副司令周希汉配合康世恩去渤海抢险,俩人同时回答::“我们一定完成任务!”康世恩明白这是总理为了“解放”他想出来的这个办法,他感到了春天来到的气息。康世恩和周希汉乘坐破冰船指挥,几辆固井车将成百吨的水泥亚入井口,抢险成功,大家发出了欢呼。返航途中,他们给总理发报请他放心。借着这个契机,康世恩从“牛棚”复出得以工作。

这年3月,周总理点将康世恩组织江汉会战。

康世恩记着总理的指示,不畏艰难保护英才。石油部有一批被打倒的所谓“牛鬼蛇神”、“反动学术权威”和令人生畏的“反革命分子”,他们被勒令“不准解放,不准调走”。康世恩想尽一切办法抽调他们到油田来工作。他知道胜利油田的焦力人局长是个干将,韩东山调来他任命为副指挥长。康世恩专程去看望原江汉油田的勘探处长、“走资派”马骥祥,他在克拉玛依创业时就是个人才。俩人四目相对,康世恩只说了四个字:“保重身体!”不久,马骥祥被任命为分指挥部的指挥长兼参谋长,他贡献很大,又被提拔为总指挥部的常委。李敬在大庆会战时就是钻井指挥部的指挥,立下过汗马功劳。他从1964年就记日记表达他对石油事业的热爱,却被打成“反革命分子”,被批斗过400多次,受尽了折磨。造反派用闷罐车把他送到一个孤岛上的破帐篷里受难。王进喜在焦力人的陪同下见到李敬,他安慰他说:“你要坚持住,我想办法把你的情况告诉康部长。”康世恩知道后怒不可遏,拍着桌子喊道:“李敬这个人我了解,别人不敢用,我敢用!”他派人审看了李敬的日记,里边充满了对党的忠诚和对石油事业的无比热爱。他和张显扬商量后,任命他为第四分指挥部第十三团副团长。政工干部张兆美宣布任命以后,李敬一下坐在椅子上久久无语。临别时他让张转告康部长:“我一定尽最大的努力做好工作,为江汉油田会战贡献全部力量。”

1969年,地质师张启明突然被打成“五一六分子”,让他去放牛。焦力人汇报给康世恩,他指示第二天就让张启明去上班。可是时间不长,他又被罚去种菜。康世恩不知怎的又知道了他的遭遇,召开技术会时,康世恩故意安派他第一个发言。晒的像个黑人似的张启明知道是康部长在第二次解放他,就坐在了后边。主席台上的康世恩提高嗓门喊道:“张启明来了没有?”他回答来了。“来了就往前坐,等会儿听你的发言。”士为知己者死——26年后,出任中海油西部公司总经理的张启明依旧如是说。

康世恩安排了200多个“打而不倒”、倒而复出的优秀干部到领导岗位,有力地保证了会战的进行。造反派还想在会战工地批判石油部最大的“走资派”康世恩,张显扬就说“康部长是国务院派来的,你们小心我对你们不客气!”干部职工拼命会战,89两个月就做了前7个月工作的总和,有11口井见到了油气显示,其中5口获得高产油流。江汉会战历时两年零10个月。

19706月,中共中央成立燃料化学工业部,326日余秋里传达政治局的决定,康世恩出任第一副主任和党的核心小组第一副组长。此时,康世恩仍然统帅十万大军鏖战在江汉。几个月后,康世恩主持燃化部的全部工作。到19725月结束,三个战役打下来,发现了1个亿吨的储量,又诞生了一个中原石油基地,。建成了年产100万吨的荆门炼油厂,河南成为第16个产油省,南阳油田建成了200万吨的产能,从根本上改变了我国石油工业的布局。

整个七十年代,康世恩坚持发展生产力的观点,有悖于四人帮推销的“革命化”,一直受到批判和追查。1970年,他接受国务院的指示,在石油部的二楼,和李国玉、温厚文等专家们搞出了石油发展的“四五”8条规划,力主中国有丰富的油气资源远景,可以成为石油大国的观点。他经常把“抓革命促生产”口号挂在嘴边,用马克思关于“一个民族停产连一个星期也维持不了”的论述,在会议上批驳空洞的“革命化”。张春桥发现后批判康世恩的发言“没有一点政治敏感性”。总理经常和康世恩谈话到深夜,他为一个大国的总理当“煤炭调度”扼腕痛惜。煤炭不够用只好烧油,到1975年,全国烧油量达到3000万吨,占石油产量的三分之一,康世恩非常痛惜。

康世恩为国分忧,要找到更多的大油田。1970年初,翟光明根据康世恩以往“甩开勘探、整体解剖”的观点,要在陕甘宁盆地找油田。康世恩听了他的汇报,调集玉门局的力量,在庆阳、吴旗、环县、华池一带部署了5个钻井大剖面。45日,玉门局在庆阳一带发现了工业油流。进行了大面积的解剖。5月,康世恩点将大港油田的郭究圣,江汉油田的焦万海、李敬,分别担任党委和指挥部的领导,展开了会战。9月,他们进京向李先念、余秋里和康世恩汇报。康世恩边听边画地质图。当他听到对生物灰岩没有进行全面分析,立即说“那怎么行?”他以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