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座古老的镇上 在一条古老的街上 在一个名叫大公鸡巷的巷口 母亲坐在一只小板凳上 天天在等 在等待她的儿子 回到自己的身旁 儿子以为来日方长 只在每年的除夕晚上 才迟迟回到故乡 娘说 儿呀——你可回来了 街坊说 **天天在等你 一直等到太阳落山 一直等到过站的火车气笛拉响 邻居说 **吃饭时总念叨着你 说是怕你忘了吃饭只顾着瞎忙 对坐在热炕头上 母子久久地凝望 娘的白发又见增多 那些年的头发曾经乌黑油亮 脸上的沟壑又见加深 娘的脸膛曾经那么亮堂 那对美目曾是那样的灵动 如今淌出来的都是慈祥 摸摸娘的双手老茧依旧 在大饥荒年月这双手 曾经剥过树皮 筛过米糠 喂养了自己儿子的第二次生命 他才有了人生旅途上的风光 母亲拉着风箱给儿子做饭烧火 母亲做的饭菜还是少油缺味儿 娘儿俩却吃得那么甜香 娘问儿子这回能住几天 你吃了元宵再走行不 恐怕不行 我实在太忙 唉——娘知道不能多留你 看见你 娘的这肚子里 心里头就不再发慌 聊得月亮落了 鸡鸣唤来了晨光 告别时儿子许下了心愿 要在巷口接住 坐在小??上的母亲 那等待的目光 决心和在母亲一起 喂娘吃一个元宵 要亲手喂娘喝一口 煮元宵的热汤 隆冬一天的上午 儿子匆匆回到了娘的身旁 母亲已经去了 走的没影了 儿子这才明白 娘不可能永久地 不可能天天都坐在巷口 向着自己回来的方向张望 久久地等待 长久地期望 从此 儿子再也不敢 ——看母亲的遗像 也不敢品读那么多 ——他们写母亲的文章 2008年1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