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国际旅游城市 对标行动

走进中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

本刊特稿①

“单核”变“双核”:城为“市”兴

——对标桂林看承德之一(城建篇)

记者 周易 承轩 东文

  山拔地而起,葱茏叠翠。水环城而绕,漫江碧透。

  一山一水、一亭一阁、一树一花、一桥一路,无不透着精致。走进桂林,“城在景中,景在城中”。

  桂林,是我国最早开放的旅游城市,是1982年国务院公布的首批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20多年来,桂林一直以其在旅游城市中的独特地位被誉为中国旅游业的“风向标”。目前,该市是全国惟一一个跻身国务院批准的建设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的地级市。

  “风景如画的山水古城、历史文化名城桂林,是以工业为支撑,还是以旅游为支柱?十多年前,我们也曾陷入‘两难’境地!”谈及老城建设与产业摆布,桂林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周彦和市旅游局副局长陈运春不约而同。

  “如果漓江被污染了,功不抵过!”1992年,漓江两岸冒出许多工矿企业,邓小平乘船游览漓江时语重心长。

  桂林决策者壮士断腕:发展转型,旅游兴市。

  然而,当时的桂林古城,桂林建成区面积仅58.3平方公里,有80多万城区常住人口,400多万流动人口,1600多万人次游客。城区内风景名胜、党政机关、工厂企业以及生产、生活区、游览区混杂,人口拥挤,交通阻塞,旅游产业无立足之地……

  

【标杆亮点1

  “单核”变“双核”,“城”为“市”兴,疏解老城,西进临桂,再造“新桂林”

  

“保护漓江,发展临桂,再造一个新桂林。”2005年4月,时任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副书记的刘奇葆提出这一战略构想。

  “把老城让给游客”,建设桂林新城,疏解老城的压力。桂林市委、市政府对城市进行了科学定位:建设国际旅游城市,充分发掘自然山水风光的资源优势,着力发展休闲旅游产业,实现一产、二产、三产协调发展。

  在距老城6公里的临桂县,再造一个新桂林!

  2008年4月在桂林漓江大瀑布饭店会议厅举行了“桂林市临桂新城中心区城市设计(国际)方案评审会”,国内2家、国际4家设计单位参与。

  临桂新区定位是桂林城市新的政务、经济、文化、商务中心工业、物流、商贸基地按此定位进行功能布局和规划建设。新区中心区是集政务、商业、商贸和文化生活为一体的新城区空间结构应体现一心两带、双核双轴、双十向心的城市意向几大核心功能原则上分散布局在各片区内构筑山——水——城融为一体的城市特色形成建筑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的生态新城。

  按照高水准规划,市政府加大了对新城的前期投入。2008年,全市统筹推进第一批重点项目206项,总投资规模 837.81亿元。2009年桂林新区建设快马加鞭,机场路建设稳步推进,年产值达30亿元的临桂新区物流配送中心建设项目开工,投资20多亿元兴建的7项市政和公共设施基础建设,包括创业大厦、飞扬国际大厦等,桂林医学院新校区开工奠基,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临桂院区医技病房综合大楼奠基……

  在临桂新城,记者看到,今年3月12日开工总投资约7.2亿元的新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凤凰西路、环西路、公园北路、平桂西路、经一路5条新区道路建设紧锣密鼓。

  有山有水,才有灵气和魅力。新区将建成水系面积110公顷。新区中心公园、沉桥河公园和盘古山公园,总面积接近400公顷。15处社区公园总面积101公顷,按各自规模及合理服务半径均匀分布在新区各社区内,确保居民出门400米就能见到。

  公园中最重要的是中心公园,面积305公顷,园内有5个山头和很多的湖塘,蔡塘河贯穿整个公园并沟通其它湖塘形成水系,使桂林“山、水、城相融合”的山水园林风格在这里得以延续。

  随着桂林新城各种基础设施的加快,新城的迷人魅力正在显现,老城区的企业主动陆续外迁,党政机关主动撤出老城渐成为主流,人流、物流、产业流向新城聚集。

  

  【对标思考1

   老城“大饼”不能再“摊”

  

  “宁可牺牲眼前利益,也要坚决中疏!”观点明确,态度鲜明。

  自清朝开始兴建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300多年来,承德的城市建设仅囿于避暑山庄周围十几平方公里的狭小河谷地带。老城区日渐拥挤,人口密度高达19850人,远远大于北京市市区人口密度7398人;人均道路仅为6.61平方米,不仅低于人均10.93平方米的全国平均水平,而且比国家规定的7-15平方米的下限还低0.39平方米。

  近年来,我市城市建设早就提出了“南扩、西进、北延、中疏”的发展格局,但在“扩城”理念上基本上属于“摊大饼”式的“单核”模式。尽管近年在“南扩”上也下了大功夫,但阶段性局限,无论在环境营造还是公共设施建设上,仍没有营造出比市中心及山庄周边更有吸引力的新亮点,致使广大市民“山庄情结”愈加浓厚,突出表现就是“宁要老城一张床,不愿要新城一间房”。致使老城区各路黄金地段多被机关单位、住宅区占用,旅游产业无从下手。

  正因如此,去年以来,市委、市政府决定实施“中疏”战略:“疏出”机关、“疏出”企业、“疏解”住宅、“疏出”人口,使老城区由过去承担所有城市功能向功能分区合理布局转变。

  承德“中疏”是什么?是扩城“双核”理念的体现,是承德城市建设理念与产业高度融合的划时代的突破,是承德“内”“外”兼修,“城”、“市”并举的战略抉择。承德的城建“中疏”是在打造承德支撑产业的“神经中枢”。“中疏”是承德发展休闲旅游产业,建设国际旅游城市的“突破口”。老城“中疏”的快与慢,直接关系到我市休闲旅游产业的布局的快与慢,直接关系到我市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快与慢。

  让人振奋的是,我市老城区“中疏”攻坚工程紧锣密鼓,围绕彰显“精致、独特、典雅、生态、宜居、宜游”的城市特质,投资46亿元,实施承德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古城风貌还原工程,6月底前一次性把避暑山庄、外八庙周边5个城郊村、6000多户、1.85万人搬迁出去;开展攻坚活动,拆除违建临建和旧陋建筑7000多处、7万多平方米;严格控制老城区住宅开发,停止21个地块住宅建设。把无价的文化遗产展露出来、把独特的真山真水亮出来,腾出“金角银边”发展休闲旅游及配套服务设施,恢复历史风韵,使老城区成为国际旅游城市的核心景区。

  

  【标杆亮点2

  老城改造提升,突出“山、水、文”,大手笔打造“两江四湖”

  

  “千峰环野立,一水抱城流”,是桂林市城市环境的真实写照!

  “桂林老城环境的改善,源于‘两江四湖’工程的实施。”

  1998年,桂林地、市合并,面对严重的环境污染,桂林提出了“两江四湖”改造工程,即将木龙湖、桂湖、榕湖、杉湖与漓江沟通而构成的一环水系,将桃花江与四个内湖相连通构成二环水系,实行连江接湖、清淤截污、显山露水、修路架桥、绿化美化,从根本上治理桂林城市环境;让游船进入市区水域,形成独特的水上游乐景观;要在沿江、沿湖附近建设若干博览园,提高“两江四湖”旅游品位;要通过“两江四湖”水系,把市内多数星级宾馆串起来,形成市内旅游另一特色。

  当时桂林市领导指出:“把桂林建设成特色鲜明的城市应从‘水’入手,水是桂林城市之魂。水不活,桂林城市就没有生气。”

  为实施好这一工程,桂林市成立了以市长为领导小组组长的工程领导小组,下设规划、水利、环保、园林、文化五个技术分团,从1998年10月起,前期研究论证历时9个月。编制了《环保篇》、《水利篇》、《园林篇》、《道路篇》四个专题规划,由文化团考证城市历史,查找古城印记,为古城保护提供依据。历史充分论证了“两江四湖”工程的可行性,并经4次修订完成了《桂林市中心城环城水系规划研究总报告》。

  同时高端招标规划,环城水系设计方案国际征集,法国、美国、中国东南大学、日本、中国台湾等海内外知名规划设计机构纷纷应标。

  在此基础上,设计方案经过专家评审,向广大市民展出,广泛征询意见。最后,形成了一个既有国际水准,又有桂林特点,充分展现山水城特征的实施方案。

  通过两年零10个月的建设,江湖相连,湖水因流动而活,城市得活水而媚;岸上树影婆娑,水上波光粼粼,夜晚乘游船游览“两江四湖”已成桂林市重要休闲旅游线路。

  桂林规划设计院副院长周彦说,“两江四湖”工程,是桂林市的大型的环保工程、大型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大型的旅游景区建设工程。它从根本上改善了桂林市的生态环境,完善了城市功能,开拓了市中心旅游的新格局,传承、弘扬了桂林悠久的历史文化,提升了城市的档次与品位,使桂林实现了由“旅游城市”向“城市旅游”的根本转型。

  

  【对标思考2

  

“新城”基础建设切勿错过“高铁浪潮”

  

  “造城先造景,建房先建绿”。在建设、实施“新城”战略过程中,桂林已经为我们做出了榜样

  新城“人流”兵马未动,基础配套“粮草”宜先行。

  在科学规划的基础上,先期搞好基础设施配套,直接关系到新城建设步伐。只有路网、供热、供气、供水、供电、公园、绿地、绿化、服务设施规划落实到位,新城美好的环境形象才能更好地吸引人流、物流、产业流向新城聚集。

  目前,我市新城区建设最大的感觉是公共基础设施配套力度和建设速度还跟不上。特别是到了晚上,由于公共配套设施的滞后,新区的人气明显不足。如果医院、中小学校、大型商场等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服务设施如果先期摆在新区,新区定会产生强大的吸引力,这样,老城“中疏”、新城建设的步伐将会自动加快。

  随着高速公路、京沈高铁客运专线乃至机场建成投运,承德立即将由交通咽喉变成交通枢纽,但枢纽应该成为人流、物流的集散地,但如果承德这座城市的承载功能跟不上,费劲九牛二虎之力建起来的枢纽将会成为通道,所以承德发展休闲旅游产业关键就在京沈高铁客运专线开通的前两三年,特别是承德新城的建设一定要又快又好。机会抓住了,将会乘势而上,慢下来,错过此轮经济发展的“高铁浪潮”,将会机不再来。

  当前,我市新城区建设规划让人振奋:明确提出立足于承接老城区人口和功能转移,以5平方公里商住起步区为突破口,高水平开发建设30平方公里的承德新城,加快道路、管网、水系、绿化等基础设施,快速推进医院、学校、市场等配套服务设施建设,开发建设RBD休闲商务区、高品质商住小区、高新区研发中心等一批标志性区域,努力打造一个充满活力、生态、现代气息的新城区。同时,加快推进双峰寺“空港城”、上板城工业园区、双滦钒钛冶金产业聚集区建设,拉开城市建设骨架,中心城区规划建设面积拓展到120平方公里,“五区三带”城市发展格局初步摆开,实现承载百万以上人口的空间。

  规划有了,关键是又好又快地抓落实。

  规划有了,“概念”有了,还要包装,还要推介,还要面向国人乃至全世界“炒作”,这样,大投资才能来,京沈高铁给承德带来的财富效应才会真显现。

  

  【标杆亮点3

  

老城让给游客,再建“阳朔新城”

  

一句“阳朔山水甲桂林”,让阳朔誉满全球、客满为“患”。

  2007年阳朔县城城镇常住人口为 4.6万人,建成面积 5平方公里,城市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达到 1.09万人,且每年还在以 8.3%的速度增长。每年接待游客超过 500万人,是城镇总人口的 100倍,加剧了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

  西街是阳朔最古老的一条街,大约有1400多年的历史,保留着中国南方古镇的风貌。遍布西街的是咖啡店、工艺品商店、迪吧、地方特色小吃店和民居旅馆,成为中外旅客到桂林、阳朔旅游的必到之处。一些保存尚好的古建筑文物如江西会馆、湖南会馆、中山纪念堂、徐悲鸿故居等,分别被列入自治区、桂林市重点保护文物。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西街逐渐形成了秀丽的自然山水空间、雅致的古镇老宅、开放的多元化社区、休闲度假旅游最佳场所的自有特色,成为一种独特的文化遗产,是桂林旅游的重要窗口。

  近几年慕名前来西街休闲度假的游客呈几倍递增,阳朔西街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游人如织,人满为患,保护拓展阳朔西街势在必行。

  把老城区完全让给游客,再建一个阳朔新城。

  新城区定性为县城行政办公、商务、旅游服务、文化、休闲娱乐为主要职能的综合性、生态性城市新区。

  根据县城总体规划修编,确定县城空间发展战略为“北控、南扩”。

  随着桂梧高速路的建成,以及规划的阳朔——鹿寨高速公路和在建贵广铁路(高速)穿境而过并设阳朔站的启用,阳朔的旅游业和旅游人数必将进入快速增长期。

  而新城区的国际文化体育旅游休闲中心区将作为面向国际市场的度假产业的承载体,建设包括国际文化交流区、国际会议区、旅游商贸区、度假酒店区、疗养康乐区、度假公寓区等面向国际市场和中高端消费市场的度假旅游服务设施,以旅游度假客源市场为目标,形成有国际影响力的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实现阳朔旅游产业的结构性转变,将吸引更多的中外游客,促进阳朔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把老城让给游客!”“单核”变“双核”,让旅游城市的功能各得其所,“城”为“市”兴,使老城“中疏”和新城建设实现双赢。

  

  【对标思考3

  

除“遗产”还要护好“山水”

  

多年来,桂林一直像保护自己的眼睛一样保护桂林山水和文化。

  承德是中国北方不可多得的丹霞地貌,在国家地质学界有着重要位置。磬锤峰、罗汉山、僧帽山、蛤蟆石、天桥山、鸡冠山、双塔山、元宝山、朝阳洞等奇峰异石构成了承德周围十大景。当年康熙皇帝选址承德建设行宫,除了政治原因外,最重要的是看中了周边的丹霞地貌奇景,避暑山庄和皇家寺庙与周围名山密不可分,不可割裂。

  但我市这些年来,一些部门似乎并没有把承德的丹霞地貌与避暑山庄及外八庙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当做宝贵资源予以保护,随意劈山,任由部门利益而改变山体面貌四处可见。

  比如,僧冠峰是承德老城南面的一座名山,与避暑山庄遥相呼应,密不可分,但仍然难逃人为斧凿的下场。

  再如,佟山是老城惟一一座城中山,和避暑山庄遥遥相对,因清佟王府在此而得名,既是城市中心的一个自然形成的高点,又与承德这座“清城”密不可分,虽然早有“佟山公园”的规划,也付诸了一些建设行动,但至今未见边界保护措施,山脚已被劈得七零八落,山体资源遭到严重破坏。致使政协委员联名呼吁“救救佟山”。

  康熙皇帝建园,乾隆皇帝建庙尚且懂得“依山就势因借天然”,“师法自然高于自然”,而如今的建设劈山不止,坏了天然,毁了资源。

  很多有识之士通过人大、政协写议案写提案,呼吁保护古城名山,可这种呼声在利益面前往往显得苍白无力。名山有名但无主,没有谁为山的破坏负责。难怪见证了承德历史沧桑巨变,关注承德发展的承德老人尹忠先生为之叹息:承德古城太可惜了。

  一座丹霞山体景观的形成要经过一亿多年,一棵大树成长要经过50年、一百年、甚至几百年,毁掉了就不可再生。近年来,随意劈山毁树情况应该引起政府的足够重视,应该把承德的山体保护纳入保护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