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按】承德知青的优秀代表,承知网的创始人之一,何申先生逝世后各界纷纷开展各种形式的追思会活动,撰写祭文予以悼念,此文是齐桂荣推荐网站发表的一篇文章,对于广大读者进一步了解何申的生平事迹一定会有有益的帮助。

  心系沃土写苍生 ——追记中国当代著名作家何申承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2月22日

  【编者按】

  何申先生,1951年出生于天津,著名作家,曾任全国第九届、十届人大代表,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河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鲁迅文学奖”评委。主要著作有长篇小说《梨花湾的女人》《多彩的乡村》,中篇小说集《七品县令和办公室主任》《年前年后》《信访办主任》等。1993年获庄重文文学奖,是河北文坛“三驾马车”之一,被誉为河北的“赵树理”。

  何申先生,在漫长的文学创作旅程中,热切关注中国农村改革的进程和农民的命运,用独特的审美视域中开拓出别具特色的“农村干部系列小说”,很多作品搬上影视剧荧屏。何申的书法、散文作品亦独树一帜,芬芳紫塞,享誉全国!

  何申先生,关心承德地域文化发展,对推进承德文学艺术事业发展繁荣做出过突出贡献。

  2020年2月21日下午15时15分,何申在承德因病逝世。他的逝世是中国文坛、河北文艺界、承德文艺界的重大损失。

  心系沃土写苍生

  ——追记中国当代著名作家何申

  立春,是新的一年最美好的开始。意味着草木萌发,距离百花盛开的季节不远了。

  但是,2020年的初春,一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阴霾笼罩了中华大地;春,就在这寒天彻骨的季节交替中悄悄地来了,带给人们无限的期盼。

  2月14日,一场春雪,从清晨开始,天空飘起了漫天飞舞的雪花,纷纷扬扬降落在塞外山城,武烈河两岸,慢慢覆盖了山峦和河流、街道和建筑物,将整个城市装扮成一个银装素裹的世界,将一切污秽和肮脏遮盖起来。“白雪却嫌春色晚,化作庭树作飞花”。多么希望,这洁白晶莹的雪花,能驱散瘟疫的传播,带给人们春天复苏的讯息。

  踏着初春的节拍,让我们再一次走近伴着共和国一起成长的中国当代文坛著名作家何申。

  说起作家何申来,许多作者并不陌生,他是河北文坛“三驾马车”之一,被誉为河北的“赵树理”。在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以“乡镇干部系列”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系列” 小说在中国当代文坛上引发“现实主义冲击波”,使之成为一种重要的文学现象,名噪一时。那时候,翻开《人民文学》《小说月报》《小说选刊》《当代》《中篇小说选刊》等中国当代文学的著名刊物,都能看到何申的作品赫然在目。

  从八十年代初踏上文坛,到新中国成立70周年,何申已经在中国文学的田园里辛勤耕作近40年,也算是新中国的同龄人。在漫长的文学创作旅程中,何申创作上百部的文学作品,获得了中国文坛重量级的奖项,长期做到笔耕不辍,永葆创作的激情,这一切与他的创作根植于深厚的塞北大地上,从人民中汲取创作的养分和材料是分不开的。他深切关注中国社会进程和农村的改革开放,把普通的老百姓和最基层的乡镇干部作为描写的对象,用鲜明活泼个性化的语言塑造了一系列改革开放后我国社会主义新时期文学画廊中“乡镇干部系列”“社会主义新农村系列”和“热河系列”等多种文学形象。

  何申,原名何兴身。1969年3月,年仅18岁的何兴身,告别繁华的大都市天津,随着上山下乡的浪潮,与一群同龄人乘车离开家乡,辗转来到承德地区青龙县大巫岚公社插队,成为一名当时的“知识青年”;在塞外偏僻的山村,每天与当地社员完全一样的生活,听生产队长敲钟下地,晚上收工回来自己做饭,每天挣工分过日子。这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民生活他过了五年。

  在知青的岁月里,那是个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同样贫乏的年代,塞北山村雄峻的山川,广袤的田野,纯朴热情的乡亲,成为他孤独寂寞生活中的一缕阳光,照亮了他埋藏在心底的文学梦想。他爱这瘦瘠的土地,带给他以淳朴的言语,与宽阔的胸怀。在每天单调乏味的农村生活之余,他开始文学创作,用县文化馆的手摇印刷机打印出来自己的第一篇文学作品,发表在当时的县级文学刊物《青龙文艺》第一期上。

  随着时间的推移,1973年邓小平同志第一次恢复工作,重新恢复考试招考大学生。何申因为插队期间表现好,被推荐参加了高考。在青龙县中学,他坐在一人一桌的考场上,经历三天三场的正规考试,终于考取河北大学中文系,成为全县知青中唯一一个大学生。

  在河北大学读书三年里,给他提供了博览群书的机会,他读到了许多文学名著和中国现当代作家的作品,为日后的文学创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原本以为到了保定读书,毕业后可以回天津。没想到等到1976年大学毕业,因承德是贫困地区,要求本地送出的学生必须回去,何申又被分回了承德,分配到承德地区“五七”干校当教员,成为三尺讲台上的一名哲学老师。然后娶妻生女,在承德安家落户。

  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中国开始实行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政策。中国改革开放的春风从农村蔓延到城市,从沿海吹到内陆。

  身居塞外小城的何申也亲自感受到改革开放的变化。他当时住在单位十平方米一间屋的筒子楼里,因为住在一楼,窗外面临大街;塞北小山城,往昔寂静的街道,变得喧哗起来,每天车来人往,喧闹沸腾,筒子楼后是一片新兴的农贸市场,熙熙攘攘,正值改革开放初期,简直就是一幅塞外市井生活鲜活的画卷。他没把世俗的生活的喧嚣当成烦恼,而是变成体验生活的机遇,每天早晨天亮起床,迎着朝霞出门,走进吵杂沸腾的农贸市场,看菜农把鲜灵翠绿的青菜摆上摊位,看乡下人摊开一布袋一布袋的自家粮食高声叫卖,看穿着油渍麻花的商贩把才宰的冒热气的白条猪用小拖拉机送来,然后利落的拖上案板,举起利斧一劈两半,扒板油,剔排骨,割里脊,卸后臀。然后再听着老百姓与商贩们讨价还价,小摊的老板和顾客们神聊胡吹。

  远离了青龙山村的山川田野,走进鲜灵活现的火热世俗生活,何申找到新的创作素材,回到家拿床沿当桌子,埋头伏案把每天看到的人间烟火市井百态写进中篇小说《孔家巷闲话》在河北《长城》杂志上发表。

  转眼到了1979年,新中国成立三十周年。面对祖国日新月异的变化,何申心灵受到巨大震撼。

  何申在《我的选择》中写道 :“新中国走过三十年,历经坎坷再扬航帆令人振奋,而我,三十而立,家已有,‘业’何在?看来到了该给自己制定人生奋斗目标的时候了。……于是做出了人生第一个重大选择,即业余时间主要干一件事:写小说。我自幼喜爱文学,有过当作家的梦想。想着我从天津原英租界洋房一路走来,多少往事萦怀,开笔写来,并不费力。然而作品屡投少中,难得发表。就这样,一写三载,浓发渐稀。虽生活窘迫,但穷而弥坚。总结思考,道理明了:囿于小我,很难成功。只有胸怀天下,接近民众,感悟时代,才有收获。”

  有了立志要当作家,要为人民写作的愿望后,面对80年代澎湃激情的生活,何申热血沸腾,每天笔耕不停。白天在单位上班,晚上下班进屋还有十分钟吃饭,伏案就写十分钟。家里住的屋子小摆不下桌子,坐小马扎,在床边上写,在凳子上写,后来买了缝纫机,在机面上写,如醉如痴。一旦写起来,什么人声车声炒菜声高压锅声,消失的无影无踪。为了记录生活中遇到的素材,他还随身带个过去学生用的纸夹子,夹着稿子,走到哪写到哪。

  1982年,何申离开三尺讲台,到承德地委宣传部当了一名干事。然后升任科长、地区文化局局长、地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后来,担任承德日报社社长、党委书记。

  他工作的区域从一方讲台变成广阔的宣传天地,职位也从一名普通的宣传干事升为正处级领导。但是,他内心对文学的执着历久弥坚,他对基层乡镇干部和农民的深厚感情和对他们命运的热切关注越来越高,他强烈意识到,为生活在基层的千千万万的乡镇干部书写,是他作为一个作家的职责。因为乡镇干部是中国最基层最贴近老百姓生活的“七品县令”,写这些人更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

  找到了创作的方向,何申开始从小我中跳跃出来,眼界逐渐开阔,从城市重新走进燕山腹地,走进塞外山村,他热切关注中国农村改革的进程和农民的命运,深刻思考时代变革的浪潮中人们心里的变化;他将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深度的人生体验相结合,目睹现实中国的山乡巨变,他再次俯下身,真正的接近民众,与他们心贴心的交朋友,话家常,真正去了解老百姓的所思所想,为自己下一步的创作开掘矿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