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申说:“在伴随新中国一同成长的过程中,我曾有过几次‘重大’的自我选择,选择的结果是:面向乡村,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用作品回报塞北这片沃土。”

  何申对于他生活的承德有一种血浓于水的情感。何申说:“津门故里是我梦中思恋,塞北乡村则是我心灵家园。”

  “塞外三千里,山川三万条。山庄三百年,生活三十载,创作三十年,于是,才有了我的作品、我的今天……”何申在《寺前往事三十春》这篇荣获“改革开放三十年征文”大奖的随笔中,由衷地发出这样的感慨。

  如果把何申四十年来创作出的数量巨大的文学作品比作群山,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那山峦中耸立着“塞外乡村”与“热河市井”两座高峰,而其间所饱含着的作家对这一方水土这一方人的热爱之情,则是一脉相承,从未也永远不会改变的。

  在写乡村系列的同时,何申开始关注起自己生活的这片塞北原野。作为一个外乡人,对热河老城平民生活的了解,是在他的户口落到这里以后。特别是成家后一度住在西大街红庙山岳母家,看左邻右舍怎样过日子,听岳母讲引人入胜的故事,他兴趣盎然。让岳母没想到的是,这些素材都被有心的姑爷拿去写了小说。以至后来老人家开玩笑地说稿费得有自己一份,何申自然乐意,掏腰包请大家吃饭,欢声笑语,席间肯定还有素材可得。

  1999年,面对新世纪,面对自己生活了二十多年的热河城,何申心里念叨着“且把他乡当故乡”,从元旦开始,以半个月一个中篇、十天一个短篇的速度,连续写出十个中篇十个短篇,随后,进入2000年,这批“热河系列小说”就在全国各大文学期刊闪亮登场。《热河会首》《热河傻妞》《热河春梦》《热河残梦》……读者惊讶地看到了热河的“另一面”:曾经的官员、会首,以及大兵、闲人、剃头匠、打烧饼的、卖粮食的、摆地摊的、下岗平民等众生相。生动表现了承德人勤劳质朴、古道热肠、多才多艺、与世无争的性格。这些作品,也成为何申文学画廊中一道极富地域特色的风景线。

  据说,当年《承德群众报》连载《酒仙桥边风流巷》时,曾令不少人每天在单位收发室等着报纸来先睹为快。

  何申说:文学创作是可以作为终身的目标去为之奋斗的。眼下年轻人要写出好作品,首先抗得住各种“诱惑”。现在条件好了,但也不要把时间浪费在喝酒打麻将上。再就是要走出去,到人民群众中去,最好参加到某项工作中,比如现在搞扶贫,你就当个扶贫队队长,去村里干一年。去了别想写作,就想工作。等工作结朿了再写,保准写出好东西…… 说这些意思是,既要“深入”,还得“身入”、“心入”。

  何申说:“我感谢文学,她让我贴近人民,跟上时代,远离权钱,守住纯真。”

  出生在天津市的何申,长在“老城里”和“五大道”,传统的中国文化和外来的西洋文化,都曾给他以熏染。祖籍东北的父母不仅以豪爽乐观性格影响他,还教育他如何做人如何做事。

  1984年,33岁的何申被任命为承德地区文化局局长,成为全区最年轻的正处级干部。他在文化局长任上勤奋敬业、开拓创新,全区文化事业发展呈现喜人气象。随后,他又在地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承德日报社社长岗位上,奉献着激情和智慧。

  细心的读者会发现,何申大量的作品都是任职期间创作出来的。那么,他是怎样处理工作与创作关系的?又哪来的时间写作呢?何申的回答是,“把别人喝酒打牌跳舞唱歌的时间全用到创作上了”。很多年里,每天看了新闻联播节目后,必须写上几千字才能休息。他又是文学界出了名的“快枪手”,一部中篇多则半月,少则十天,一稿即成。像《梨花湾的女人》这样一部30万字的长篇,只用了一个月时间就把文稿交给出版社付印了。

  退休以后,何申还在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景区新浪官方微博上开了“老何说山庄”专栏。每个星期固定发表文章,宣传承德。何申说:避暑山庄体现的是一个王朝的盛世和理性,属性不是双鱼座也不是处女座,而是正能量。如果游客想了解一个王朝的强盛开阔气象,和一个皇帝宁静致远的逻辑思维,请来承德避暑山庄“闲逛”,必有超过故宫“给你10分钟”一游的收获。

  在《承德日报》热河周末上开办的“老何妙文”专栏,历时五载,已刊发230余期。这些随笔作品直面社会热点和百姓生活,谈笑风生,挥洒自如,成为众多读者每周必读文字。

  何申倾情为这座中国最大的皇家园林写下《避暑山庄赋》“滚滚濡水,八万载远古激荡;巍巍紫塞,秦汉唐一龙腾翔。热河宝地,碧毯曾为牧马场;滦阳故里,上营把酒观夕阳。山川三万条,三万聚精华,武烈相伴古泉;岁月三百载,三百生奇境,山庄美名绵长……”何申把自己对承德的无限热爱洋溢出来。他说这种爱已经铭心刻骨、融入血脉了,每次从外地回来进入承德境内,看到这里的青山绿水、白云蓝天,他都格外兴奋冲动,回到家中便文思泉涌……有的作者说:何申像深耕于广袤田野上的老黄牛,不知疲倦的用自己的真情语言诉说时代的变迁,社会的进步,字里行间表现着一个秉笔知行、钟情家乡与人民,钟情故土与历史文化的作家赤子情怀。

  这些年来,何申老师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北京文学》《小品文选刊》等报刊发表了大量作品,在《今晚报》《燕赵都市报》等都开设了专栏,发表一系列表现承德乡村与城市的岁月印记的散文如《热河,热河》《白荞面》《场院的变迁》《吃派饭》《山乡记忆四题》《大山里的电影》等,其中《花楼沟遐想》以金山岭一段古长城为切入点,以小见大,既聚焦历史上长城南北人们友好交往的历史,又聚焦京冀发展上曾经有过的不平衡,心系故土的担当情怀令人敬佩。

  何申不仅是驰誉中国当代文坛的优秀作家,还是一位擅长琴棋书画多才多艺挥毫泼墨的书法家。

  2007年春,何申举办了个人书法作品展,从此,他又开辟了一片崭新领域,并取得令人钦羡的成绩。《避暑山庄赋》和《热河一梦》等作品在《人民日报》《当代》等报刊发表后,广被读者传诵。何申的书法也如其人,大气雄健,奔放潇洒,已成当代中国作家中书法名家代表人物,常应邀参展并屡屡获奖。何申出口成章,即席成文,情之所至,笔墨传神。他撰文的《二仙居旱河整治记》《热河繁盛图》(说明)等作品,铭刻今事,传留后世,让人读之愉悦,收益匪浅。许多场所和个人,也都以能够展示和收藏他的书法作品倍感荣耀。

  何申,因其人格魅力及文学艺术造诣,理所当然地成为承德光彩夺目的文化名片之一。

  何申曾任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第五、六、七、八届),河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鲁迅文学奖”评委。可以说是当代文坛上的一位“大腕”,但他非常平易近人,关心承德地域文化发展,对推进承德文学艺术事业大发展大繁荣,有自己的独到的见解和认识。

  他说,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文学创作是基础。而文学创作的关键,是多出人才多出作品。何申认为,改革开放以后承德文学创作之所以能在国内产生影响,一是有一批有影响的作家,二是有一批有影响的作品。作家靠作品说话,作品为作家为本地扬名。那时,每年都请国内著名作家、评论家来承德讲课,并举办文学讲习班,使不少文学爱好者由此产生“飞跃”,成为我市当今文坛的中坚力量。当下,社会各界应该大力关心扶持文学创作,为文学爱好者发表作品提供园地,为他们学习进修创造条件。对崭露头角、具有潜力的骨干人才要重点培养,老一辈文学领军人物还要为承德文学事业兴旺发展继续放热发光。

  总结自己的创作历程,何申深有感触:一个作家必须要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自觉主动承担历史赋予的神圣使命。同时要扎实深入生活,贴近人民群众,肯于吃苦,甘于寂寞,心无旁骛,矢志不移,这样才能不断创作出优秀作品,为国家也为承德的繁荣发展助力增光。

  何申说:“人生七秩,喜逢新中国七十华诞。安稳幸福的晚年,不免又常常生出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不忘初心再扬鞭之感。面对未来,我的选择是,继续写下去,用手中这支笔,回报我的几次选择。”

  雪后初霁,阳光终于从阴云中穿透出来,温暖的照射着大地,道路上的积雪在悄然地融化。承德的天空,像过滤一样湛蓝清新,整齐的街道虽然缺少了往日的喧嚣,但更显出小城的静谧安祥;虽然新冠肺炎疫情还没有过去,“春风解冻,温润散发为雨水,”距离真正的春天来临已经不远了。

  就在此文即将付梓之际,惊闻何申老师驾鹤西去,悲痛之情难以言表。仅以此文,表达我们对为中国文坛做出贡献的著名作家何申表示崇高的敬仰和深深的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