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6cf3b489c514d00653467b0a1b06f.jpg


2.JPG


3.JPG


  ●戊戌岁尾,己亥将至,千里塞北,月弯星朗,腊灯艳红。

  塞上,玉塞、塞垣,古来皆为承德热河城别称。

  承德由于位居塞北,地处草原与平原的中间地带,山风季水,民情有异,便形成诸多独具特色的文化习俗,平时或不显,逢了年节就显现出来。比如这里的礼数多,腊月人们见面问候中就常带出拜早年的话语,让你听了心里温暖。

  戊戌岁尾,己亥将至,千里塞北,月弯星朗,腊灯艳红。

  腊月拈香,心神不慌,这是承德人腊月里讲究之一。热河老城曾称庙城,虽不比“南朝四百八十寺”,然城里城外原有庙观百余座,遗存尚在,习俗不减,何况今逢盛世,“年关”已非“关卡”,只有富足与欢乐,到庙里焚香三炷,祝国泰民安亲人康健。

  北国风光好,腊月人倍忙。先说去大佛寺喝腊八粥。“腊八”古称“腊日”。热河乃清朝夏都,冬季本该歇息,据说也有圣旨要求,每逢腊日,承德大佛寺必须施粥,给众生以温暖。早年尚且济民,今朝更有爱心,于是恢复传统,又有创新。大佛寺腊八粥为粥中极品,制作讲究,要采购多种米,按比例搭配,还要放入雪莲等珍品,置于大雄宝殿内由众喇嘛诵经,灌入灵气,再悉心熬制。待腊日上午阳光普照,于山门外分发。来者众多,排起长队,不急不躁,心地平和。

  相逢何必曾相识,有缘相聚一家亲。喝着热腾腾的腊八粥,相互说笑着,感觉这是充盈着福气的粥,预示着国家更强盛人民更幸福!

  ●腊月红日东升,赶集者如潮水般涌来,尽入年集中。

  我现居承德市高新区,大小超市近在身边,然滦河旁空地上有一乡村大集,农历逢五逢十,生意红火,就与超市试比高。比的结果,还真不输超市。可见现代时尚与乡土本色并非不能相容。比翼齐飞,多元共存,携手同赢,造福百姓,才是盛世之道。

  腊月红日东升,赶集者如潮水般涌来,尽入年集中。

  晨曦时分,周边数十里卖家大车小车推车滚滚而来,众多人马,不必指挥,无人争抢,场地无形心有形,肉鱼禽蛋食果花、衣帽鞋袜与零杂,按行论类,各就其位,支篷搭板,就地铺开。转眼间,大集成也!这里就是一片热火朝天的交易情景,这边吆喝“南来的北往的,这土豆出自围场的”;那边叫喊“东走的西行的,这莜面产自丰宁的”……这就是年味——无理由的兴奋与期待,无来由的慌乱与忙碌。难道不是吗?

  转过这摊儿问那摊儿,掏大票,找零钱,扫微信,点密码,头冒汗,脸发光……莫道春节年年过,年货多如山,就心稳神安似神仙。不就是要兴奋、要忙碌吗?要的就是这个气氛、这个过年的热闹劲儿!

  年节将至,带着礼品,访亲问友是最平常的事。承德平泉地处冀、辽、内蒙古交界处,鸡鸣三省,燕赵门楣。老伴当年插队于此,曾多受乡亲照顾。滴水之恩,涌泉相报。腊月我夫妇二人驱车前往看望故人,大道高速路,小道村村通,过去一天难抵达,如今只需一个时辰。望着熟悉的山山水水,老伴却有些认不得昔日村庄。松涛如海,新房连片,少年相见不相识,笑问您要找何人?老友相见,热泪盈眶。旧友说孙子城里生城里长,一口天津话,将来这院子、房子可咋办?我劝说道:或许有一天,会有新政策,鼓励城里人到乡下买房子呢……

  腊月里,友人相聚,必吃改刀肉,喝羊汤,畅饮“皇家窖藏”,觥筹交错,感怀国家发展,日新月异,举杯庆贺改革开放四十载、新中国成立七十年。

  ●年夜饭,注定是中国人心中一年到头最重要的一顿饭。

  俗话讲:好饭不怕晚,美味须慢尝。若像喝啤酒大口大口地往下灌,其过程就显得有些匆忙简单。面对年夜饭,当如面对一壶陈酿老酒,慢慢酌、细细品,尽情享受,如此才好将那一桌饭的时光抻长,并由此怀着美好的感觉,走进除夕夜。

  我年轻的时候,年夜饭先是聚到父母家去吃。那时准备一桌年夜饭可谓不易,做父母的为这一顿饭劳心费神,提前做各种准备,从顶寒风去采买,到精心储存,临近春节时收拾,再到最后煎炒烹炸,整个过程如同一个工程,每个细节都浸润着父母的心血。那些年夜饭的滋味,现在想起来,每一桌都充满着父母对子女沉甸甸的关爱之情。只可惜那时我等太年轻,牙好胃好,只顾大快朵颐,内中分寸,觉悟得迟了些。

  后来父母年老,年夜饭轮到我辈当值,就渐渐有所感悟了。小马拉车心气高,兄弟姐妹为做这顿饭,个个争先、唯恐落后。做将起来,尽管手艺有限、质量不高,但那一顿顿年夜饭,却别有了一番滋味,给我们提供了孝敬老人的机会。尤其是在下一代面前,这种表现更有意义,于是,孝道使家庭温暖,使欢乐和睦常在,家风也由此传承。如今,岁月匆匆,小树长成,已是我们的儿女操办年夜饭了,并有再下一代在看在学。

  年夜饭,注定是中国人心中一年到头最重要的一顿饭。倘若人在他乡,一旦归来,千里万里,风雪兼程,心里想的就是一定要和家人共吃年夜饭。到了那时刻,心想事成,梦想成真,一年、几年的思念得以面对,春风秋月的乡愁得以宽慰。故园恋、亲人情、家乡语、合家欢,就汇成那顿年夜饭最美妙的滋味——幸福。那幸福的滋味啊,伸手可摸,低头可闻,抬眼可望,世上恐怕再也没有比这更珍贵的滋味了。

  滋味悠长的年夜饭,如今是大小饭店春节期间最红火闪亮的招牌饭菜。古往今来,以平民人家过年而论,当下的年夜饭,其讲究的食材和精心的烹饪,是以往任何时候都不曾有的。中国人民走在全面奔小康的路上,生活水准的提高,在年夜饭上显现得颇为充分。东南西北,口味万千。年夜之饭,无不盛宴。不要说在饭店,就是最普通的农家饭桌上,也都是七碟八碗,丰盈如山。若问今朝年夜饭的滋味悠长,长在哪里?从人们在饭桌上的谈笑声中,就可以感受到,那就是国家强盛、人民富足,一年更比一年强。

  腊月里,在繁华的集市上,已住进县城高楼的孩子们,常常开着小车回乡来采购,大爷抱着年货往车里塞,孩子说:超市里的东西有的是。大妈说:你不懂,年夜饭,用咱老家这地儿产的东西做,滋味才香……

  ●人在年节里真好,可一个人静思,也可一桌人畅怀。

  农历节气就是不得了,到了节令,大地就要强烈表现出节令的特点。我年轻的时候没有电视、没有春晚,年三十儿晚上就靠串门聊天熬夜,但也有那时的快乐。正月里头一天,穿上新衣去拜年,小伙子大姑娘为了精神帅气,就脱下笨重的棉装,浑身上下透出春天的气息。

  那时拜年是个累活,亲戚多长辈多,跑了这家跑那家,再回家时腿都酸了。等到家里有了电话,就方便了,初一一早儿,拜年的电话一个接一个,放下再打就占线。后来我就提前打电话拜年,错开高峰。现在是短信、微信拜年,还是群发。再过些年,说不定又有什么新手法,是啥说不准,但肯定会有新式拜年方法。

  歌手阿宝唱“人在外头心在家,心里头放不下我的老爸老妈”……这是幸福的,因为家中有老爸老妈。而到了我和老伴这个年龄,老爸老妈已存在我们的记忆里,更多的“思家”之情,或许就是因为思念一碗嘎巴菜,久久难以释怀的心境。这种“游子”心境,只有像我们这年纪的人感触最深,而人在年节,感触就愈重。

  过年的饭菜很丰盛,丰盛得让人看了就要饱,没有多少食欲。倒是和亲朋喝酒说起往事,言语中的享受要比美食强许多。酒桌上说这说那,然而说得最让人高兴、让人兴奋、让人感慨、让人流泪的内容,终归还是:童年与故里!

  人在年节里真好,可一个人静思,也可一桌人畅怀。酒酣处,唱几句家乡小调,吼几声京评梆,多少往事,如大江滚滚而来;多少愁绪,如樯橹灰飞烟灭;多少向往,尽在渴望中。

  这就是人间年节。(何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