逛早市看到卖鱼的,买与不买,定站一旁看,原因是从小就爱吃鱼。那日见地摊一片银光闪闪小杂鱼,不由地就想起当初食品缺少时,若得此物香喷喷烹出一锅,绝对大饱口福疑入仙境。再抬头看晨光中人流滚滚,却忽地念出老子的名言:“治大国若烹小鲜。”

“治大国”咱无处体验,但“烹小鲜”(鱼)还是很有心得的。早先买不着也买不起大鱼,偶尔得些小河鱼,就甚是欢喜了。小鱼数量多,品种杂,若如做大鱼又刮鳞又破膛,就太复杂也犯不上,总体洗净便可。往下方法却也简单:下锅煎一下,再放佐料汤水煮。这其中最重要的原则,一是火候要掌握到好处,二别莫心急少翻动。火候讲求小火慢火徐徐炖来;少翻动不是不翻动,是忌瞎乱胡翻动。这样,锅里的“小鲜鱼”就会随着温度的逐渐增?,比较自然地从生物阶段进入菜肴阶段,最终味香色美各自保持着原有的型状出现在盘碟中。倘不讲操作方法,大火大油,那就是炸小鱼了,炸出来一个个七扭八歪。或煮时炒土豆丝般翻来翻去,做出来定是一锅鱼酱。

老子真乃大智慧者,用烹小鲜来说明治国之理,不是一般人能感悟到的。而真正理解此言并为之去做的,也非易事。曾有人闲聊中提到过这句话,理解成治大国是很件很简单的事,说老子讲不就是炖小鱼小菜一碟嘛。若如此,莫说治国,恐怕就是治一县一区一乡一村,也得治成一锅粥。古人李欣曾有诗言:“彼乡有令弟,小邑试烹鲜。”自有了老子的《道德经》以后,两千多年来,从政者倘不知有“烹小鲜”一说,又不解其本意,估计要做出安民惠民利民之绩,有点难。

再者就是明知道却不为之,或反其道而行之。主政喜用干柴大火,结果将锅中“小鲜”烧糊,于是就紧翻,反复翻,连续小翻之后,过几年还要大翻一下。终使众“小鲜”个个恐慌苦不堪言,“锅(局)面”焦烂一片。这种状况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曾屡屡出现。说段笑话,其实又是真事,我等1950年出生的人,因属虎,乳名叫老虎的颇多。但日多数都改了,原因就在有场运动,称“打老虎”,声势浩大。那时家长也没什么文化,说小孩子怎么打焉?上街见到大标语,“明白”了,回家说快把小名改了吧,真老虎碰到这阵势也得草鸡。

可不是说那时的“老虎”不该打,该打!只是觉得政权在手,公检法各部门都有职能,出了问题按法度程序去办就好了,何必非得千军万马齐上阵,上大街开大会敲大鼓喊口号。好像若不狠狠矫枉过正一下,就解决不了问题。

读书时,先以为运动是大人的事,哪料很快就燎到小小学子身上。家庭出身、历史问题、海外关系、政治态度、运动表现,一格一条,谁也别想逃脱过去,谁也别以为自已没事。说不定才斗了旁人,转眼就让旁人斗。才抄了别人的家,回去一看自家也被抄了。我一中学女教师运动来了格外积极,带队早请示。一天她伸直脖子喊:“下面……”应该是“早请示开始”,也不知她想哪去了,大声喊道“下面……早悼念开始。”完了,立刻剪头进“牛棚”。苦干年后见到她问当初是怎么了,她说我太紧张了,头天晚上念叨了一宿,千万可别说差,谁料一张嘴就差了……

真诚地感谢30年前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力挽狂澜消烟灭火,让这么大的国家安稳下来,让芸芸众生平等安稳的生活在同一块土地上。王羲之《兰亭集序》中有“天朗气清,惠风和畅”句。我等三生有幸,在这30年间,终于过上了“惠风和畅”的日子 。

“治大国若烹小鲜”,不光只是治大国者的名训,凡有责治一方一处之人,皆可从中受到教益,得到智慧。老子姓李名耳,椐说生下来白眉毛大耳朵,李耳由此得名。甲古文中的“圣”字,上面是一个耳字,繁体字“?”一旁又加了个口。看来要当圣人,就得多听多交流,真正了解“小鲜”。“治大国若烹小鲜”下面的话是:“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伤人。非其神不伤人,圣人亦不伤人。夫两不相伤,故德交归焉。”意思大意是说,照这样的方法(治大国若烹小鲜)治理国家,政府不会劳民伤财,百姓也不会心烦扰乱,政府和百姓的利益都最大限度地实现了双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