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徽因是民国时期的才女。说来民国的才女不在少数,但唯独林徽因最出名。原由又是众所周知的,那林徽因还是美女,而且是气质如兰的知识型美女。林病逝早,没有年老气衰的照片,留存的都是她生命中最美好的形象。这一点很重要。《泰坦尼克号》那老太太的一脸褶子,可把那年青漂亮的女主角罗丝的形象给毁了。若考虑观众的美好记忆,当初她真不如船沉时随男友杰克同去。要么改剧情,不倒叙,只演沉船那一段。
  话说回来,林徽因一生活得很精彩,其中就包括几个男人同时都爱她。诗人徐志摩是一个,狂爱徽因,猛追。徐举止浪漫,为听林的讲演从上海飞北京,要给徽因一个惊喜。偏那时飞机质量不过关,半路上摔下来,喜剧成了悲剧。林徽因的丈夫梁思成可是个大好人,忙奔现场,还拣回一段烧焦的木块(那时飞机内部有木制材料)。林徽因就挂在家中墙上,天天都看,一直挂到1955年她去逝。哲学家金岳霖更爱林徽因,而且还不是暗爱,是公开的。弄得已婚的林徽因都没了主意,她跟梁思成说我很苦恼,我同时爱上你们两个人,你说怎么办(坦诚纯静至极)。梁想了一夜,说只要你幸福,咱俩可以离婚,你就和金岳霖好吧。金知道了,很感动,说这表明思成对你好,还是我退出吧。往下,他们成了最好的朋友。金一生未娶,“逐林木而居”,永远是近邻,或前后院或对门(那时房子好找)的。金高寿,活了八十多岁,后事还是林徽因的儿子给操办的。
  这事如让今天一些年青人听了,肯定不信。既不信梁能那么大度(爱上旁人,还敢告诉我,这还了得,反了你啦!),又不信金一棵树上吊死人(美女有的是,哥哥另寻佳人了),可能还不信林徽因面对心仪自己的人能气稳神宁(小妹妹坐船头,哥哥天天岸上走,怎能不令人心慌)。但不信归不信,人家几位就是这样坦坦荡荡心无杂念一路走过来。细想,文化的层次、理智的大脑和气质的高雅,在这当中起了重要的作用。对此,你不佩服不行。林徽因既是古建筑家,同时还是很有才气的作家。她的作品,诗歌散文和小说,数量虽不多,但品味高,可谓篇篇珠玉,段段精彩。
  写到这忽想起《廊桥遗梦》,那影片展示了西方的另类爱情。弗朗西斯卡女士一个人在家,呆得五饥六受的。她男人带孩子去“赶集”,偏把媳妇一个人放在家里。放家里又很放心,原因一是相信媳妇没外心,二来也不怕她有外心,他家周围方圆多少里没人,就有一座桥。可谁想到偏这破侨就出了事:来了摄影师罗伯特·金凯,俩人一见钟情,捺耐不住,在一起“相好”了两天(美国这集也太远了,这爷几个赶哪去了)。两天后二人分手,从此就再也没见面。后来他们都老了死了,孩子也大了,在家翻什么(存折?),无意间就翻出妈妈留下的一封信,写的就是这段事,请求孩子原谅。孩子们想来想去,噢!想起来了,怨咱爸呀!那年赶集(吃大果子?)干啥没带人家去,结果弄得她一人在家憋气。倒霉嘛,偏又碰上个搞摄影的(记者?)要是干别的(修桥的打鱼的)也不至于。拉倒了,原谅妈妈吧,一辈子本份,总共才开放两天,不多,反正爸到了也不知道。
  这是白话《廊桥遗梦》。这电影拍得很美,但又没有《色戒》里那些镜头。不过,这电影在中国放还是会有点副作用的。尤其是在中学大学同学再聚会中放,甚不宜。不放,喝多的还酒壮情色胆,一朝现嘴脸。放了,说不定连一直端着架子的男士、矜持不已的女士也禁不住考验,稀里糊涂欲奔一趟“廊桥”。中国人跟美国人不一样,人家两天过去就拉倒了。咱这行吗?其实啥都没干,过二年人家带个刚满周岁的男孩找来,或者二十年后带个眉眼身板和你差不多的大小伙子来了,进门说:“叫爹。”你咋办?那就成了《我爱我家》里的贾志国了,愁都愁疯了。
  还是远离“廊桥”,追求高雅与明智吧。请读《你是人间四月天》。那是林徽因的散文诗。四月,应该是春天,春天有“早天里的云烟,黄昏吹着风的软,星子在无意中闪,细雨点洒在花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