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岁月  再铸辉煌

            

             ——《承德日报》社发展简史

 

 

这曾是一张在马鞍上写稿,游击战中出版的党报,这也是一张几易报名、数迁社址的新闻纸。

1945923,风正爽谷正黄的中国华北北部,史称冀热辽党委热河分委的机关报——《中苏新报》在承德创刊了。(由于当时苏联红军对承德实行军管,故用《中苏新报》一名,并非合作办报)。

一张散发着油墨香与硝烟味的报纸旋即在当时的冀热辽解放区流传开来,它鼓舞着共产党和她领导下的人民军队及广大民众。可以想象,这样一张八开二版、印行2000——5000份的铅印新闻纸,对当时的革命斗争是多么的重要!

194511月初,伴随着中共热河省委在承德开始工作和前苏联红军的撤走,《中苏新报》更名为《大众日报》,为省委机关报。

翌年的2月,中共冀热辽中央分局在承德开始工作,《大众日报》遂易名为《冀热辽日报》,它成为中央分局的机关报。此时报纸已为对开四版,日刊,期发5000——20000份,邮发并在热河省各主要城镇设置发报所。

19475月,中共冀热辽分局改为冀察热辽分局,《冀热辽日报》改为《群众日报》,亦为分局机关报。

19481226,中共冀热辽分局撤销,建制热河省,《群众日报》遂改为省委机关报。

在这报名、社址频繁更叠的战斗岁月中,特别值得回忆和最具革命斗争色彩的是,由于国民党反动派发动了内战,本报从19468月开始,便游击于热河、内蒙、辽宁的林西、赤峰、建西、敖汉、建昌、宁城等地,史称“游击办报”,在其中最艰险的一段行程中,天上有敌机扫射,地下有敌兵阻击;本报的先辈们掩埋了牺牲的战友后,手握钢枪浴血退敌。这段游击路线曲折迂回,有人计算恰好是2500华里,当年同行的著名作家徐懋庸后来在其著作中将这段历程称之为“2500里小长征”。时任中央分局宣传部长的赵毅敏在回忆中曾这样描述:“冀热辽党报是在枪林弹雨的国内环境中创刊的,新闻工作干部在异常艰苦紧张的岁月里,手中握笔,腰间挎枪,又是文人又是武士,把党报作为党的喉舌,光荣地完成了任务...”老报人高文晋在回首这段历史时曾这样写道:“我们所处的环境不是巩固的后方根据地,而是带有很大游击性的地区,经常随党委机关转移,在一个地方有时住上十天半月就要换个地方,以免遭敌人的袭击。敌来我走,敌走我回,我们就是在这样的游击环境中坚持办报的。”

可以想象,在当时的华北北部偏僻的农村山区,既要发动群众建立巩固的根据地,又要同国民党反动派进行武装斗争,而且,为了让这里的干部战士及广大群众及时看到报纸,听到延安的声音,我们的老一辈新闻工作者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甚至付出了宝贵的生命。由于敌人对解放区的严格封锁,当时印刷用的油墨十分稀少,大部分是手抄土纸印报,那土纸不仅薄而且有疙瘩,纸型是用大刷子人工来打,印刷机用人摇。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照样出报纸,照样保证了党报按期刊出及时指导工作,让战斗胜利的消息迅速传遍全解放区。在风雪呼啸的日子里,我们的先辈新闻工作者在四面透风的房子里编辑出版着这张党报;在敌机疯狂的轰炸扫射中,本报的同行们正押运着那铅字、机器行进在撤离的路途上。在塞外的草原上,他们烧起牛粪取暖,伏在豆油灯下写稿、编辑,用手摇马达收发电稿,用手摇印刷机出版报纸,在敌人的围追堵截中、在游击区的“马背上”不间断地刊出这张党报。

然而,就是在这样的艰苦环境中,我们的这张党报出色地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战斗英雄董存瑞的事迹就是在《群众日报》首发的。1948525日,在解放隆化的战斗中,某部六班长董存瑞手托炸药包,发出了惊天地泣鬼神的高喊:“为了新中国,前进!”《群众日报》721日登载了报道其壮举的新闻《共产党员奋不顾身董存瑞自我牺牲使隆化战斗胜利完成》;本报记者采写的通讯《鲜红的帅旗插遍苔山顶上》于616日发表。

就是在这样的艰苦环境下,我们的这张党报不仅完成了她的宣传战斗作用,而且很好地坚持了党报的党性传统,即自我批评的精神,及时对一些不良现象展开批判,认真坚持舆论监督。特别是在土地改革运动中,本报针对当时在各方面工作中违反党的政策,损害群众利益等有害于我们党的事业的各种缺点和错误进行了坚决的批评。如本报194861 日报的一条消息标题为,凌源《东道村中农贫农被侵犯打击面超过人口的一半》;64日报,赤峰《地板营子合作社,强迫命令亏空不少》;同日的稿件还有《不从群众需要出发(围场)咬鹿沟贷款没顶事》。1021日二版头条发表宁城五区《宣传教育不够,单纯督促检查,备荒工作流于应付,群众以为(备荒)是要多交公粮》的新闻。以上批评稿件质量较高,从事情表象深入到本质,指出了问题的症结和原因。

正是在这样的艰苦环境中,在近代新闻史上,从本报走出了李锐、朱九思、黄钢、鲁蛮、鲁荻、廖经天、华山、谢文清、郭小川、沈毓珂、江村......,他们赫赫有名。

在那烽火岁月中,更能体现本报先人斗争精神和本报历史荣誉的,当属其中“化整为零”办报和在全国解放前夕本报创办、合办及协办几家大报的一段历史。

1946年内战爆发后,当时的冀热辽已被国民党分割隔离,新闻消息断绝,没有稿件来源,印刷材料十分紧张,报纸发行更成了大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保证党的舆论工作的继续开展,本报决定“化整为零”,即在本报继续存在出版的情况下,选调本报的鲁蛮、廖经天、黄钢为特派记者,分别在194611419461261947101创刊了《群声报》、《热中报》和《新热辽报》。这三张党报分散在不同地区,每报5人左右,是典型的游击办报。这当中,《热中报》在八里罕(今宁城)一地办报,停留的最长时间为8天,《新热辽报》在建昌一带固定地点的最长时间也不过两个月左右。有时,油印钢板刻至一半的时候,敌人来了,战友们不得不把蜡纸装在固定的筒子里,待到新的地方继续刻写。这三张报的同仁们常常是在磨盘、窗台、马鞍上完成了写稿、刻版、印刷工序,从而把一篇篇鼓舞斗志的稿件传播到冀热辽乃至更大的区域。

194812月,辽沈战役结束后,本报组成数十人的南下工作团,随大军横渡长江,奉命创办了由毛泽东同志事先题写报头的《新湖南报》;本报李锐、朱九思成为该报的第一任社长、总编辑;本报40多人成为该报的创始者。此后,本报的廖经天等同志又奉命从《新湖南报》调出,协助创办了《广西日报》。1949年初,本报人员与《冀中导报》人员合力创办了今日的《天津日报》;这期间,本报南下工作团进京后,有18人协助当地同仁,使被国民党查封的《北平解放报》得以复刊。

19492月,本报结束了从19468月开始的游击办报的历史,迁回原址——承德市东兴街17号。随后,本报与全国人民一道,迎来了新中国的成立。

刚刚成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虽然年轻,但却象磐石般屹立在世界的东方。中国人民把翻身解放的喜悦心情全部化作了建设新中国的力量,此时,人民群众劳动生产、建设祖国的积极性空前高涨。

1953——1957年,正是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本报除大量刊发新华社播发的国内外重大政治新闻外,本省新闻中,重点来自农业生产、工业建设、商业工作,供销合作社、文化卫生、体育等主要方面,突出宣传报道这一时期党的中心工作,突出反映人民群众建设新中国的积极性,认真反映各项工作的政策执行情况及存在问题。新闻报道朴实亲切、内容丰富,贴进生活和群众,极富号召力和感染力。其中, 一篇由毛泽东同志亲自加了按语的文章影响甚大。1955年,原热河省委秘书长王克东到承德县开展粮食“三定”工作,他通过调查,根据实际情况写出了调查报告《应该怎样认识工作薄弱村的合作化运动》。195510月,《群众日报》登载了这篇文章。为推动全国合作化的发展,毛泽东同志指导中共中央办公厅,从全国报刊中筛选具有代表性的文章,编辑成《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一书,《应》文被选用,毛主席把这篇报告题目改为《所谓落后乡村并非一切都落后》,并亲笔写了编者按语。

本报自195512月热河省建制撤销后,于1956121日将《群众日报》更名为《群众报》,成为承德地委机关报,始创四开四版,周二刊,同年7月改为周六刊,期发最高达4.5万份。

60年代初,鉴于全省各地都将报纸冠以地名,《群众报》遂更改报名为《承德日报》。196291,因读者对《群众报》感情深厚,记忆犹新,常有人到编辑部询问:“咱们那张《群众报》还有没有?”因此,《承德日报》又恢复为《群众报》,196442,《群众报》更名为《承德群众报》,报头为郭沫若同志题写。

在内容上,60年代初的《承德日报》,继续刊发国内外重大政治事件,及时宣传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平稳地恢复到了1958年前的报道状态,在社会政治生活、工业经济、农业生产、财贸、供销、文教卫生、国际时事报道等方面继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舆论宣传作用。在形式上,50年代末、60年代初的本报已由清一色的竖排版、小字号标题改为横排版,而且标题字号增大,版面设计也活了许多。

十年动乱,万马齐喑。1967110日至1223日本报被迫改出新闻电讯。19698月,报头改体。1970年初,社址由报纸创刊时的东兴街迁至桃李街(原承德民族师专院内)。1970810日,《承德群众报》停刊整顿,时间达7个月之久,直至1971315日复刊。

19781222,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标志着全党工作的重点已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来,《承德日报》迎来了办报史上的春天。为了适应这一历史性的转变,本报在此后的时间里,全力投入到了以经济建设为核心的伟大转变和重新学习的改革开放之中。

三中全会后,本报对版面和编采科室进行了调整,从“短、快、新、宽、活”入手抓新闻改革,力求报纸集思想性、知识性于一体,突出宣传改革中的新经验、新成就。本报这一阶段及时报道了全市工业、农业、文教、科技等方面获得的最新成果,如197951日的本报报道:市仪表厂试制成功我国第一台YFG离心式粉尘粒度分析仪,以供科研、环境保护、劳动保护单位开展研究工作。同年1221日,本报报道了市材料试验机厂会同有关单位共同研制成功我国第一台非金属高低温冲击试验机,填补了我国非金属材料测试仪器生产的一项空白的新闻。1987920日,本报报道了围场造林保存面积跨入全国先进行列,是造林保存面积150万亩以上的全国第二大县这一新闻。同年,又刊登了平泉县地膜覆盖玉米单产已达1吨,破全国记录;地膜杂交玉米制种亩产超过500公斤,是目前世界杂交玉米的最高纪录这一消息。

在这一阶段的典型人物报道中,应数张志新式的人物董秀芸影响最大。董秀芸是承德矿山机械厂女技术员,曾因揭露林彪、江青一伙反革命集团的罪行而被捕入狱。1978317日,本报发表通讯《为真理而斗争的女战士董秀芸》;911日,《人民日报》登载了董秀芸事迹的通讯并配发短评。1979519日,承德市召开大会为董秀芸平反,本报随即刊发了新闻并转载了《人民日报》的通讯。

《中共中央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草案)》发表后,本报及时大张旗鼓地宣传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开辟“农村经济政策问答”栏目,及时回答有关问题,进一步帮助广大干部群众加深对党的方针、政策的理解。同时,本报开辟“民主与法制”专版,大力宣传社会主义法制。

《承德日报》创刊以来,先后开辟过200多种栏目,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根据新形势的需要,从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工作实际出发,开设了《经济工作杂谈》、《学科学》、《人口与四化》、《城乡市场》、《时代青年》、《科技星火》、《百花园》、《社会生活》、《生活之友》、《道德与法制》、《监督广角》、《社会细胞一家》、《交响曲》、《三原色》、《影视剧》、《山庄内外》等栏目。此时,本报的字号已由70年代到80年代初的老五号字换为今天的新五号字,社址已从桃李街迁到了市南园东街122号,现又迁至车站路原市财政局楼内。

1984年,正是我国改革开放的起步阶段,商品经济的大潮已席卷城市乡村。发展经济、振兴中华,尽快摆脱贫困已成为人们最迫切的要求,正是在这一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本报顺应时代要求,以特有的政治敏锐性和对社会发展趋势的洞察力,创办了省内首家经济类报纸——《经济消息》报。该报198474创刊,时任轻工业部部长的杨波为该报撰写了《信息以灵取胜》的代发刊词。《经济消息》报的创刊,是本报坚决贯彻落实改革开放基本国策的具体行动,从而也掀开了本报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鼓与呼的新的报史篇章。

《经济消息》报以传递经济信息、反映经济生活、促进经济繁荣的宗旨,立足本地、面向全国,纵观世界,沟通信息、促进生产、指导消费,这在今天看来也是很有时代特色和时代气息的报纸。

《经济消息》报的创刊,也为报纸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不断发展自己、提高自身竞争能力拓宽了视野。

但后来由于种种原因,是该报停刊。

同年,《承德群众报》大胆改革用人制度,公开向社会招聘采编人员,经过初试和复试,有20几名年轻人被录用,目前这部分同志已成为编辑部的业务骨干。

宣传先进人物事迹,树起榜样的旗帜,始终是本报宗旨之一。在解放后的50余年中,本报重点宣传报道了本市近20名全国劳动模范和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的动人事迹。这些来自各行各业的先进人物,是广大劳动者高尚思想、优秀品质、卓越智慧的最忠实代表。他们是50年代的刘长贵、吕桂兰、孙喜、马玉泉、刘淑英、张炳华、郑连玉、傅景新;60年代后的丁玉龙、王凤文、许文龙、董秀静、李世伟、冯万才、张唤余、金鼎玉、姜淑琴……这些为共和国做出较大贡献的劳动者将被历史所尊重。

199151,正逢国际劳动节,这也是本报历史上最具特殊意义的一天,一张有着46年革命传统和几十年铅字印刷史的报纸,终于在这一天告别了铅与火,采用了电子照排、胶印印刷,实行了印刷技术的第一次革命。

1985年,本报被评为河北省先进新闻集体;1996年,被评为河北省消息报道先进单位;1997年,被河北省委、省政府授予“个体私营经济工作报道先进单位”,同年,被省公安厅评为“安全防范先进单位”;199319941996年,本报印刷厂被河北报业协会、印刷技术协会评为经营管理一等奖。

1986116,创办仅5个月的承德市委机关报《承德市报》与《承德群众报》联合办报,由《承德群众报》编委会领导编辑出版。《承德市报》创刊时为四开四版,周三刊,社址最初在山庄丽正门西门;198771,改为周六刊;1992年增刊《热河周末》。

1993年,承德地市合并,同年71日,承德地委机关报《承德群众报》与市委机关报《承德市报》合并,共同出版合并后的承德市委机关报《承德日报》。199411,《承德日报》由几十年的四开四版扩为对开四版、周六刊,周五八版,(增对开四版《热河周末》);19961月增对开四版的《承德日报》扩大版。

199411,本报有史以来第一张晚报——《热河晚报》创刊发行,该报创刊伊始,便以其知识性、趣味性、新闻性倾倒了家乡读者。1998101,该报易名为《承德晚报》,报头集我国已故宗教界领袖、著名诗人赵朴初墨迹。积累了4年经验的《承德晚报》反映家门口的事儿,是家乡百姓自己的报纸,它方向明确、内容丰富、热点鲜明,以更新的视角、更广的层面满足广大读者对报纸的要求,受到承德各界人士的广泛赞誉。本报记者关注小人物的命运,他们深入基层,以强烈的平民意识采写了一批具有较强社会责任感的新闻报道,并在国内产生较大影响。如反映打工仔刘峰流血不流泪的《不信东风唤不回》;披露中学生那宝国不向命运低头,勇敢向世俗挑战,靠劳动求学的《捡破烂的中学生》;反应库区学校艰苦环境的《库区山顶的五人学校》等。

1985年至现在,本报有数百篇稿件获省以上好新闻奖,其中获一等奖的有数十篇,充分展示了本报采编队伍较强的业务素质和写作水平。

作为地方党委机关报,本报始终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紧紧地围绕地方党委的中心工作明确宣传重点开展宣传报道工作。有力地配合了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和重点工作,充分发挥了舆论导向在社会中的重要作用。

进入本世纪最后的两年,新一届报社党委班子予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强烈的事业心,积极开拓、谋划发展。同时实现采编微机化,完成“告别纸与笔”的第二次技术革命。为了使报纸更加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本报在资金比较紧张的情况下,多方筹资270多万元,及时购进了先进的彩色印刷设备,使报社印刷业务功能更趋完善,增强了报社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200911日,《承德日报》第一张彩报问世,它为本报史上增添了更光彩的一页,这张历史悠久的党报,将在新的世纪里焕发革命青春,在这个充满多元的世界里,开创出五彩缤纷的未来!

为了谋求更快地发展,充分发挥《承德日报》、《承德晚报》网络的传媒功能,扩大网站为我市企事业单位在国际国内发展服务的空间,本社已正式加入因特网并将开展网页宣传业务。

21世纪,我们面临的将是一个飞速发展和深刻变化着的世界,知识创新速度大大加快,科技进步一日千里。新的时代为我们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历史机遇,同时也向我们提出了新的挑战。尽管前进路上困难重重,但我们满怀信心,勇敢地迎接挑战。新的承德报人将把握发展机遇,充盈创新活力,续写时代精神,续写《承德日报》明天更辉煌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