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习惯是午睡后喝茶上网看新闻(看当日《今晚报》),接着写些什么。512日那天可能是想看什么球赛,开了电视,于是就在第一时间惊闻汶川发生了地震。

当年邢台和唐山地震时,我在天津,对地震的破坏力有切身感受。一听汶川地震的震级,我就惊呆了,知道肯定是后果惨重。去年我游九寨沟,曾夜宿茂县晨过汶川,那些美丽的山城和善良的人们,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连续不断的看电视,然后就淌着眼泪连夜写稿。《承德日报》是当夜开印前换上我的稿子,转天发了《汶川,你让我心痛并感动》。

现在回想,可能对这场地震很造成的灾难之重一时还了解不够,故初时有些举动就略失于轻,记得电视上播的第一次捐款好像是每人二百元。我去单位(报社)见黑板上通知写每人一百从工资里扣。我找到党委办,又交了五百。办公室主任很激动,立到上缴又单开来收据,于是转天墙上在几百捐款人名单的大纸旁,又贴张500元小收据。

提这事绝不是表白我怎么怎么样,我想还是承德这块宝地远离地震带,一般对地震的感受没有我深(我也不如唐山人,天津距唐山200里,当初有人分析邢台、天津、唐山好像是在一地震带上)。但随后形势就大变了,宣传和再次捐款的力度都加大,各种活动也搞得有声有色。后来为灾区建简易房,咱承德去的队伍干得很棒。

我不能去前方,就再捐款,并把文人组织起来写作品并搞书画作品义卖。我是先参加省作协和红十字会的,又参加市里的。我写的《避暑山庄赋》全文五百多字,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邵秉仁先生是咱承德人,从《人民日报》副刊上看到很喜欢,打电话征求我的意见,说要写出来,我欣然同意。后写曾写成两幅作品,一副赠市里,一副刻石碑于山庄。这赋我自己也写,义卖时就写了两幅大的十来米长,捐时都横挂在会场中央。卖的钱多少没关系,主要是表一份心意。

抗震救灾中,中国作协组织了一些年青作家去了四川,我要不是岁数大的怕去了给人家添麻烦,说什么也报名去了。他们去了很辛苦,一边参加救灾工作,一边收集素材,回来写了不少令人感动的作者。文坛在那一段唯一有点不顺当的事,是有位诗人,写诗写出了“作鬼也幸福”的句子。他姓王,网上就叫他“王幸福”,和“范跑跑”一时都成了“人物”。说来我与老王熟识,一起参加过笔会,他人挺好,当时名气不大。这回一下子就大了,且大得有点过。我还写了篇随笔《王幸福,可幸福》。

这正是:遥望汶川泪满襟,亲人蒙难箭穿心。重整山河待来日,祭酒西天慰乡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