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日那天晚上,我是边看边写。李宁把圣火点燃,我的稿子也写成了。北京奥运会16天,我基本是每天起码写一篇到二篇,在《承德晚报》上发,也在《人民日报》、《天津日报》、《今晚报》、《检察日报》上发表(对各报需要有不同的角度)。由此我似乎找到些战地记者的感觉。只可惜一次现场也没去过,纯属看着电视解说,说个大概其。

我年青时好运动,在河北大学排球队还打过几天二传。老女排队员杨希的父母是河大教师,回家探亲到排球场跟大家聊天,但没碰球,估计是嫌我们水平太低。其实本届奥运会男排打得挺不错了,只是盼能打得更好,所以我写了篇随笔《要亮箭不要温柔》,还列出“四大温柔”,把周建安列在第一。事后想人家已经使了全力,终是技不如人,也是没办法的事。只是随笔不能写成消息,故调侃几句,也别当真。

鸟巢“盛宴”大幕拉开让人眼前一亮。也不知怎么回事,刚开始楼里就停电。那时大家警惕性特高,拎着家伙就出屋,有人小声说别是破坏奥运吧,旁人说不像别的楼都亮着呢,终于有人喊没事是跳闸了。很快灯亮了,谁都不说话嗖嗖飞跑回家接着看。我想这一夜是睡不着了,于是文章的名就叫《88华夏无眠》。

看奥运不光有高兴也有懊糟,如看男足。对男足的失望是普遍性的,多少人发誓不再看,可到时还得看,毕竟有中国人踢。一上来看着还行,越往下踢越完,后来干脆耍开武把式脚肘手一起上。这也太丢人了,于是写了《拳脚与泪花》。泪花是说运动员面对金牌得与失的现场表情,泪水里含了太多的内容。

咱承德与北京接壤,《承德府志》讲是“股肱之郡,京北门楣”。奥运会期间安保工作甚重,外出不方便,索性安心在家看电视,再与三五友人交流,说得高兴,仿佛才从现场回来一般。

北京奥运会办得圆满成动,承德作为旅游胜地,一直期待着“后奥运”时机的到来。但说实话,好像是没咋等来,没见多少外国运动员和观众过来,我碰见一个旅行社的熟人说别说国外连国内的都没了。他说得有点过,但承德在这个美丽夏天确实变得格外安静,相关行业则生意冷清。给人感觉像是一个本来运转的大机器因外力作用突然停了,再重新起动还得有个过程。

奥运会办到自家门口百年难遇,多付出些是应该的。老百姓事后都说办得好,可私下也说,多了受不了。但紧接着又得说,放心吧,你想多办,人家让吗?

这正是:奥运万里到国门,华夏圣火映红云。记得八月不眠夜,李宁腾空惊煞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