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兮凤兮归故乡,遨游四海求其凰。”

汉朝的司马相如是个胆大又有心计的才子,说是去卓王孙家赴宴,其实是惦念上人家女儿。当众弹一曲《凤求凰》,再买通侍者(不知传何信息),就引得美人卓文君连夜“私奔”,尔后又有文君当垆等佳话流传。才子佳人,撩人心弦。哪个俊凤,不恋娇??故值旅游兴盛之当今,蜀地某镇有人一着急,欲借他二人落脚处打造“私奔胜地”,也是可以理解的。

说来,汉朝时人们的婚姻观念是比较开放的。比如曹操那么权重,却愿意娶别人的老婆为妾。战宛城,收张绣,还不忘和张绣寡婶厮磨,结果痛失大将典韦。大汉女子也不像后朝作妇明、清,死活只饮一口井,但求牌坊留贞名。《三国演义》里曹操灭袁绍杀进冀州,按说家破人亡,袁绍夫人该舍命追先夫。但刘氏弯子转得快,立马重打锣鼓又开张,献儿媳甄氏于曹丕。曹操父子则更爽快,也不忌讳对方是仇家的女人,已婚更无所谓,“曹视之曰:‘真吾儿妇也’。”就定了。估计若不是儿子先占下,老曹自已就要了。原因也简单,甄氏貌美。 美得到后来又让其小叔曹植发晕,也才有了《洛神赋》。

如此说来,新寡的青春貌美的卓文君敢于“私奔”,在汉朝也未见得是多么见不得人的事。况且,对方是人人羡慕的大才子,又是远道而来,风度翩翩,出口成章,锦瑟传情。倘明媒正娶,卓王孙也未见得不同意。定是司马相如狡猾,知自己囊中羞涩,拉那不起硬弓,只好用奇招。而卓文君又心急,生怕错过良缘,凤飞空留?。这么一来阴阳巧合天地同春,就造成一幕私奔大戏,让后人如醉如痴豹去评说。

词典解释私奔一词,是指:“女的不顾阻拦投奔所爱的人或一块逃跑。旧指女子未经婚嫁私自投奔所爱的人或跟他一起逃走。”

这么一看,“私奔”倒有点追求恋爱自由,反对父母包办的性质。这不挺好吗?但这里有一个“旧指”二字。显然,现代人是不赞成“私奔”的,于是“私奔”就渐渐归属了贬义词,说谁家的女儿跟谁私奔了,则是很没面子的事。

《山楂树之恋》里老三早早死了。如果活着,他和静秋的婚姻结果未见得顺利。在那个特殊的年代,一个军队高级干部家庭,受多种因素制约,很难接受一个右派的女儿。如此,若老三和静秋吃了秤砣铁了心,恐怕到时不是静秋私奔,反倒是老三“私奔”。山楂酸酸的不怕,但希望二人都活着,让生活更美好。

曾去黄山等名山,见山顶铁链上有很多锁。意思是男女二人一辈子永远在一起,谁也别想给弄开。而钥匙当时扔山涧里,也确实弄不开。细观察,锁锁的,多是热恋中又有心事的男女,保不齐这其中就有遇到阻力准备私奔或同奔的。这当然也不错,二人恒下一条心去追求幸福,比想不开一头从山上栽下去强多了。于是就想,可怜天下父母心,七个不同意八个不赞成,目的是让儿女找个可心的对象。而可心不可心,还是人家自已更清楚。

卓王孙也是不同意女儿这门婚事,一点嫁妆都不给。但司马相如这小子鬼头,带文君来到老丈人家旁开酒馆,自当伙计。这是成心寒碜卓王孙。不得已,卓王孙只好分给文君家奴一百人,钱一百万,以及她出嫁时的衣服被褥和各种财物。目的达到,卓文君就同司马相如回到“私奔胜地”那里,过好日子了。由此可见,当父母的一片好心,还是尊重儿女意愿为上。成全他们“凤求凰”,切莫逼出“私奔”他乡。

又有消息报道,蜀里某镇不再提打造那个胜地了。其实唱好一曲《凤求凰》,也很吸引人。只是司马相如后来日子过得太安逸,得了糖尿病。若当酒店伙计,多干活,身体能好些。可如此又难写出好词赋,这事两难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