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垂泪祭忠骨   千里报恩感后人

——为了一位老八路的遗愿”后续报道    

 

2008年10月30日,承德知青村里迎来两位贵客,他们是来自广西南宁的弟弟李建国、南京的姐姐李建媛,为了完成父辈遗愿,六十三年后在承德知青的热心帮助下,经过千方百计,终于寻找到当年父亲的救命恩人的亲属,了结了父亲的遗愿。他们姐弟俩来承德代父感恩的佳话《承德日报》、《燕赵都市报》、《热河晚报》等媒体都在去年11月14日进行了报道。文章最后写道:不久,这里将矗立起一座石碑,碑文将如实记录下这段鱼水深情。

在去年他们姐弟俩找到救父恩人后,看到王云忠的墓地已经荒芜,为了让后人记住这一历史事件和善良的恩人,姐弟俩临走时出资拜托王云忠的后人将墓地进行修整,并亲自撰文刻制石碑,准备在今年的清明时节来为老人揭碑祭奠。五个月过去了,姐弟俩又一次来到承德,为父亲的感恩遗愿作最后的祭奠。

4月2日,两辆越野车在崎岖的山路上艰难地行驶着。李建国一再的说:这件事情当初实在是想不到,也不敢想到能实现父亲的遗愿,简直就是大海捞针!可是,不敢想的事情却实现了,我想,一是父亲在天有灵,不找到恩人永不瞑目;另一个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承德知青村里的人太好了,那么艰难都没有放弃!何况我们无亲无故。没有你们,这件事情将会永远也办不到。承德人的形象将永远铭记在我们的家族里。每当说到这,眼睛里总是充满着泪花。

爬过一段泥泞的山路,汽车停靠在已经没有路的山沟里,远远看去,在河沟对面的山脚下有一片开阔地,早早来了十几位王云忠的亲属,把墓碑已经栽立在经过修整一新的坟茔前,上面盖着一块红布,远远望去尤如一团生命的火焰。

姐弟俩下车后,提着祭品,怀着一种复杂的心情,缓缓地向墓地走去,在新立的墓碑前,深深的鞠个躬:王伯伯,我们又来看你来了。随后,将带来的香炉、祭品、水果、花卉等恭恭敬敬地摆放在墓碑的前面。

山谷里静悄悄的,蔚蓝的天空下,山坡上白雪皑皑,墓地一点风都没有,点燃香烛,一缕青烟冉冉地漂向天空。姐俩轻轻地恐怕惊醒沉睡的老人一样,揭开盖在墓碑上的红布,一块露出地面一米多高的花岗岩墓碑展现在世人的面前。面对墓碑的右侧,刻写着:八路军冀东军区十三团特派员李福祥救命恩人;左侧刻写着:李福祥之子李建国之女李建媛立;中间大大地刻写着:王云忠之墓;墓碑后面刻写着事情的简历。

红红的火焰燃起来了,在王云忠亲属的陪伴下,李建国代表全家哽咽着宣读了祭文,回顾了那段刻骨铭心的经历,告慰老人家您的恩情我们世代将永远铭记。最后流着眼泪,重重地磕了三个头。一座墓碑,记载着两代人的感恩情怀,永远地立在人们的心上。

这次姐俩到承德来还想了却一个儿女心愿,就是想亲自到当年王云忠隐藏父亲并帮助救治的藏身山洞去亲眼看一看,感受一下当年的艰苦环境。

在一位老人的指点下,沿着山谷中间一条山路大约走了两里多路,就来到了当年王云忠与几户村民,在半山腰修建的简易石头房子村落,现已经是断壁残墙的遗址前。据说这里的村民70年代才搬出山外。随便问了他们一下,当时的房子里都有什么家具,听老人说,只有一口木柜装粮食,一个水缸装水,炕上有床被子,别的就没有了,可想而知,当年的生活有多艰苦,然而就是在那样艰苦的条件下,也要救治八路军的伤病员。

从村子的遗址一路上坡,据当地人告诉,当年根本就没有路,陡峭的山坡上只是羊肠小道,当年53岁的王云忠就是在这样陡峭的小道上,每天为伤员送饭送药,风声松一点,还多次背着29岁个子高大的李福祥,在这样的小道上往返村子和山洞之间。

山路十分难走,等到了山洞下面的陡坡时,真有点望洞兴叹了。站在山坡上,望着眼前铺着皑皑白雪的起伏山峦,李建国一次次的感慨着:太不可想象,当年53岁的王云忠是怎么背着我的父亲,可以说是爬着走的这条路,我们空手走还这样困难,实在是想象不出来那种鱼水情深的情景!

山洞隐藏在茂密的树丛中,我们来到山洞前。有人大声地喊了一声:“老前辈,我们来了……!”声音在山谷里不断地回荡着。山洞的左侧十几米外还有一个山洼,是个水泉,上面仍然结着厚厚的冰,当年李福祥喝的就是这里的水。建国和姐姐在洞里不断的转来转去,总想多接收一些当年父亲在这里的气息,大家在这里合影留念之后,依依不舍地慢慢离开这里。不时的回头,不时的感悟,让青山作证,这里蕴藏着一段鱼水情,尽管过去无人知晓!

了却了儿女的一个心愿之后又看望了当年李福祥的战友,如今健在的李启东。然后他们将启程应邀去锦州“辽沈战役纪念馆”,用这段历史的感恩,去教育全国更多的后人。

这真是:青山处处埋忠骨,感恩美德后人传。

              2009年4月4日于清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