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德最新定下的前进目标,是建设国际旅游城市。这是篇大文章。一旦实现,即便在实现过程中,亦会有许多惠及百姓民生的事情发生,如城区扩大、交通方便、文体繁荣、市场兴旺等等。包括出租车,到时候根本没必要计较五块十块的。一欧元折十元人民币,从火神庙到德汇门,在德国起码五欧元。因此,承德人没有理由不拥护这一决定。

  有人担心这个目标太大,怕实现不了。想想当年深圳是一个小渔村,浦东是一片田野,而天津渤海新区不过是寸草不生的海边滩涂。所以,大凡这几十年里出现的人间奇迹,首先就是要有大胆的想法,再以科学做保证……咱承德这些年缺的就是这个(思想解放),所以老市区才挤得水泄不通,变成了世界级的人口密集城市,沿街摊贩更是直追阿拉伯风情。

  现实让我们形成共识。扬帆奋进,刻不容缓。但干这等大业需要有章法,不能一哄而上。现代社会形态的法则是,有关国计民生的事项,需要通过一级级政府的行政权管理去实现。由决策者牵头由职能部门组织实施,才能循序渐进登及彼岸。现在很好,市里定了目标,符合民意,又搞“四大一推一建”进而上下共同努力,早日实现这个目标。

  《光明日报》1月19日登了市委书记杨汭的访谈,文字虽然不多,但概括性很强,尤其是记者问“发展休闲旅游产业,建设国际旅游城,承德要在哪些方面做工作、见成效?”杨汭书记的问答,很值得仔细看认真思考。这里面的很多内容,都是在总结经验教训深思熟虑后的有针对性前瞻性的意见。(《承德日报》1月21日转载了此文)我看了,很受鼓舞。前几日参加了市文联的座谈会,因各位发言太踊跃,时间不够,只容我讲了五分多钟。回来觉得还有些话,就写在这吧:

  第三点是(一、二点涉及宏观的在会上讲了)是:大目标是由一个个小目标组成的。一般来说,讨论大事的时候,人们目光远大心纳江河,容易忽略眼前的“一地鸡毛”。如市区扩大以后,交通卫生等等难题就迎刃而解了。但眼下尚未达到“迎刃”的程度,所以,在大讨论的同时,还得把眼前的事情干好。举个小例子,上面来了检查团,“清市”几天,这咱能理解,谁也想给外人留下个好印像。但将来成了国际旅游城市,天天满大街都是“外人”,还能天天“清市”吗?这难题不是一天两天了,到底怎么解决?近期和长远的方法是什么?这应该是检验有关管理部门大讨论深入与否的标志之一吧。此外还如出租车不打表,垃圾可处倒,算卦的撵不了,小广告给街穿花袄等等。这些,似乎都该在大讨论中得到重视并抓落实比先前更好(得肯定先前干得不错),而不能掩蔽在轰轰烈烈的气氛之下。市民看到发生在他们身边的难题得改善了解决了,就会联想,这是“四大一推一建”的成果。

  第四点是民生:当下有关国际旅游城市的标准虽不统一,但普遍认可的一条是该地的民众收入,尤其是要提高中低收入者的生活水平。换句话说,国际旅游城市所在地的居民普遍收入,应该高于一般城市的居民。由此才能适应这类城市的生活消费、文化消费以及由此升发的市民道德修养文化水准以及社会治安等。当然,建设国际旅游城的同时,也会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我市的规划注意了这一点,如市政协在开展“建真言献良策”时,就强调“富民强市”,把富民放在首位。当大批外国人带着美元欧元日元来承德消费之时,就是对本地物价指数强刺激之日,咱们得有所准备。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北京游人涌向承德之初,承德烧鸡价格一夜间提高了一倍。那么着还都叫他们成兜子买走了,咱们想吃,也得跟着多掏钱。

  第五点是:建设国际旅游城市的过程,与宣传承德要同步,甚至宣传还要超前。这其中,文化艺术的力量不言而喻。可以借鉴一下——《丽水金沙》、《纳西古乐》(丽江舞蹈音乐)《云南印象》、《印象刘三姐》(桂林)、《大宋东京梦华》(开封)、《少林禅宗》(登封)等,都是中外游人必看的大型舞台节目、进而发展成实景山水演出。承德有一台,就能让游人看上一宿。还有“夜景四方街”(丽江)、“大理夜色”、“西安夜市”等,咱这有一处,又能让人吃上一宿。还有什么节目,再让他们再流连一宿,加上承德白天有山庄外庙棒锤山,三宿四天,一拨儿的消费就差不多了。为此,对文化艺术的创作演出投入就要加大,或者作为项目,有人负责去引资招商。

  此外,国际旅游城市还得有机场。还需要市民们会些简单的外语。这两项都不难,机场在规划中,外语现学也来得及,而且,现在不少外国人学汉语,两下一凑合,问路找洗手间,没问题。但想吃煎碗坨驴打滚,估计问答起来,难度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