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节前去了趟小站。其实此行是受天津津南区邀请,给那的作者讲小说创作。人家很热情,谋划了很长时间,盛情难却。去了讲了,看作者们挺满意,我心也放下,然后就看了几个地方。小站练兵处,自然是重点。

过去对小站的了解,主要是因为小站稻。前些天我还从超市买了一袋小站稻,想找找当年的感受。但没找着,那米做出饭很一般。那日说起,津南的朋友说那绝对不是真正的小站稻,真的就那么多少亩,又是用什么样的水才行。并说等今年稻子收获了,来承德,给你们每人带一袋去。他用手一比划,也就五、六斤的样子,能觉出肯定是真货。要是50斤一袋,就悬了。跟茅台酒一样,总共能产多少,物以稀为贵嘛。

小站,这名从何而来?我在天津那么多年,也不清楚,这回弄明白了:1870年天津教案爆发后,直隶总督李鸿章调手下周盛传部“盛字军”屯防于直隶青县的马厂练兵,同时负责修建新城炮台。为了方便交通,“盛字军”在马厂至新城间修筑一条马新大道,沿途分驿站,每20公里设一大站,每5公里设一小站,后来成为练兵处的这个小镇,于是就有了它别致的名字 ——“小站”。

小站位于天津市东南,东临渤海,系京津屏障,进能挡关,退可纵横,乃历代兵家屯兵及防御之地。小站镇因小站练兵而兴盛,以小站稻而闻名,在小站历史上走出过5位“中华民国”总统、17任总理、28位督军。遂有“近代中国看天津,近代天津看小站”之说。

小站练兵处原迹早就不见了,现在新建了一座四四方方的城,一看就是大投入大手笔。整个展区都在城墙下,内容详实,展品丰富。津南区长宴请我们一行时,送了电视剧《小站风云》的光盘。这剧播出后产生效应,来此游人骤增。

今年是辛亥革命百年。谈起就必有袁世凯,谈袁又离不开小站。对袁的评价早先是一概否定,前一段又褒贬相间,主要是说他曾坚持立宪等。最近播的电视剧《辛亥革命》倒是点明,那老袁坚持立宪,说是为强国,实为保自身。载沣等清室权贵对他恨之入骨,立宪是老袁的护身符。用载沣他们的话说,大清朝早晚要毁在袁世凯的手里。从表面上看,还真是,是老袁逼得隆裕溥仪逊位。但又是武昌起义促成了这个结果,否则,清廷无论如何也不能让老袁东山再起。

津南区的所在地是咸水沽镇。海河入海口早年没有坝闸,涨潮时海水涌至咸水沽而止。咸水沽距天津市区不过二十里,但早先为南郊区,给人的感觉是盐碱地茫茫无际。现在不然了,高楼林立,市井繁华,房价亦上万。这与天津市虽近在咫尺,但口音不同,而与静海县同韵。早点也和市里大相径庭,多吃包子小米粥。那日为我们还专门从市里买来锅巴菜。大家说加上油钱,这锅巴菜价钱可以了。这季节正是吃螃蟹,又是河蟹又是海蟹,个大,一个大海蟹吃半饱。

津南文化活动活跃,办一文学?X物《海河柳》,政府给钱,企业家赞助,很令人羡慕。那晚写了大字再题跋时,我写了两句:小站练兵处,沽上“海河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