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撤三藩,康熙平三藩。是“撤”在前,“平”在后。若是不撤,就谈不上平。若是不平,也撤不了藩。一个“撤”字,引来八年战火。一个“平”字,终掉国家隐患。那日在火神庙见康熙(铜像)稳稳坐于马上,看似处事稳妥胸有成竹,其实也不尽然……

就说撤三藩,平三藩。这段历史从事后讲,是他的功业;而在当时,却几乎是康熙的麦城。且看:

吴三桂起兵,一时间,一些叛明降清的武将,一些督抚和提督、总兵等相率附和,以致“伪檄一传,四方响应”,“相率背叛”。翌年三月,靖南王耿精忠在福建,康熙十五年(1676),平南王尚可喜之子尚之信在广东相继响应吴三桂,公开叛变。吴军很快攻占了湖南的衡州常德岳州,前锋直达澧州。叛军在一年多时间里控制了大江以南的大部分地区,形势十分严重……

好?砘铮“氡诤由蕉既梦馊?鹫剂恕U庥Ω檬强滴趺挥辛系降摹U庖荒昕滴?9岁,吴三桂61岁。这也就看出了年龄与经验有关系。

起因是1673年3月,平南王尚可喜因年老多病,愿归老辽东,疏请以其子袭爵继续镇守广东。康熙认准这是一个撤藩的好机缘,降旨称赞尚可喜“很知大体”,同时指出广东已“底定”,藩王坐镇已无必要,故不允尚可喜之子袭爵继续坐镇,而令其撤藩回辽。简言之,是让人家老小一窝子彻底回老家猫着。

兔死狐悲,此举惊了吴三桂,他假意疏请撤藩,试探朝廷态度。疏入朝廷,大臣意见不一,争论不休,“言不可撤者甚多,言宜撤者甚少”。康熙则态度非常坚决,毅然允其所请,下令撤藩。随后,耿精忠也疏请撤藩,帝亦同样照准,令将三藩尽迁徙回山海关外。

这就等于双方摊了牌,到这年十一月,吴三桂就反了,一打打了八年,朝廷为此花的银子远比岁拨三藩费用多多了。

有一种分析,吴三桂死于1678年,他死后其孙继位。也就是说,吴三桂活着的时候,朝廷并没有打败他。倘若吴再年轻10岁,江南大片富庶之地尽在其手,往下谁胜谁负还说不准。

同时,康熙在“平”的过程中,为集中兵力剿灭吴三桂,曾下令停撤耿精忠尚之信二藩。处死吴三桂在京子孙时,耿精忠诸弟在京“照旧宽容”。这既是策略,又显然是对自己做出的决定的修正,哪怕是暂时的。

远的不说,宋太祖赵匡胤“杯酒释兵权”是后来历朝帝王的必修课。康熙岂能不知。但在朝廷大臣多数人不赞成立即撤藩的情况拍板定夺。我想,他若此时年长十岁,就不大可能如此急于做出决定。毕竟吴三桂已是六十多岁的人,你还不到二十岁。再熬几年,还愁他不老迈年高天不假人?用白话说:熬也熬死他,余下的事就好办了。在这点上,康熙甚至该向吕后、武则天学习,大权在握,还算计不过一个藩王?

如果不撤藩,吴三桂会反吗?有评论说不会。他都那个年龄了,他想的就是儿孙继续当那个地方的王。但不撤藩就可以保和平吗?显然又不能。第一批藩王不反,下一批总有闹事的。从这一点讲,康熙做得又对,早撤晚撤早晚要撤,不如就在自己手里解决了。然一国之君皆在自已的治下,倘若不用打仗就解决这个难题,岂不是更好。只是,事情都赶到那了,不打也不行了,就只能打。

康熙建避暑山庄时49岁,那时他已度过了几个艰难的时段。撤三藩、平三藩,是他最难的也最建功立业的时段。火神庙高台上的铜像,你可有灵,你可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