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日看电视,见明星子女轮番登场,大打父母名声之牌,以夺人眼球。一香港男孩先说他爸都跟谁熟,活的有成龙周星驰林青霞等一干大腕,死的有张国荣梅艳芳几多魂灵。叨咕半天,又说要想知道他爸是谁,还得听他讲首歌,然后就唱,唱好几遍,再回到他那个迟迟不肯报出名姓的爸爸是谁,是谁——广告又登场了!

   但我也知道他爸是谁了?是“磨叽”。正常人说话办事讲究嘎巴齐脆,“星二代”说个他爸就拉磨似的转悠这半天,将来“星三代”要是说到明星爷爷,兴许得把台上台下的观众憋个半死。

当然,这肯定是编导者精心编排的,并非孩子本意,也真真难为了他们。现今许多电视节目成心拖拖拉拉不好好说话,其实就是没有什么干货,水份太多。而这等变着法子让星二代们吆喝,研其出处,与早年打地摊变小戏法大有联系:

   我小时没少见:在空地上摊块红布,上面放个小木箱或碗呀盆呀,吆喝一阵,又变些小搬运之类的常见戏法。一旦围观的多了,就喊要变一个大的,比如在这箱里变出多少多少手表,一旦变出来,就白送给大家。天下哪有这等好事!都瞪圆眼催他快变,想得块表。他就变,开箱,却是一箱膏药。众人起哄,他说变差了再变。把膏药拿出,盖箱,说变金属手表需要时间一些,趁这机会,先说说这膏药吧,就说开来。他轻车熟路,滔滔不绝,把膏药说成仙药。再耍手段,白送几贴引人上钩,再打折,总之是有办法让人买,到最后都抢着买,卖光了,收摊走人。至于手表,多数人都忘了,他自己则跟压根没那回事一样。

    鲁迅在他的《现代史》里写街头变戏法的:“这回是将一个孩子装进小口的坛子里面去,只见一条小辫子,要他再出来,又收钱。收足以后,不知怎么一来,大人用尖刀将孩子刺死了,盖上被单,直挺挺躺着,要他活过来,又要钱……待到数目和预料的差不多,他们就捡起钱来,收拾家伙,死孩子也自己爬起来,一同走掉了。”

    明星本来受人喜爱和敬重,但在这里成了手表和被单下的孩子。明星子女渴望出名,借助手表等想赢得展现自己的机会,但未见得心想事成。生在一个搞艺术的家庭,父母是明星,子女三生有幸。耳濡目染,对他日后成长影响也很大。但莫忘还有老话:“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人生有进取,重要的还在于自己的努力奋斗。

    作为媒体和舆论,从爱护新人成长出发,本该应多向后者引导,而不该为了收视率和广告,专门搞出些以亮老子比父母为噱头的节目来。这样,其实也是对这些孩子的伤害——有一天他们在艺术上有所成就,没准儿会背上“他是靠明星父母起来”的包袱,反倒自找了一个甩之不去的烦恼。

    好样的明星二代,要想出人头地,还是少提父母大人名讳为高。君不见,有的明星父母亲自带子女杀上阵前,宁愿自己掉份,只想孩子早出名,结果呢?不光子女没立竿见影产生影响,连父母在观众心中都减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