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德作为历史文化名城,自然风光秀丽,名胜古迹荟萃。经清朝康、雍、乾三代王朝,历时89年营造而成,气势磅礴的寺庙,建筑精湛、风格各异。在这里,可以瞻仰西藏布达拉宫的气势;浏览日喀则扎什伦布寺的雄奇;领略山西五台山殊像寺的风采;欣睹新疆伊犁固尔扎庙的身影,还可看到世界最大的木制佛像——— 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        承德对这些历史文化资源虽然进行充分整合,逐步打造出了皇家文化、佛教文化、民族民俗文化、生态文化、丹霞地貌文化五大知名文化品牌,但是最重要的一个品牌,没有提到,那就是中医药文化。在人们的头脑中习惯的把中医药称为技术,用这些技术诊疗疾病,服务于人民;其实中医药不能简单的是一种技术,而是文化。中医药文化作为我国优秀的瑰宝,蕴含着人文科学和哲学思想,是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是向世界推广中国文化的重要载体,我市又是全国重点中医市,应该建立中医药文化博物馆,可以通过这个载体的介质,能让世界有进步了解承德地方优秀的中医药文化历史,对增进国内外了解承德具有很大的意义。      一、中医药古籍的保留      承德人民在长期与疾病做斗争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独特的理论,它们是植根于民族传统文化土壤的医学,包含着很深的民族传统底蕴,中医药在承德的发展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积淀,中医药在承德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群众基础,人民群众喜爱中医药、信赖中医药,更需要中医药,中医药为保护承德人民的身体健康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数百年来许多中医药文物散在承德市各个区县,包括各种书籍、药店的药物配本,制药炮制工具,治疗及针灸器具、药物的特出炮制方法,以及地方中草药的采集。他们都反映了中医药文化发展进程和丰富的内涵,是中医药历史的凝练,这些珍贵文物所需要向世人展示,以弘扬中国优秀的历史文化,展示传统医学成就,继发人们的民族自豪感和对中医药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二、建立叫人们了解中医药文化的场所       人们需要一个系统的了中医药文化的场所,这是推动民族文化发展的需要,努力挖掘历史名医的学术思想。目前我市没有一处比较客观、真实、全面地反映中医药悠久历史、发展过程及现状的场所。通过中医药博物馆的建立,能使人民群众更进一步了解祖国医学的博大精深,进一步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同时,博物馆的建立也是正规严谨的科普场所,开展中医药知识的普及,举办中医药知识大讲坛,有了这个机构能更好的对广大民众传播中医药文化知识,在一定程度上转变某些人对中医的偏见,所谓偏见就是人们不理解,不了解,当人们了解了,我们用中医药的的朴素辩证法说服了他们,他们也就不会有了偏见。进而促进了中医药的发展,因此建议承德市尽快建立一座有自己特色的博物馆,来系统整理、保留祖国医学的珍贵文物。       三、努力整理历代承德名医的学术思想和学术经验       承德市历史上有很多名医出现,但是没有注意他们的学术思想整理,即便是他们的平生也无人知道,这是多么遗憾的事情啊,建国以来他们是中医队伍的主要力量,他们的学术思想没有形成中医的继承文字记载,他们的经验很多没有保存下来,如:宣统年间大生堂药铺座堂中医张松舫的医术远近驰名,一道台之子,患小儿癫痫病,太医摇头,群医束手。张松舫为其切脉下药,医治痊愈,道台赠匾额一方,书刻“神功保赤”由此而名声大震。1955年至1960年韩宝岐、张若萍以《伤寒论》温病学说的辩证纲领,采用清热解毒,养阴豁痰,通关开窍等法则,5年内治疗45例“乙型脑炎”病人,治愈率70%,大大降低了死亡率。老中医盛子章研制的“三仙丹”、“清血搜毒丸”、“漱口灵”等秘方治疗梅毒功效很高,中医赵子玉重于补土,认为万物土中生,应用健运散主治消化不良、脾泻,疗效显著。中医尤广森以望指纹、望面目、望形体的诊断方法,诊治小儿麻诊、惊疯、疳疾、积滞、咳嗽等儿科常见疾病多能药到病除,中医鲁宝善专长妇科疾病,以当归四炭汤为主,治疗妇科痛经、崩漏等症。中医张乐平是张松舫的后代,他继承祖传治小儿癫痫秘痛方外,自拟经验方‘‘五毒黑烧药”治疗各种结核病、牛皮癣、慢性骨髓炎等症收到较好疗效。主任中医师任瑞文,在治疗慢性疾病方面享有很高的声誉,祖传“绿豆青蒿治疗腮腺炎”早在《国医砥柱》发表,主要从事中医理论教育和临床实践,师古而不泥古。等等他们的经验在继承上缺乏文字上的记载理论论的升华,更缺乏学术思想形成的整理。。      四、继承传统的中成药生产工艺      自清帝在承德建避暑山庄,当时宫廷太医院与民间药店就大量制作熟药,中药生产多采用传统工艺、手工作坊式的生产。公元1799年“同仁堂药店”在三道牌楼路北开业,制售120余种中成药,其后又有德仁堂、乐仁堂、宏达堂、天福堂等配制各种丸、散、膏、丹等达350余种,选料精良,配制工艺考究。新中国成立后,中成药生产从手工作坊中解放出来,承德市中药厂是河北省北方中药生产的龙头企业。1957年,该厂利用隆化县老中医盛子的祖传秘方,生产诊治已有数千年流行病史的梅毒病丸药“三仙丹”(以火硝、白矾、水银各若干,用砂锅或小铁锅炼制出来朱砂色的丹丸),清血搜毒丸(主要成份有血蝎花、广木香、丁香、青木香、儿茶、豆霜共研为细末,用苡芑仁煮出粘汁去渣,混为丸,另加麝香等),漱口灵(为服“三仙丹”后漱口用,清热解毒)。该药使用简便,疗效显著,疗程短,费用低,先后在内蒙、青海、新疆、甘肃、东北应用,治疗性病2.7万人,疗效百分之百,为全国根治性病做出了重大贡献,此秘方治疗梅毒蜚声国内外。80年代初我在承德市中药厂工作期间,曾经对此药进行开发,由于此药“三仙丹”含汞量高;清血搜毒丸中含有青木香,青木香中含有马兜铃酸,马兜铃酸是导致马兜铃酸肾病的主要物质,所以没有获得批准。在此期间承德市中药厂开发了以“腰痛宁”、“颈复康”为代表的新产品,都贯穿着特出的制剂工艺,已经申请为国家中药保护品种。中药饮片的遵古炮制、热河黄精的蒸制技术,腰痛宁中马钱子的炮制工艺、松花粉的破壁技术,热河黄芩中黄芩甙的提取工艺等等。这些都是宝贵的财富,都是在实践经验中总结出来的,应该加以保护。       五、对现有老中医学术思想的继承     新中国成立后,虽然对整理名老中医的学术思想的以重视,但是力度不够,由于经费原因,不注意学术思想的挖掘,仅仅搞某个疾病的临床观察,应用西医病名,中医治疗,或用某个成方对某个疾病的观察。实际上不属于中西医结合,那只叫中西医搀和,没有突出中医特色。有记载的老中医案,仅有《李桂森临床经验》是一个成型的记载,是当时承德地区行署卫生局和承德地区中医药学会积极配合的唯一产物,岳广仁同志在出版工作中,付出了很大的精力,为中医药的传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六、保护好承德的中药材资源      承德地处燕山山脉的中段和北段,这里土地湿润,土壤丰富,气候宜人,适合很多中药材生长,野生药材十分丰富,在这里生长的药材有500余种,是一个得天独厚的药物花园,春季药物芬芳,夏季山花烂漫,秋季果实累累。其中热河黄精、热河黄芩、北柴胡、北五味等20余种药材,属于道地药材,远销全国各地及东南亚地区,应加以保护。    鉴于以上。我呼吁政府有关部门对中医药文化的传播给予支持,建立中医药博物馆,恢复药王庙。保护继承好中医的炮制和古老制剂技术。保护好中药材资源。加大投入整理现有老中医的学术思想,把承德市老中医的经验继承下去。把承德的中医药文化传播到全国,乃至世界,真正打造承德文化历史名城。 本文已经发表在2011年8月27日热河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