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 山 行

——柳絮

  前两天,秋风在网上发了一个短消息,说是新疆准备恢复交河故城或高昌故城的原貌,以发展旅游事业。并且开玩笑地告诉大家那里的哈密瓜、葡萄干都让我吃光了,好吗!

初 步 印 象

  说起来那次我和秋风去新疆,是1991年的9月初,正是哈密瓜上市的季节。记的那是为了陪同我局的一个副局长,到新疆自治区的首府乌鲁木齐市,参加全国的一个企业联合会的年会。

  从小的时候就很想往新疆,刚上小学就会唱“我们新疆好地方呀,天山南北好牧场……”印象最深的就是新疆的小姑娘满头梳的都是小辫子,特别的漂亮!心想,啥时候咱也能去趟新疆那该有多美,哪么做梦去也行呀。

  新疆历史悠久,古称西域,在公元前60年西汉的时候就在此设立了“西域都护府”。 早就知道那里有通往欧亚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有喀什的香妃墓;吐鲁番的高昌、交河故城,火焰山、坎儿井和葡萄沟;拜城的克孜尔千佛洞;传说中的王母娘娘开“蟠桃会”的天池;白杨沟的飞湍瀑布;博格达雪峰的神奇等等名胜古迹和风景,使得中外人们都十分地向往。这次有幸梦想成真能到新疆看看,真的是梦寐以求,感到圆了自己的梦。

  98日的下午,我们在机场费了很大的周折才托机场内部的人买到晚间11点多的机票,其中的一张还是飞机最后边的小翻板坐椅,秋风高姿态,主动到那里去受委屈。当时托人办事真是难呀!(不高兴的事就不说了,不管怎么难,能飞走就比什么都高兴,目的是去新疆)

  图—154型(苏)飞机起飞后一直往西,经过大约3个小时的飞行到了乌鲁木齐机场,一看机场内的时间才12点多,不会只飞了一个小时吧?接站的同志告诉说,他们这里使用的是乌鲁木齐时间,与北京时间整整差了两个小时的时差。

  真的有点不习惯,早晨6点醒来,那里才是4点,再睡还睡不着;自己戴的手表10点了,人家才开始上班;到了晚上,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节目到点不播,等到晚上9点(北京时间)才进行转播,你说有没有意思?别扭!没办法,只好把自己手表的时间调整过来啦,与时俱进吗。

  两天的会议。在会议期间,组织我们参观了乌鲁木齐市中心的“新疆人民会堂”。它的建筑格局和规模当时可以和北京的“人民大会堂”不相上下;宽宽的广场,高高的台阶,四周围都是由柱子包装的方形建筑,内有能容纳上千人的大会堂,围绕会堂的是十几个州按自己特点装饰的会议厅,富丽堂皇。我们走在里面,有一种参观北京大会堂一样的感觉。

  乌市的建筑很有特色,我记得我和秋风在参观完会堂之后,在友好路上有一家友好商场,楼房有六层(那会乌市也没有太高的建筑),我们进去后,从一楼开始,慢慢地看着走,走一段,不经意地就上几磴台阶,就这样,我们根本就没有感觉到上楼,就到了六楼的顶层,你是在不知不觉的浏览中就到了楼顶,还不觉得累。秋风说,这种螺旋式的建筑真的不错。给我们留下一个很深的印象,一直到现在我也没有再遇到第二个这样的建筑。

  两天的会议结束了,按照大会的安排开始进行旅游观光。

第 一 天(11日)

  早饭后,100多名代表分别乘坐45辆大巴士,向乌鲁木齐西北方向的昌吉市进发,听会议组织人员说是去参观建设兵团的一个“八一湖”和当年国家领导人王震同志住过的地方和他的别墅。

  当年新疆刚刚解放的时候,国家为了稳定和建设好新疆,委派王震同志率领大军进疆,平定叛乱,镇压反革命,为保卫祖国的边陲做出了积极地贡献。当地人提起王震,都说厉害的很!有的老百姓就说:“那个时候,真是天不怕,地不怕,就怕“胡子”(当地人叫王震为王胡子)把枪架”甚至有的老太太吓唬小孩都这样说:“别哭了!再哭‘胡子’就来了”小孩就不哭了。就好象我们北方人吓唬孩子时说的:“别闹了,再闹老罴婆子(熊)来背你啦”完全相似。可想而知当初没有铁的手腕,稳定新疆是很困难的。

  那个时候新疆的许多城市,是在建设兵团的基础上建制起来的,大部分还保持部队的编制。昌吉市的市长,也是某兵团的师长(不知道现在改革没有)。对于我们的到来给予了热烈的欢迎。

  我们先参观了王震同志的别墅,一个二层的小楼,当时看还有点现代。如果和现在的别墅规格比,可差远了,用通俗的话说就是不够档次。

  既然千里迢迢的来了,总要留点纪念吧。在别墅前留个影,然后就去了“八一湖”。实际就是一个水库。为了改造戈壁沙滩,兵团战士用几年的时间修起了较大的水库,用来灌溉下游开垦的荒地,使之变为绿洲。

  水库的面积很大,大坝上有石阶通到水边,库里有游艇,有小船,没什么特殊的地方,我们转了一圈就没什么兴趣了。晚上在会议下榻的宾馆为大会代表举办了舞会,到了新疆,当然要由维吾尔姑娘陪你跳,可惜,秋风我们俩没参加,遗憾!

   第 二 天(12日)

  早饭时大会组织者告诉大家今天去“天池”。顾名思义,天上水池的意思呗。

  我很有幸,会议的第二天,廊坊的梁局长因为有急事需要提前回京,他邀上我,让我陪他上天池给他拍点照片。乌鲁木齐局就派了一台卧车,先睹为快了。

  开车的司机是个山东籍的小伙子,是当兵转业留在了乌鲁木齐市的。一路上小伙子兼作导游员,讲的头头是道,他还有趣的告诉我们,真正的维吾尔族人,都有腋臭(臭胳肢窝),离他们近了味道很不好闻,尤其是女孩子,跳舞的时候忘了喷香水,一转圈味就出来了。如果你没有腋臭,他们还不承认你是维吾尔族人。你说有没有意思?

  听完我和梁局长哈哈地笑,小伙子还很正经地说,我不骗你的,是真的!可我们只能是一笑了之。

  当时的路况很不好,又赶上了修路,堵车又浪费了许多的时间。沿途的风景很漂亮,加上小伙子的风趣,倒也没感到劳累和扫兴。

  在山的半腰,路边的草地上有许多的毡房,其中有一个离公路很近的毡房外面有一个老年妇女正在挤牛奶,一头小牛在一边撒欢。我们停下车,走到毡房旁边,和挤奶的老人打招呼,她也说着很生硬的汉话回答我们,再不懂的,就由司机做翻译。她告诉我们她家的男人们都去放牧了,家里只有一个小孙子和她在一起。我们这才看到毡房的门口坐着一个很小的小孩,长得很俊,两只大眼睛疑惑地看着我们,也不和你说话,怀里搂着一只小狗,很有意思,我就不失时机地留在了我的相机里。

  我们征得老人的同意,走进她们的毡房,我刚把一只脚迈进去,一股很膻的味道使我倒退了一下,出于礼貌,还是憋了一口气进去了,还不错,当时没“直播”。听司机说,有时候他们都受不了的。

  毡房内的摆设很简单,地上铺的、墙上挂的都是地毯和挂毯,有几个箱子摆在里面,毡房的顶上有一个圆圆的天窗,用来透光线,里面倒也不显的黑暗。

  我们告辞了老人家后,就去了大天池,并且坐游艇还转了一圈(船票还留着呢)。

  今天我是仅隔了一天又第二次上天池,是不是很美?

  天池位于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阜康市境内的天山博格达峰的山腰,是著名的旅游胜地。湖面的海拔为1980米呈宝葫芦形,通长3400米,最宽处1500米;面积大约有3平方公里多,最深的地方有105米,在地质学上属冰碛湖。

  这里群山环抱一潭碧水,博格达雪峰倒映在池水中,湖光山色,浑然一体。远处的博格达峰资料介绍,海拔5445米,为天山第二高峰。山上积雪常年不化,世称“雪海”。我们在天池边遥望,三峰并立,白雪皑皑,高耸云霄,极为壮观。池水两边满山云杉叠嶂,郁郁葱葱,一望无际,植被保护完好。林间花草丛生,山坡毡房点缀,羊群云游,整个景区错落有致,浓淡相宜,如诗如画。

  听导游讲:天池古称“瑶池”,相传三千年前周穆王西游,与西王母娘娘曾在此宴乐。在《穆天子传》中据说还有西王母再约会之歌,说“白云在天,山川间之,将子无死,尚能复来”。只不过是传说,有谁见过西王母娘娘啥样呀?只能说明这里的景色好,连神仙都喜欢罢了。

  我们的大巴士停在天池下面的停车场,往上还要走一段路才能到天池的边上。在来的路上,公路两边还有两处景点,那就是东小天池和西小天池,因为很小,没停车,导游就告诉了一下位置。我们第一次来的时候是开了眼的。

  上山的路两边有许多的小摊,卖什么的都有,雪莲、哈密瓜,还有卖马奶茶的,秋风他们好奇,只见过牛羊的,没听说还有马奶茶的,买点尝尝吧,结果怎么着,不好喝!扔了。

  天池的水面很大,湖水清澈的发蓝,湖边有游艇码头,不贵,每人五元钱,现在还不要你五十元?我们沿着天池的边上,往里面走,路上有许多的马拉车在招揽游客,我们为了游览,就没坐。当时和我们一起走的还有南京局企协的老季等。

  我们穿过高挺的云杉密林,到了水上餐厅和水上码头,吃完午餐后,我和秋风在湖边转悠,湖水特别的凉,手不能长时间放在水里,往水里看,根本就没有什么生物,鱼更谈不上生存了。因为它是从雪山上直接流下来的溶水。可是四川的九寨沟就奇怪了,同样是雪山溶水,湖里却有大量的无鳞鱼,你说怪不怪?

  山坡上修建了许多的供游客休息的小鸳鸯房,只能住两个人,我想住的人不会太多的,大部分当天就可以回到乌鲁木齐,除非有和西王母那样想约会的人才住。

  天池的四周还有许多的景点,我和秋风觉得也没有什么意思,还没有我们承德的湖好呢,算了,打马回城吧,明天可能比今天还要累呢。

    晚饭后,(参照事后秋风的帖子:)柳絮平素酷爱食牛羊肉(瞎说!从来就不吃肉!!!),一听新疆有差事,蹦着高的喊:谁不让俺支援边疆,俺就跟他急,呜!呜呜呜呜~~~~

    新疆真是个好地方,看来LX这小子早有所了解,久谋已蓄啊!乌鲁木齐大街上的餐厅,可能约九十九分之百分百(接近百分百)都是伊斯兰风味,就连接待俺们的乌局宾馆也是清真系列,味道好极啦!LX是如羊得狼,恨得咬牙切齿!坐到餐桌上就GOUGOU不着还站起来,还说对不起,俺在家就GOU耶(气死我了!)。

晚上几位同事相约去烧烤一条街转游,LX自然同往。到了那里一看,真是壮观那!几近半公里长的一条街,烟火燎绕,林林总总,数百个烤羊肉串的,个个正宗,香味诱鼻。俺侧面观察了一下,同伴们都在偷偷地咽口水。最先忍不住的北京朋友一下要了几十串儿,俺们便帮着吃。还没进行完,又一位续订了几十支!

几位港澳模样的女士也全然不顾什末斯文不斯文了,甩开腮帮子就大吃大嚼起来,还约佩斯弟弟样的羊肉串儿老板,新疆小伙合影留念。

不知买了几次,也不知吃了多少,反正一个个都顶到了嗓子眼儿!才想起半天没见LX了,难道这小子称大家不注意......

回来的路上,大约快走出羊肉串儿一条街了,才见LX在那等俺们。问他为什么在这儿,他说,俺一见羊肉串就不GOU,怕一旦吃起来就搂不住!留着银子给套袖买礼物呢。

 

   第 三 天(13日)

  (1)柴窝堡的磨难

  因为今天的景点多,早早吃完早餐,六点就出发了,天还很黑。我和秋风犯了一个极大的错误:听说去吐鲁番,那里一定很热,就没有穿长袖的衣服,忘了那句话了:“早穿皮,午穿纱,晚搂火盆吃西瓜”的告戒。秋风说穿点长袖的吧,我就说没必要,在车上怎么会冷?结果怎么着,刚刚出了乌鲁木齐市,就冷的有点受不了了,身上的皮肤不知道怎么回事,变成了鸡皮。等来到柴窝堡风力发电场的时候,别人都下去参观,而我们俩却冻的下不了车了。那可是真冷呀,总算尝到新疆冷的滋味啦,乖乖,赶紧下车往屋里跑吧!

  这里是全国最大的风力发电场,公路的两边是一大片有上百台风力发电机,每台都由三片20米长巨大的叶片被凛厉的寒风催动着旋转,什么东西多了,放在一起就十分的好看和壮观。这时候天才刚刚放亮,正是冻的小鬼都呲牙的时刻。以后你们谁到新疆,千万要有自己的主意——多穿点,我是冻怕了。

  (2)达板城的凄凉

  重新上车,听说前面就到达板城了,能看到美丽的姑娘,秋风来劲了,你再问他还冷不?他保证说暖和!

  《达板城的姑娘》这首歌曲,在王乐宾的笔下,塑造了一个美丽无比的姑娘形象,迷恋了多少代好小伙想到这里来找心上人呀:“……达板城的姑娘辫子长,两只眼睛黑又亮。你要是嫁人不要嫁给别人,一定要嫁给……”,好吗,谁都惦记上了。今天我们的秋风小伙来了,能不能嫁给他?我做媒。

  前面出现了一片绿洲,导游说要到达板城了!你瞧,大家都从车窗往外看,好想自己第一个看到达板城的好姑娘而感到荣幸。你猜咋着,太让人……

  车停在城中间的一处象市场样的建筑物前,大家都下了车,路两边都是用土坯盖的房子,没有一处象样的建筑,整个街道基本没见到有什么人,只有几声驴和狗的叫声,一看就给人一种凄凉、贫穷的感觉,根本就没见到什么梳小辫的姑娘,是不是真的“拿着你的嫁妆,带着你的妹妹,赶着那马车……”去找富裕的地方出嫁了?达板城,我辛酸地低下头,回到了车厢。不知道现在的高速路修通后,变成了什么样?

  我们的车驶出了天山余脉之后,进入了茫茫的大戈壁。原来没见过戈壁是什么样子,就以为是沙漠。现在可知道了,遍地都是鹅卵石掺沙子,寸草不生,在太阳的暴晒下,远远地看去,地平面上象着了没有火焰的火,使远处的电线杆和车辆都变了形,扭曲着,我相信,戈壁滩上能烙大饼并不是瞎话。

  这下子可不冷了,车厢里的气温在逐渐地上升,空气显的十分的燥热。远处出现的绿洲让人感到十分的舒服,好象凉快了许多。那里就是有名的火州——吐鲁番市。

  (3)火焰山的神奇

  我们没有进入市区,直接从吐鲁番市的北边公路去了有名的“火焰山”。刚一下车,一股热浪扑来,身上立时就是一身的汉,真是名副其实。

  火焰山位于吐鲁番盆地的北缘,古时称赤石山。火焰山脉呈东西走向,资料记载:它东起鄯善县兰干流沙河,西止吐鲁番桃儿沟,长100公里,最宽处达10公里。火焰山穷山秃岭,寸草不生,每到盛夏,烈日当空,地气蒸腾,焰云缭绕,形如飞腾的火龙,十分壮观,连山的形状都象红色的火苗。

  下了车,我们顺着山沟里的土路往里走,满目都是荒山秃岭,见不到一棵树,你就别想找乘凉的地方,太阳怎么晒,你就怎么挨。那个时候还没有什么矿泉水之类的饮料,口渴了,也只能喝汽水。真盼望着下点小雨,哪么有点云彩也好。可是抬头看看,只有太阳!

  整个的山谷里为了开发旅游,仿照电视剧《西游记》里的情景修建了许多的景点,很粗糙,都是用土坯和泥塑造的佛像和人物。

  穿过“西州天圣园”,我们来到了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群塑前,是用汉白玉石头雕塑的,只见孙悟空在前面腾云驾雾,肩扛芭蕉扇,一只手遮着阳光(他也怕热),后面唐僧带领着猪八戒、沙僧,牵着白龙马,慢步徐行。群塑形态生动,表情逼真,在后面的火焰山和沙梁的衬托下,很有一番神奇的意境。

  在这里照相的人很多,我和秋风抓时机也抢拍了几张留影。遗憾的是,本来属于自由世界的神通人物,却被人为地高高的铁栅栏团团地围住,形同囚犯,给大多的游客留下许多的遗憾。真是神仙也不自由呀!

  你还别说,就是在这样火热的地带还真有绿色存在。那就是在我们去的“柏孜克里克千佛洞”所在悬崖下面的河谷里,有那么很小的一小片绿洲,上面种植着树木和葡萄。还有一户人家住在里面,我们看到的时候,家里的男主人正在光着膀子,用筐往房上拉刚采摘下来的葡萄,准备晾葡萄干。据说挨近山崖的边上有一眼泉水,水量不大,可它却滋润了那小小的绿洲——证明了有水就有生命。

  柏孜克里克,维语“山腰”的意思。柏孜克里克千佛洞就坐落在火焰山中段木头沟河谷西岸的悬崖上。我们顺着长长的台阶下到佛窟的台地上,沿着有一里多地的悬崖上,共有洞窟83个,现存57个,其中有壁画的40多个,是吐鲁番现存石窟中洞窟最多、壁画内容最丰富的石窟群。

  它开凿于南北朝,一直到元朝这里一直是高昌地区的佛教中心。公元13世纪末,伊斯兰教传入新疆后,佛教渐衰,加上外国人的掠夺破坏,至今伤痕累累,几乎成了空洞。

  我们去的几个洞窟,至今还残留着前人为了保护佛教的壁画不被伊斯兰教破坏而用泥盖起来的痕迹,有的洞窟还留着用土坯封垒的残壁。真有点一山容不下二虎的感觉。

(  4) 交河故城寻古

  从火焰山出来,在去交河故城的路上,我们顺路去参观了新疆境内现存最大的古塔——苏公塔。

  这是一座造型新颖别致的伊斯兰教塔,建成于1778年,它是清朝名将吐鲁番郡王——额敏和卓的次子苏来曼为纪念父亲的功绩,表达对清朝的忠诚,自己出资建造的,因此叫苏公塔。

  该塔高44米,基部直径有10米,上小下大呈圆柱形,不注意还以为是个高高的烟囱。塔内有旋梯可到塔顶,上面有了望室,四面有窗,北面可以看到火焰山和葡萄沟;西面可以看到吐鲁番市的民居。塔身系砖木结构,外部几何形图案有15种之多,是维吾尔族建筑的精华。我和秋风围着塔和旁边的清真寺转了一圈就出来了。交河故城在等待着我们。

  穿过吐鲁番市往西约10公里,有一片30米高的悬崖平台,交河故城就建立在那上边。它是在新疆干旱少雨的自然条件下才能够保存到今天的一座历史名城。前几年,和我们避暑山庄一块向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申报了世界遗产。

  为什么叫交河故城呢?我们的车队停靠在故城南门外的停车场,然后顺着一条用砖铺成的坡路,向城里走去。在坡的中央靠右立着一块很大的说明牌子,详细地介绍了交河故城的来历,秋风让我用照片把它留了下来:该古城座落在雅尔乃孜沟形状象一片柳叶形的台地上,它南北长1650米,东西最宽处约300米,因“河水分流绕城下”,象围绕着一条大海之中的船,又交汇在一起,故名交河故城。

  我们看到,城的四周均被深深的河谷所环绕,依土崖作长方形,无城垣,岸壁陡峭,惟有从南门可以与外界相通,真是易守难攻。资料记载,交河城最早系汉代车师人(也称姑师)所建,建筑年代距今约20002300年,是西域三十六国之一的“车师前部”的都城。唐代发展到鼎盛阶段。到了元代,由于蒙古西北诸王的叛乱,交河城毁于战火,这座唐代遗存古城由此而废弃了。虽然是土城,它可是世界上目前最大、最古老也是保存最好的土建筑,不然怎么会去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呢?

  我们穿过城门的遗址,沿着一条弯曲的大道往前走,两边都是高高的土墙,看不到两边的建筑,只有许多的街巷口和通道连着。

  走到城的中央时,一条笔直纵贯南北的子午大道展现在你的眼前,把古城分为了两半。这条道有将近400米长,3米宽,全部是用砖按人字形铺成,看样子砖不是原有的,是不是现代人为了开发旅游才铺上的也说不准。

  这条砖路一直通向城的最北端的一座很大的寺庙,我们看到这座佛教寺院保存的很好,能够看出由山门、大殿、塔、僧房、庭院、钟鼓楼、还有水井等,在城里它是最大和最高的砖瓦建筑,远远地就能看到它。

  我们离开大道,从巷道溜达到两边的民居和建筑里去浏览,故城中的断垣残壁鳞次栉比,非常的密集,房舍遗址高高低低,错落有致,巨大的寺庙、林立的佛塔,宽敞的衙署,毗邻的民居,以及弯曲幽深的里巷,都活生生地给游客勾画出一幅幅当年交河城兴盛繁荣的景象;那些散落在地上的陶器碎片,简陋的泥屋,狭窄的居室,以及汲水的深井,又不难使人想到古代老百姓艰苦生活的情景。走在里面,曲曲折折的,给人一种露天地道的感觉。

  在遗址,我们随处就可以拾到碎陶片,有大有小,种类也不一样。为了作纪念,我挑选了一块较大、红色,好象很原始那种粗糙的,盛水的陶罐残片,是系绳子部分的耳朵,有孔,一直到现在我都保留着。我忘了秋风是拣了一块什么样的了。

  站起身,掂量着这块残片,透过古城的断墙残壁望过去,灰蒙蒙的天已经是残阳如血。

  (5)葡萄沟的滋润

  从故城出来,我们又参观了一处新疆有名的地下水利灌溉工程——坎儿井。因时间关系,我就不多介绍给你们了,麻烦自己去查资料吧,省点时间赶紧去葡萄沟。

  葡萄沟隶属于吐鲁番市葡萄乡,种植葡萄的历史悠久,据《汉书.西域使》记载,早在两千多年前,西汉张骞出使西域,就发现这里种植葡萄,并将其引入了内地。

  它座落于吐鲁番市中心东北10公里。系火焰山西侧的一个峡谷,南北长8公里,沟谷狭长平缓。我们的车队进入葡萄沟之后,犹如进入了一个清新的世界:沟谷两岸悬崖对峙,崖壁陡峭,犹如一道屏障。沟内溪流环绕,水质纯净;溪流两侧,葡萄架遍布,葡萄藤层层叠叠,绿意葱葱。路的两边和沟的四周是茂密的钻天小白杨,花草果树点缀其间,农家村舍错落有致地排列在山坡上,好象是一处诺亚方舟,给人一种滋润的感觉!

  沿着白杨树林荫道,我们走进了葡萄园,迎面迎接我们的是一块高大的白石头,上面刻着当年彭真同志题写的“葡萄沟”三个大字。我们去的时候正是收获葡萄的好时候,你站在葡萄架下,左边、右边、头上都是葡萄,伸手就可以采摘,到处都是浅色的马奶子葡萄。这里的葡萄品种由于昼夜气候温差大,造成含糖量特别的高,果肉厚实,特别适合晾葡萄干。(没听说内地的葡萄可以晾干,因为含糖低,水分多,各地销售的肯定都是新疆的葡萄干)。

  好客的新疆朋友,在我们坐葡萄架下品尝珍品的时候,也不忘记请维吾尔族姑娘跳舞助兴,一曲“吐鲁番的葡萄熟了,阿娜尔罕的心儿醉了……”让我们也都醉了!不在这里买点正宗的葡萄干,还到何处?

  紧紧张张的几天过去了,当我们乘坐的飞机再次飞过天山山脉,我终于看到了皑皑白雪的雪峰在太阳照射下,象一条条的玉龙在腾飞!新疆,美丽的地方!天山,亚克西!

2002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