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塞北晴同天----承德行一~~九在此:

       7月27日,是我们到达承德的第三天。一早按原定计划,起床后我们各自整理好行装,风云、春雷、冬雪、柳絮都过来了,送我们去丰宁的依维柯车也到了,把钥匙交还给他们去退房,我们则还是去蒙古包大帷去用早餐。七点多,夏雨的车也来了,我们分乘二辆车直奔丰宁。

       丰宁满族自治县位于承德市西北部,地处燕山北麓和内蒙古高原南缘。我们的车在燕山山脉中穿行,那么多的山啊,它们雄奇、伟岸,沉默着、屹立着,气势磅礴,雄伟壮丽,在天边构画出逶迤蜿蜒的曲线,如同屏障。有着无文传统的山脉总是会唤起有文社会的巨大阐释欲,人们常常试图为那沉默着的种种找个说法,而且企图成为唯一正确的解释。然而山可不管这些,它们总是坦然地呈现着也同时沉默着。我想起雨果在“九三年”里有一段话,原文我记不得了,大意是:从高山和平原走出来的人,他们的性格是不一样的,地域会影响一个人的一生。我突然觉得,那些沉默坚实在大山,就如同生活中我们称之为“伟丈夫”的人,他们稳重、可靠、宽厚、坚强,有担当、负责任。当我们穿越在群山峻岭中时,我被大山的雄伟与坚固所震憾,如果真有山神,那么千万年来,冥冥中它一定有着杰出的智慧和深奥的思想,因为只有那些最伟大的事物才可以穿越时间!沧海桑田,群山永远保存着自己的荣光、庄严和神秘。

       终于到了丰宁,因其他原因,我们比原定时间晚了些,夏雨说,一切安排照旧,午饭晚点吃。丰宁博物馆的白馆长等在门口迎接我们,我们稍坐了一会儿,直接先去参观。这个博物馆有五楼,一楼是大厅,二楼是会议室和办公区,三楼是知青文物展,四楼是文物历史展,五楼是满族文化展。
我们这次主要是想看知青文物展,所以原先对四、五楼的展览也没怎么上心,可是当我们进去参观时,不禁大吃一惊,真没想到在丰宁这样的小城市竟然会有展品如此丰、质量如此高的展览,用“流连往返”来形容确实不为过。

承德行(十一)--知青文物馆:

还是先说说知青文物馆吧:

       向往和盼望很久。二年前,晓歌她们一行人从承德回来,听她们介绍并看了拍回来的DVD片子,就很感动,当我真正站在这个展馆里慢慢观看时,心里的那份感觉不知如何形容:感动、亲切、真实、震憾、冲动、回味……。我也曾看过几次知青的展览,有图片或者实物,但从没有这次让我如此感慨万分,展品不但丰富,而且精练,正如夏雨说的“办这个展览,没有办展览的经验固然不行,但没有知青经历也是办不好的。”真的,我参加过黑龙江知青馆筹划讨论会,会上几位智深的展览策划人所说的,什么馆多大面积,什么区域是几乘几面积等等,非常专业,我不知道真正展现在我们面前的会是什么样,只是今天,当我站在丰宁的知青文物展馆前,我能感觉到这个展览的“魂”!是的,这个展馆是有“魂”的,不用多讲,不用多问,你如果是个老知青,就一定会感觉到远去的岁月和你的对话,那些曾经的风霜雨雪、那些心底的甜酸苦辣、那些激情燃烧的岁月年华、那些年青伙伴的生动面容,都会一一在你眼前闪过……

       承德知青专题展”展室设在丰宁满族博物馆三楼,占用两个展室300平方米,展出实物和资料多达200多件。展示内容共分四大部分:“激情岁月”,“苦乐年华”,“深情回报”,“不应忘记”。

       这个展览构思于5年前。2000年,承德知青出版了回忆录《归忆青春》;2001年,在丰宁坝头树立“重绿碑”;2002年,建立承德知青网“热河泉边”。在承德知青公益活动总结会上,有人倡议应该组织一个知青专题展,这个倡议得到大家的支持。
       5月初,用实物和资料组织知青展览的事再次提到议事日程,先后进行了实物征集、设计、制作和布展工作。10多名知青们更是各负其责,利用业余时间投入到紧张的筹备工作当中。
       这个展览有三大亮点:定位准确、尊重史实、制作水准达到了一定水平。
实物部分有知青们珍藏至今的衣物、生活日用品、当年的报刊书籍、日记、书信、图片、农具,甚至有知青当年的定情信物绣荷包,还有许多原版照片,非常珍贵。这些文物真实表现了当年知青运动的浩大与细节。

承德行(十二)--知青屋:

“知青屋”逼真再现了当年知青的生活场景。

       迎面一对老旧的门扉,班驳的门柱上贴着当年知青表“忠心”的对联;一段残墙连接知青屋;土灶、铁锅、锅里还贴着一圈玉米面饼子,锅底横着树权的碗架,旧碗里一块没有啃完的咸菜疙瘩,灶里还有没有烧完的柴禾,这些场景仿佛告诉人们知青们马上就要收工回来…;土炕头上铺着旧苇席,席底有还被烘着的玉米粒;方形的炕桌上,旧油灯、茶缸,知青日记; 麻纸小窗户已被冷风吹破,两张1968年的报纸贴补在漏风处; 存放衣物、粮食的躺柜,柜上置一隔式小书架,有***选集、知青地图;墙头挂着大蒜、玉米种、辣椒串; 土墙上写满了幽默的话语:“哈哈,老何(何申)今天相对象去啦……,“快没吃的啦,赶快找队长要羊柴”、“今夜活见鬼啦,快去捉鬼”,(配着于文龙持刀驱鬼的漫画),“张连成出满工,挣了3600分”(一天10分)…… 我们这些从上海、石家庄来的老知青们,纷纷盘腿坐在展厅的炕头上说话、留影、唱歌,仿佛回到了阔别30多年前的“老家”。

续十二----知青屋里的老知青们:

      这个展览在设计时定位用实物,资料和部分场景再现表现当年的知青生活。制作精细的真实场景再现,感动了我们这些前来参观展览的老知青们,大家面对这么逼真和熟悉的场景,仿佛又回到了无数次在梦中出现过的境地。

      诉我们,墙上那个漫画组画,讲的就是在她身上发生过的真实事情:当年她因为太累,看书时睡着了,把煤油灯碰倒,煤油全洒在粮食上,那年她吃了大半年有煤油味的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