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桌上的体会

      大滩招待所的晚饭桌上,我与一桌女知识青年坐在一起,因平时还没有上网的习惯,与桌上的大姐姐们还是初次见面,但我内心很在呼这次相识的机缘,也很注意她们之中的交谈,我看着她们的脸上全带着沉稳、持重、憨厚、朴实和老练的成熟、透过这些我也看出她们在青春年少时期爱动爱笑的活波与浪漫,瞧,她们现在的神情谈吐,对人对物依然是那么有光彩有热情,有激昂。活力根本没有与时间的岁月一起流逝,也没有让时间把青春的激情完全吞噬掉,还强烈的带有一种超出一般人的精神活力,健康的本钱使她们每个人的晚餐大开胃口......

     晚餐一直在热烈畅谈和谐的气氛中进行,在加点远方热心战友给带来的好酒,更增添了进餐的逸趣的浓烈,要说的话语更多,相互探问战友的近况,都透射出心中的那扯不断的战友情。
脸上没有伤感与悲哀,全是满足与知乐的笑。这时服务员端上一盘莜面条,桌子上一名女知青看见后,似乎触动了
40年前下乡的意象,说:

      下乡那会吃这个已经吃腻味了,见了就想吐。

     我听后马上能体会到当时的那种生活艰苦的日子,一样食物吃上一月半年一定会把人的胃肠吃腻,何况是年年如此。按着窝吃呢,怎么能不把人吃得要吐呢?在那个物资食品匮乏的日子里,商品严格控制私人交易的年代,农民全靠自己单一的产量过日,想交换粮食或换样吃很难很难,即使手中有钱也难买到想吃的细粮。这些小青年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常年吃着自己产的莜面,吃了这顿,还有下顿等着,怎能不把肠胃吃坏呢?见了就想吐,很自然。可饿急了还要硬着头皮吃,不吃站着打晃,干不了活更惨。生活关闯过去后还得过劳动观。我此时联想着,体会着,又见这位女青年说道:

     可回到城市,现在最想吃的还是这个。

     我品味着这句话,确实是骨子里打下的烙印最深刻,连味觉几年的根深蒂固,一贯了的一旦停断些年,生命里缺少的,想要补充的,还是这个。

     此时又一名女知青说:别看那时常年吃莜面实在腻味的难下咽,可把我胃病吃好了。

我听着,想着,知青战友的亲身经历竟然把我的思绪引领到了37年前,我个人下乡时也有这种经历,还完全充当过“傻子”......

                     “傻子”精神

19753月我下乡插队的第一年,整整吃了一年的棒子面大窝头,可以说顿顿、
天天的吃玉米面窝头,没有换过样,连青菜也没的吃,每天大食堂里就煮一寸多长的白菜段,收工早的能多捞上几片白菜吃,晚收工的只能喝白菜汤。我每天打饭总是比一般青年晚,有时候食堂关了门,到我打饭的时候锅上只飘浮着几片,全是白菜汤。我经常是啃着窝头喝白菜汤下咽。再清苦当时也要用高标准严要求履行下乡前要做一名吃得苦受起累的革命青年,宁肯一条心思,跟苦行僧似的按着窝的吃食堂,也不请假回家改善生活,5角钱的车费也不肯离开自己认为的火热战场,哪怕再吃苦受累也甘心情愿。怀着尽早百炼成钢的单纯苦练。可人身是肉长的,身体不是钢铁,劳动强度的超负荷,在我苦战死守四个月后,实在挺不住了,想家的强烈欲望击退了要再坚持的愿望,把几次下决心向队长请假回家的意愿化作了实际,从地里向队长请了假,便马不停蹄的往班车站赶,连宿舍都没进,恨不得一步跨进家门。

家,在这个时候才真正意义上的需要和彻底的理解。就是安慰窝,调节器,释放屋,平衡器,静心丸,充气筒,力量源.......

 当我跨进家的大门的那一刻,因想而出现的那些躁动不安、心空得发慌比吃药还快的立马平静、安心、充实、放松,仗义的象崇儿似的接受妈妈爸爸的盛大款待。

爸爸挎着篮子去买菜割肉,妈妈给蒸白白的大米饭,眼看着热腾腾的大米饭和粉条炖肉端上桌子,还没等让,便不客气地坐在一旁闷头往死吃,连回答爸爸妈妈的问话的工夫都等不急,只点头应着,一碗四碗的吃,加上一大盆粉条炖肉全下了肚子,按理说该饱了,可奇怪的是一气吃了这么多,肚子还一点不撑,眼看一锅的大米饭几乎全让我吃了,最后吃的连我自己也不好意思再吃,只好在父母跟前撒谎说吃饱了......


爸爸妈妈看后理解的说:

你这几个月没有油水吃,老吃棒子面,把胃肠吃宽了。

我点头,说:吃的棒子面把我的嗓子都吃哈喇了。

妈妈说:在家多住几天给你补补。

    我抹下油嘴的那一刻,感知到我五脏六腑全安静了下来,我的思想又开始变得活跃与清晰,我看着妈妈爸爸身体健康,放心地点着头,内心却说,我只住两三天便回到我的那个火热阵地。

 得到两三天营养补充的我,觉得够了,思想一点都没有想安逸多住几天的意思,便坚决按我自己的意愿,动身回农村青年点去。成家的大姐看我清苦,给我拿了一小袋有5斤的大米,让我到农村自己做点小灶,可说出天花,我就是不要。我不犯自由主义,坚决不开小灶。

气的姐姐直摇头,看着我坐上班车。

我回到下乡的青年点,一扎就是几个月,非得到想家恨不能要插翅飞回的思渴才肯......

青春啊,就是如此的诚实,忠厚老实的跟着革命的口号、苛刻着自己,放着舒适、富足的生活不过,偏找着去吃苦受累。现在的年轻人看后可能觉得不可思议,肯定视为傻子!

     是的,如此的傻子在当时的年代太多太多,是管有理想、有志气、有追求的热血青年,谁不是这样的严格要求自己的呢?非要把自己炼成一块好钢不可。为远大的目标,始终如一的在坚持和操守着自己美丽光辉的信仰,迎着困难上,生活的苦不在话下....我想到这,又看同桌的各位大姐姐们,为她们的青春有痕而荣幸。现在她们都做了奶奶、姥姥,时代的变迁与变动,身份的转换与工作的变换,生活的落差,没有击垮她们的斗志和做人的根本,也没有改变她们对生活的热爱成分与执著,
全依赖青春吃过大苦受过大累的经历,锤打造就了她们百折不弯的坚强性格和意志。哪怕有眼泪,也是迎着困难乐观向上。她们如此的坚定思想与意志力量是令人感佩不已啊。

                          以往无贵贱

      我正回忆、品味,男知青老大哥走过来敬酒,看着姐妹各个满心欢喜,便把盏互敬,愉快之余谈起话资,从中使我了解了在座的和邻桌的老知青年家世的来历。原来干部子女不少,还有大干部的子女。这真令人感到宽慰和景仰。以往相识我的都夸我是老红军的女儿,还带头下乡。但每次听到这样的赞美,我没有什么特殊的感觉,没有觉得自己出身的与众不同,因那个年代家庭生活水平基本是一样的,吃的穿的用的全一样水平,该要票买的无票也买不来。想多穿一尺布少一寸也不卖。布票、粮票全按人头发。特殊不了的。在当时那个年代专讲为人民服务,不讲个人主义,更不允许私心,社会分配制度的公平,不允许权利谋私和和特权。别看我父亲是老红军,
但父亲的严格要求与不占公家一分钱作为个人的行动准则,生活跟其他百姓家是一样的。我们做子女的更没有特权可用。所以,我下乡除了自己主动报的名,父母支持,没有什么政策可以分配的待遇特许。

     
我我参加这次活动,看到的和听到的,接触到的干部子女,尤其是当时市级的高官子女,他们(她们)做官的父亲均没有利用权力和使用自己手中的权力谋私、走后门,照样把自己宝贝儿子、女儿送到远离千里之外的偏僻农村插队落户,与其他百姓的孩子吃一锅饭,睡一铺炕,使一盏煤油灯,干的是一样体力活,没有一点的特殊和官家子女的架子,承担和继续发扬为人民服务、全心全意的美德品质和高尚精神,受到同壕战友的尊敬与赞佩。这种干部子女艰苦耐劳的作风使得同在一屋檐下的知识青年在思想感情上没有了差距感,也没有权势的压力感,更没有贫富的距离感,便谁都不会勾引出自卑,也激奋不出不公的愤怒感,全安心塌实地埋头肯干的朴素、忠诚、彼此团结奋斗始终占据着上风。

     这是一个多么同舟共济的时代啊,又是一个多么容易相处的时期啊,还是一个多么令人欢欣鼓舞使人难以忘怀的和谐的年代啊。当时物质虽然贫乏,可思想的丰富与追求永无止境。现在想到以往无贵贱的大氛围,真是令人羡慕与追求再造.......


烤全羊的香

     晚饭后是烤全羊,在招待所的大院子里的东头架起烤架,扒了皮的全羊经过烘烘的碳火一烤,滋滋拉拉往出冒油,散发出的羊肉的香,是在家体会不到的,简直进了胃肠,禁不住吧嗒嘴,忍不住的走向前伸手去撕块下来,塞在口里,哇,那个香啊......

烤全羊的农民和蔼的面孔,在夜幕完全降临的时候,已经把全羊烤了出来,专门等待老知青们享用,天气好心的作凉,滴着雨点,稀稀拉拉的,暖风已经变成冷风,知道冷热的老知青已经把稍微厚点衣服披上身,留着心眼早已经离开习以为常的饭桌,来到院子里东头烤全羊跟前,羊肉香诱惑已经把味觉逗引得等不急,干脆把平时的斯文破除,露象出好食美味的天性,赤膊上阵,一手拿着啤酒瓶子,一手伸出去抓住全羊大把的撕肉,塞一口烤羊肉喝一口酒,那叫香,真是味,再撕扯着肉块大嚼特吃起来,越吃越感觉那个的香,那个的味道纯正,在城市里这种美味已经有许久没有享受到如此纯正的肉香味道了。都说原汁原味,不受污染,不受填鸭式的喂养,散养自然放养的羊肉那才香。这话一点不假,千真万确啊......

我边吃边夸赞着,可就是在晚饭的时候没有留心眼,肚子没有留下更多的空隙,吃上几口,连啤酒也没有肚子装,看着手拿啤酒的大哥们潇洒特吃的摸样,很是庆幸他们的胃口、食量的可观。当下身体强壮是眼前人生最为重要的了。

年轻创业,老时享受,符合人生发展的规律,只要吃嘛嘛香,比腰装万金还强.......

     为了不吃过量,保持口香的持久,我退居后面,望注原野,一切植物、动物在夜幕下全沉静,安谧和隐退起来,把这个宁静的夜晚让给了这行曾经在这片土地洒下汗水的老知青们,以进行篝火舞会.......

 

  

                         大滩难忘夜

       大滩的田野里的招待所,灯光在润雨稀拉的晚上,可爱乖觉的星星月亮知道这行老知识青年到此,害羞的不肯露头,它们害羞什么呢?知错的它们认识到自己在40年前,总是以明亮的姿态闪烁着映照大地,没少让这些老知青趁着月光下地多劳作。那个年代星星月亮也迎和着时代的要求、勤勉出没,老想着让知青多干活,多洒下汗水。40年后,当它们看见老知青们又精神抖擞的回来,身强体健,成绩卓著,没有累垮,汗颜的便躲进云层里不肯露头......

    雨水慈祥,说老知青七月流火天气回来,长途跋涉不容易,可别中暑,起了同情心,愿意为老知青撒下雨露纳凉,好多喝些酒,多品尝点地方特产,好在夜幕全暗下来的时候,轻松的舞蹈歌唱......

     激情辽阔的草原之歌飘荡在天空大地的那瞬间,每个敏感的知青整个身心便与大地、天空融合了在一起,不仅享受着美妙的乐曲,内心还激烈的跳动着跃出美妙的歌声,想再活一把年轻的男女知青,自动地翩翩起舞,美,美妙的令人陶醉......

    润雨滴答滴答的,不肯让知识青年中暑,怜惜这些老知青,很贴人心的滴在知青的头上身上,柔媚得很,还体贴入微,轻巧的给按摩,顿时漾起内心的温柔,从心中涌出的歌声更美妙,旋律更动听.......

     在周围一切完全的暗淡下来之时,大地没有彻底的宁静下来,全被这天外之音乐唤醒了似的,把这沉静的夜晚搏动得很生气,大地上的生物、植物、动物全雀跃地迎声欢叫。连草原上的昆虫也开始滋滋拉拉的叫唤起来,蛐蛐蝈蝈不停的发出自己的鸣响,远处居住的狗吠着,马和羊摇动的头拔蹬着地要飞奔。多么久了没有这种欢快、轻松的相集的场面了,跳吧,歌唱吧......

                      发表时间:2010-8-12 17:36: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