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欣喜若狂地仰望神舟6号将航天员送上太空翱翔的时候,又禁不住低头沉思于我们所从事的医学。 医学不是纯科学,他只是人类情感或人性的一种表达。因此,他总是在其他科学的前拉后推下“爬行”。医学的发展、医生的技能远远滞后于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医疗服务也常常得不到满足和欣悦。对此使得医生从“纯粹的”的科学家的队伍中分离出来,并成为永远的落伍者,医学的特点是研究人类自身,而人类自身的未知数最多。况且,他不可以随便拆卸、随心取材,或者进行这样那样的试验。生命是神圣的,医学的宗旨恰恰是维护生命。

 

 

医学或医疗的突出特点,一是局限性,二是风险性。医学的局限性缘于认知的相对性和片面性,科学并不是“什么都知道”,科学只知道一部分,“包治百病”肯定是谎言。因此,对医学而言,我们对疾病的诊治也往往不能完全到位,所谓医疗并不总意味治愈某种疾病,多数情况意味着关怀、体恤和减轻病人痛苦。作为医生,作为病人或亲人都应该知道,医疗只是“有时是治愈,常常是帮助,由于这些特点,我们的医疗思想、服务思想就一定会好得多。

 

 

医学,特别是临床医学有很大的风险性,其包括诊断风险(可有创伤、有贻误)、用药风险(毒副作用)、手术风险(麻醉、出血、损伤、感染)等。不少情况下是由于病情复杂、医者对其认识不足、技术受阻,甚至意外。当然,医生个人的素质、技术、责任心以及医疗单位的总体水平、条件与管理也起重要作用,甚至是关键作用。因此,我们应极端热忱、极端负责任,时刻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特别是现今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建立。医生要将科学与人文交融,使我们有完备的知识基础、优秀的思想品质、有效的工作方法、和谐的相互关系及健康的身心状态,才能很好地完成医生神圣而艰难的使命。

 

 

医学的发展正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缩影。在经验教训总结的基础上,创造性思维的灵感火花照亮了驱除病魔的漫漫征程。所有的成功都是在无数次的失败中触类旁通的顿悟。在临床工作中就算是诊治一个常见病,由于发病原因、地理环境、气候条件以及年龄的差异,其处理方式都不可以照本宣科的千遍一律;因为人是活的,疾病也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不难看出,与医学相关的活动本身就充满创造性。需要实践者具备当机立断的勇气、细致入微的观察、严密周详的思维、卓有成效的组织。更何况医学工作的对象是人,形形色色千变万化的人;同时也是背负着伤痛困苦的弱势群体,这一群体包括病人及其家属。由于人类生活的共性以及疾病发生的必然性,在患者群的周边是范围更大的亚健康群体;同时健康与疾病又是一个随机的动态过程,因此,医学的对象是构成整个社会的基本单位--人。

 

有厚德仁心才谈得上悬壶济世。只有心怀仁慈,才能走进病人的物质与精神世界,才能得到患者的理解与支持;而后者是医家发现疾病变化、探索治疗方法的关键。客观上讲,是病人给予医生进行工作和成就事业的机会。医疗的过程,也就是医患互动的过程;是一种心灵交融,信任感召相互激励的过程。

 

一个医生,尤其是治疗许多伴有情绪和心理变化的慢性疾病的医生,要让患者对其服务态度和质量完全满意,实在不是一件容易做到的事情,当然也要付出全方位的努力。我的体会是:

 

一、善于倾听,不漏过病情的蛛丝马迹 好医生必须首先是一个心理医生,善于倾听和诱导患者将详细全面的发病与治疗过程叙述清楚,这是进行后续检查与治疗的基础。由于工作繁忙,很多医生没有给予患者足够的时间来描述他们的病情,或者对患者的叙述缺乏必要的引导,使很多重要线索被忽视了,失去了解患者既往病情与治疗经过的大好机会.

 

 

二、尊重患者,保守秘密 处处替患者着想、替患者保守秘密,这是对患者人格的尊重,也是获得患者信任的前提。患者对自己难以启齿的疾病可能存在很多错误观念,迫切需要医生了解“真正的”病因,甚至不能对亲人讲的话想对医生说,但同时又不愿意其他人知晓。医生应该理解,给以必要的隔离问诊,不要轻视患者。

 

 

  三、检查全面细致,手法轻柔,不盲从昂贵检查 盲目选择昂贵的检查方法不见得十分必要,也不理智,但基本的必要检查还是要完善的,是确定诊断的重要依据,最重要的是不要只做表面“文章”,要通过检查真正获得必要的信息。检查手法一定要轻柔,过重或过于粗暴的检查可以造成患者的明显不适,使其产生对检查的恐惧感,也会造成医源性损伤,加重患者的病情。

 

 

  四、知识丰富,态度严谨,充满自信但不夸大疗效  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能够使患者信服,又具有严谨的科学态度,不盲目夸大治疗效果。医生应该全面系统地分析患者产生症状的原因、造成以往治疗失败的可能因素、即将采取的治疗措施的依据和可能预期的效果及治疗效果不明显时必要的方案调整等,使患者对医生的知识与经验产生信任感,觉得医生能够治好自己的疾病,这对患者很重要。有些患者由于疾病的久治不愈及多方求治,购买并阅读了大量的专业书籍,专业知识相当丰富,经验不足的医生很可能被患者问倒,不知该如何回答,导致患者对医生没有信心、治疗不配合。同时,医生应避免说大话,盲目吹嘘治疗效果。

 

 

  五、重视健康教育,教给患者防病知识  医生在接诊患者时,尤其是接诊慢性疾病患者时,要向患者讲解必要的疾病防治相关知识,教给他们一些切实可行的生活技巧和常识等,使得患者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尽量克服对身体健康和疾病康复的不利因素。

 

 

  六、面对自己的“短板”,积极推荐更好的专家 肯承认自己也有不太擅长或缺乏足够经验的时候,推荐对治疗最有经验和疗效的专家,这是衡量一个医生胸襟气度的重要标准,当然也必然要反映出医生的眼界和知识面。术业有专攻,面对自己的“短板”,好的医生可以为患者“指出一条明路”,千万不要小看这样的一句话,它可以让患者少走许多弯路,而顺利地达到有效治疗疾病的彼岸。

 

 

  七、定期随访,追踪疗效,建立医患长期信任的关系 医生应该要求患者定期随诊。对于不能按时随诊的患者,医生应该主动随诊,这表明医生对患者病情的关注,可以令患者增强对医生的信任,并产生强烈的治愈疾病的愿望;随诊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治疗方案的疗效,通过分析,寻找出疑难疾病的最佳治疗方案;随诊还可以完善患者的病案,累积治疗经验,是科学研究和经验介绍与推广的重要基础。只有博文通史,才能纵横于自然与社会之间,把握人与社会发展的经纬,系民众的健康于一身。不为良相便为良医;可见自古以来医者即为国之栋梁。医界的大师永远不可能缺乏人文。

 

屈指算来,我做医生至今正好二十七年,做医学生时被教育要“做一个白求恩式”的医生,哪个时候老师就教育我们,你步入医学的殿堂,就要用自己的爱换取患者的爱,你付出的越多,你越受患者的爱戴,那你才不愧是合格的医生,在工作后我也是这样做的。作为医生绝对不能光看别人的荣耀和势力,就是在当前市场经济的时代,作为医生你也必须遵循这个原则,否则你绝对不是一名好医生。做一名好的医生必须是:

 

1.一个好医生应该具备一颗爱心,一颗怜悯的心,应该尊重生命、关爱生命,爱护病人;当病人将自己的生命和健康交付给一个素昧平生的人——医生的时候,做医生的应该有一颗感恩的心:感谢病人对医生这个职业的信任,对医生本人的信任。对能够救治的病人,应当尽全力救治,对不能够救治的病人,应当让他安详地、有尊严地度过余下的生命。

 

2.医生自己也是凡人,也不可避免有烦恼、困难以及生活、事业中的各种困扰,但医生应该有一颗健康的心,不要让这些困扰影响自己行医,更不要把自己的不良情绪传染给病人。当病人及家人提出不适当要求时,医生应该有海洋一样博大宽容的胸怀,设身处地为他们着想,以理解和同情的态度耐心听取他们的意见,并作出合理、适当的解释;对于提出不合理要求又无法说服的病人及家人,可以介绍给其他医生,要知道,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或许自己觉得无法说服的人,却在你的同行那里是非常合作的人。

 

3.一个好医生应该具备一颗负责任的心,每一个医生都应该记住,病人决不是实验室里的试管、烧瓶,在下处方、医嘱时,一定要慎之又慎。古人说,“用药如用刑”,又说,“庸医杀人不用刀”;我国著名的医学家孙思邈也说自己每下一个处方感觉都是“如履薄冰,如临深渊”。

 

4.一个好医生应该有渊博的学识和深厚的科学知识。知识越丰富,思路才越广阔,解决问题时的应对方法才越多。医生的功力有时是在医学之外的。

 

5.一个好医生应该有精湛的业务技术和丰富的临床经验,能够在疾病初现端倪的早期即做出正确的诊断,并给予适当的治疗,让病人在取得相同治疗效果的前提下,减少所担负的风险和成本。万万不能为了自己或医院小团体的经济利益,说服患者,乱检查,给用最昂贵的药物,我前几天看到北京的一个著名中医开的处方,药物不足几味,每副中药不到8圆钱,所以你的病情诊断对了,用药如用兵,战术对了你才出奇制胜。

 

6.做一个好医生,应该能够耐得住贫穷,耐得住寂寞;应该能够虚心学习同行的长处。在学校是老师就告诉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他的长处,要仔细观察,要看到他的不足也可能就是他的长处,我曾经跟随一个老师,他一生只用几个方剂,可以解决临床众多的病症,回忆起来那就是他的长处,也就是先生的独到之处,这些我们一定到把他继承下来,否则中医就要失传了。后继乏术依然存在。

 

临床工作使我体会到:用手为病人服务是“小”医生,他们眼里只有病人,没有人;用脑为病人服务的医生,他们以人为本,想病人所需,达到了医者的必然王国;而用心为病人服务的医生才是“大”医,即好医生,他们手到心到,全方位的为病人服务,达到了医疗的自然王国。

 

让我们努力营造一个和谐和医疗环境,建立一种和谐的医患关系,在庄严、神圣的医疗实践中,将自己塑造成品格优良、技术精湛的医务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