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少年时代是在理想与懵懂,快乐无忧伴随着物质匾匮中度过的。四十几年弹指一挥间,下岗后由于孩子不在身边,每天只能与狗为伴,早晚出去遛弯,每次经过恢弘的市府大院,情不自禁的想起少年发生在这片已经现代化土地上的一些陈年旧事。

现在市府和世纪城及周边过去是日伪时期留下的旧机场。在我的印象中很少有飞机在这里起飞降落,早年曾有过一个航空俱乐部,说是航空俱乐部实际就是几架依靠拖拉机牵引的滑翔机。有时逢春季,偶尔落几次安-2小飞机,执行承德周边飞播植树造林任务。机场没有保卫,四周也没有防范设施,完全开放的。因此这里就成了孩子们的乐园,春天到苇塘采粽叶,草甸子抓蚂蚱,暑假来这里割青草,卖给火车站中转的牲口贩子,秋天用耙子搂草,入冬后,家家庭院都有一朵颇具规模的柴火垛。

机场地处低洼,在机场的南北成对角各有一个苇塘。东南角的苇塘面积稍大一点。冬季湿地结冰,人们就到这里凿冰捕鱼。到苇塘捕鱼要早起,带上事先准备好的工具。铁炝子剥树皮用的工具,?萘芾堂追沟拇毒吆退?狻5蹦瓿械露?颈认衷诶洌?プ诺暮??呒富?锏穆贰S惺泵坏轿??缫丫?蛲该抟拢?馐本透辖襞苌霞覆剑???蜕碜印T诤?缈湛醯幕???庾不黛磷臃⒊龆65钡钡南焐??/SPAN>

到了苇塘后,通过观察先要选好地点,然后用炝子在冰面凿开三、四个脸盆大的冰洞,鱼在冰封下的水下,处于缺氧状态,冰洞就成为补氧绝好条件,于是沉在水下的小鱼就会主动地游到冰洞口呼吸氧气。这时用?萘芮崆岫?拙俚夭蹲降浇苹?男∮恪N?敛皇呛艽螅??膊簧睿?虼舜蠖嗍且恍┕凵托缘男■暧悖?さ美嗨乞蝌阶吹男■笥恪?/SPAN>

儿时金鱼在塞外小城是一种奢侈,一般小户人家大人要围着生计转,没有这份闲情雅致,孩子养鱼只能养从河里或水塘捕捞当地土产的小鱼。即使是这种名不上经传小鱼,捕捉也需要付出辛勤的劳动,顶着寒风中蹲守在冰冷的冰面,经常不小心水淋在身上,弄得棉衣结一层冰。

苇塘里还生长着大泥鳅,当时人大都不吃这种鱼,现在野生王八成了高档菜肴,当年因为腥味重,缺少食油,很少有人吃。困难时期有成年人到这里专门捞泥鳅,成桶成通的捕捞。插队后一年回城过春节,在集市买一对大鹅带回家。由于没有饲料喂养,想起少年冬捕的苇塘,于是带上工具,捞回半水筲。大鹅一口不吃,后来才知道鹅是天生的素食主义者,立场坚定,始终如一,态度虔诚。

野 游

与机场一坝之隔的就是著名的五烈河。五烈河由北向南进入市区,傍举世闻名的避暑山庄东墙外,穿过大桥,在南菜园子改向由西向东,流经乾隆御封的“文明福地”半壁山,遇机场水坝,拐弯再次改为由北向南顺流汇入滦河。

四十几年前五烈河还是一条名副其实的河,即使枯水期行人过河也要走桥,当年横贯河水的只有一座五烈河大桥,冬季为方便行人,临河村队在河床打上木桩,架起上面铺枝柴、秫秸的那种临时的土桥,到了春季再拆掉。夏季经常有洪水下来,赶上发大水下游有乌篷船逆水来承德。一直到六十年代,在“以粮为纲”的形势下,半壁山下二道河子大队,为开辟下游稻田,在半壁山下河段上筑起第一道水坝,截断了下游逆水行船。

当年的孩子活的比现在的孩子滋润,学习课程不是很紧张,每天都有大量的自由时间,五烈河就成了孩子们嬉戏玩耍的乐园。当年的孩子比现在的孩子更崇尚英雄,经常玩一些大胆冒险的游戏。

开春时节,找一根木杆来到河边,用大石头磕开大块的已经酥脆的冰,然后站在冰面,用木杆做篙,顺流飘下,这种游戏叫做放冰船。有一年,我正玩的兴高采烈高兴,不知不觉危险来临,冰在水中迅速的融化,紧急关头只好跳入水中,跑上岸边,腰身下面棉裤湿漉漉的。即使已经如此狼狈,害怕家长训斥,不敢及时回家,坚持到天黑后悄悄的溜回家中。

还有一种比“放冰船”更具挑战地玩法,“骑浪头”。自打二道河子稻田水坝筑起后,每逢五烈河发水,早上起床在家里就能听到轰轰隆隆的水声。那轰隆隆的水声似乎有一种魔力,搅得人一整天也不安宁,焦急的等待放学的下课铃。然后急不可待跑到河边,河边早已聚集起一小批大风浪里练本领的胆大少年。这段河段由于地势和水坝的原因,洪水到来后,形成波涛起伏浑浊的湍流。跳入水中顺着水势和起伏的波浪犹如一叶小舟顺流漂荡,一直漂到下游,上岸后再跑回上游,跳入水里,乐此不疲,充满了巨大的挑战和刺激,令许多少年人迷恋。直到有一天,我的一个同伴由于浪谷水面太浅,肚皮被水下锋利的石头割开一条寸余长的伤口,白花花的脂肪翻开着向外渗着鲜血。当时的孩子对卫生常识愚昧无知,处理伤口竟听信了传说的土方,在伤口上涂上一把黄泥,用来止血止疼,后果可想而知。事闹大了,引起学校和家长的重视,从此“骑浪头”成为永久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