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证,一个特殊时期的必然产物;票证年代,一个陪伴我们走过半生的特殊时代。 

票证时代产生的原因无须多述,而票证时代的许多记忆却栩栩如生。 

票证,是票和证的综称。所谓“证”,包括当时极为重要的各种“本”。 

先说“证”。 

粮食本是最重要的,是全家生存的“生命证”。“定量”,限制着每人进肚里的粮食数量,粗细粮的划分标志着要搭配着进肚,不能有所偏爱。我所在的天津是每月25日开始供应下月粮食,约定俗成叫“借粮”。每到25日,各个粮店排起长长的队伍,可见“定量”的精确性。 

副食本的重要性仅次于粮食本,如果丢了副食本,不仅吃不了蔬菜,连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受影响。因为连缄面、火柴等细小的用品都包含在内,何况年节特供的一些食品呢。没了副食本,您就甭过年了。 

煤(含劈柴)本,大概排第三了,谁也不敢说不重要。每天做饭得点炉子吧,每冬得取暖吧,一天也离不开。烧煤不敢大手大脚,夏天省出一些给冬天用,于是民间有了许多的节煤窍门。 

还有一些“证”,不详细说了。 

 

再说“票”。 

生活中的绝大多数物品要限量供应,“证”是容纳不下的,于是派生了“票”。 

票的种类极多,实在难以说全。拣常用的、主要的简单归一下类: 

1、“粮票”:分全国和地方的。全国的可以各地通用,而地方大多以省为范围,出省则不能用。 

几乎全部地方粮票都分粗细粮,大额的十斤,小额的一两,上海一带还有半两的,可见上海人的精细。进了饭馆,不管你多有钱,只要没粮票,对不起,得饿着肚子出来。所以说,粮票是命根子,不算夸大。 

2、“布票”:俗话说,“有吃有穿”,都是生活必需品,有粮票就得有布票。好多年,每人一丈七尺三,有零有整,虽然不知怎么测算出来的,但连衣服带被褥的,紧紧巴巴得省着用,所以当时穿补丁衣服是不足为奇的。 

3、各种副食票:这是种类最多的,有油票、肉票、糖票等,至少有十几种,常把人弄得张冠李戴。再加上年节的临时票,可把目不识丁的老大娘们迷惑得够戗。 

4、工业品票(工业券):买一些金属制品得用工业券,一张券可以买几个小的用品,买大的得用几张券。至于自行车、缝纫机等用品,属于当时的豪华用品,不是简单用票就可以解决的。 

还有一些票,已经记不准具体名称和用途了。各地也还有一些自行临时限制供应的措施,或记本,或发票。 

票证的使用还是比较严格的,各售货点几乎都很公正,尤其是粮油肉等主要食品,多一点少一点都要找齐。但有时对个别商品或不同人也有例外,一次,我从承德回津,下火车后想买盒“恒大”香烟 ,售货员问:“票呢?”,我说:“没有。”售货员说:“下次别忘带啊”,就给我了。一个同车而下的外地人随后也要买,售货员不卖,外地人指着我说:“你怎么卖他呢?”“你管着吗?借四(这是)我们天津的,能卖你吗?”临了又加了一句:“好点的东西都让你们外地人抢走了,要不这破烟卷儿能要票吗?”我听了心里一乐:我其实也是外地的,也回来抢东西来了。 

票证虽然限制了人们购买的品种和数量,但在当时物资较匮乏的计划经济下,对保障人民的最低生活需求还是有着很好的积极作用。保证“人人有饭吃,人人有衣穿”,政府已做出了最大的努力。 

有心人已在象集邮一样搜集着当时的各种票证。相信这些正在或已经成为文物的票证,不仅能获得爱好者的青睐,而且会把一个历史阶段的特色永远留在人们的记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