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而不白

 

__ 摄影漫谈之二十一

 

 

《诗品》中有“冲谈”篇。后面又有多处谈及“淡”,可见这又是一个贯穿于诗歌创作理论中的一重要概念,与之相关的概念有“素”、“清”、“浅”“空”。其意是要求诗人心胸淡泊,恬静自安,吐词朴素自然,有超然尘外的闲适意趣。这里一个核心是“含蓄”,指出作诗、赏诗都应保持一段审美距离,来感受那种朦胧飘忽的妙境,提出“近而不浮,远而不尽,然后可以言韵外之致”。

 

摄影画面上除了看得见的实体之外,还有一些空白部分,它们是由单一色调的背景所组成,形成的空隙。背景可以是天空、水面、草原、土地或者其它景物。

  空白是画面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如同标点符号在文章中的作用一样,能使画面章法清楚,段落分明,气脉通畅,还能帮助作者引发联想,增加感情色彩,传达画外之音。

  画面上留有一定的空白是突出主体的需要。要使主体醒目,具有视觉的冲击力,就要在它的周围留有一定的空白,人们对物体的欣赏是需要空间的,一件精美的艺术品,如果将它置于一堆杂乱的物体之中,就很难欣赏到它的美,只有在它周围留有一定的空间,精美的艺术品才会放出它的艺术光芒。

 

  画面上的空白有助于创造画面的意境

  一幅画面如果被实体对象塞得满满的,没有一点空白,就会给人一种压抑的感觉,画面上空白留得恰当,才会使人的视觉有回旋的余地,思路也有发生变化的可能。古人说:"画留三分空,生气随之发。"空白留取得当,会使画面生动活泼,空灵俊秀。空白处,常常洋溢着作者的感情,观众的思绪,作品的境界也能得到升华。

  画面的空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总是实处的延伸。所谓空处不空,正是空白处与实处的互相映衬,才形成不同的联想和情调。比如齐白石画虾,几只透明活泼的小虾周围大片空白,没有画水,但人们觉得周围空白处都是水。摄影画面空白处与实处的经营,也应能激起观众丰富的联想,

   

 

 

画面上的空白与实物所占的面积大小,要合乎一定的比例关系。

 

  要防止面积相等、对称,一般来说,画面上的空白处的总面积大于实体对象所占的面积,画面才显得空灵、清秀。如果实体对象所占的总面积大于空白处,画面重在写实,但如果两者在画面上的总面积相等,给人的感觉就显得呆板平庸,这是一个形式感觉的问题。

 

 

 

空白还是画面上组织各个对象之间呼应关系的条件

 

  不同的空间安排,能体现不同的呼应关系。所谓呼应,总是由两个对象之间有一定距离构成的,如两上对象紧挨在一起,也就无所谓呼应。一切物体因开头不同,使用情况不同,线条伸展方向不同,光线照射不同等等情况,都会显出一定的方向性,有向背关系,要仔细观察物体的方向性,合理地安排空白距离,以组织其相互的呼应关系。

 

 

 空白的留取与对象的运动有关 一般的规律是:正在运动的物体,如行进的人,奔驰的汽车等对象,前面要留有一些空白处,这样才能使运动中的物体有伸展的余地,观众心上也觉通畅,加深对物体运动的感受,人的视线也是一种具有合乎人们欣赏的心理要求。总之,我们要善于灵活地,具有独创地运用空白。

 

 

 

 

我国古代绘画论说:"疏可走马,密不透风。"也就是说在疏密的布局上可以走一点极端,以强化观众的某种感受,创造自己的风格。

 

 

 

 

 

 

 

 

 

 

空白的留舍及空白处与实处的比例变化,是摄影者构图时的创造性思维。

 

2009.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