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社会,越近年关,穷人越难。多少人家盼过年,只是为了能够吃一顿饱饭。《白毛女》的故事是那个时代的典型反映。

想想三十年前,什么都要票的困难时期,过年最鼓动人心的事是拿着供应本本去排队,每人二两、半斤的什么食品,让大人小孩兴奋不已。而今说起这些事来,仿佛梦幻一般可笑。

改革开放,中国的巨大变化表现在方方面面。民族、民俗传统味道最浓的除夕家庭团圆饭也在悄悄地赋予了新的内容,也在与时俱进的改变着形式。

富裕起来的中国人民,出进酒店饭馆已经不再稀罕。除夕的聚餐也逐渐提高表面的形式和享受的内涵。

刚刚进入腊月,老父亲便张罗着找饭店预定大年除夕的宴席。找了儿子,又找孙子,担心定不到餐,担心找不到能容三十多人的大饭桌。听了儿孙的汇报还不放心,必定亲自前去视察,钦定菜谱。

年三十的聚餐,是每一个中国家庭都最重视的民族节日的传统活动。它是亲情凝聚的最饱和最稳定时刻、是敬老爱幼、父慈子孝最灿烂、最浓烈的时刻,最漂亮的衣服,最开心的笑容,幸福感弥漫于整个空间,浸润于身体的所有细胞,灵魂都呈现最纯洁、最晶莹、最明丽。这是人间的各个角落都充满了大慈悲、大宽容、大和谐的时刻。

我的父母有五个子女,现在已经四世同堂,重孙辈也已经有了五个,北京、石家庄的孩子都归来,每次聚会都在三十人左右。老父端坐正中,儿女左右排列,对面是风华正茂的孙儿孙媳孙女孙女婿。大家长的神态心态,洋溢着骄傲自豪。不用人说,自己就觉得飘飘然。几个重孙在周围跑来跑去,更营造了舞台上打旗跑龙套的热闹气氛。

我作为长子,老父委以大总管与主持人的重任。开场白,有我来说。女儿负责摄像,儿媳负责摄影。

老父亲经历了伪满、国民党、共产党几个时期,当了几十年的党委书记,黑暗与光明的体验刻骨铭心,社会责任感离休多年而不减。所以每当全家人围拢身边的时候,总是拿出书记做政治报告的态势,对全家人政治训诫,思想教育。一开口便是抚今追昔,忆苦思甜。对当干部的子女总是谆谆告诫要心忧天下,勤政廉政;对当工人的孩子总是要求实实在在,认认真真;对第四代的小孩子则寄托诸多美好的希望。

今年我家宴会程序稍有变化,提前一个月,老父就指示:首先要让第四代的儿童致词。目前能识文断字的第四代只有两个,一个是我的九岁的外孙女洋洋,小学四年级,品学兼优,是网上年龄最小的博客。这种场合讲话——小菜一碟。另一个是我的四岁的孙女漫漫,虽然年龄小,却聪颖好学,已经能够独自阅读儿童文学,自己拥有《海底两万里》、《鲁滨逊漂流记》、《一千零一夜》等二十余部世界名著。一听说让她正式登场讲话,兴高采烈,十分认真对待这“第一次”,把讲话稿读了一遍又一遍,已经稔熟在心,可以朗朗地背诵了,却不背诵,一定拿着稿子来读,要的就是这种感觉、这种形式。

两个小的捧着讲话稿,热情地赞颂了祖国,赞美了家庭,把美好的词汇献给太爷、太姥爷,给所有的亲人拜年。

老父亲的讲话排在了第三位。今年的讲话除了有今昔对比的内容之外,特别着重了对孙子辈们的表扬。老父亲今年84周岁,属虎的本历年,六个孙辈,为之购置了身上的所有着装,由帽子到鞋,由内衣到外衣,全部焕然一新。除了鞋子。可谓江山一片红。老父说到此,满足感溢于言表。

然后是颁布嘉奖令,为了鼓励儿孙们努力上进,争上游不落后。老父用自己的工资对工作学习成绩突出的孩子发放奖金。此奖标准很严,必须以单位或学校的奖状为凭。其中包括立了三等功的儿子,也有外孙女洋洋。奖金当场兑现,得奖的高兴,没得奖的也受到鼓舞,大家热烈鼓掌!

我宣布宴会开始。第一杯共祝佳节大团圆,第二杯祝福老父亲益寿延年,第三杯祝愿祖国繁荣昌盛。

酒过三巡,开始表演节目。外孙女和孙女首先用英语演唱,《新年好》,为讨老人喜欢,合唱《洪湖水浪打浪》、《一条大河波浪宽》,这都是我的老父亲最喜欢的歌,重孙一唱,老人就击节随唱,于是老生、童声一齐合唱,全家人伴唱,引得饭店服务员都来观看。

一个个轮番到前边敬酒,然后儿子、侄儿、侄女婿几个人开始碰起杯来。

家庭欢,长幼序,天伦乐,父慈子孝,手足情深,在除夕的团宴上一浪高过一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