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感“重绿碑” 征文

冬梅 2021-1-12 724

“承德知青网‘重绿杯’美文大赛”参赛作品选(96)

                                                       

            有感重绿碑”    

              

                                            孙晓平

 

依稀记的,我们小村来过两名知青,都是女子,一位来自上海,姓宁;另一位来自本县本公社,姓张。贫瘠安静的小村儿,因着两位知青的到来,美丽热闹许多。她们的言行俨然成了村里的新鲜事儿。大人孩子们都喜欢说道几句。知青姐姐住在坎上赵大娘家,全村人轮流派饭。村里人家都以她们能来家吃饭为荣,最喜欢她们的是我们小孩子,每每她们光临,桌儿上就会有好吃的。那时候的好吃的,无非就是蒸馒头,贴饼子,捞二米饭,纵然只是黄色小米饭中掺杂着星星点点的白米粒儿。

知青姐姐有时候和我们学生一起去生产队插秧、薅草。休息时,坐在田埂上给师生们唱:一条大河波浪宽。那歌声那神情,好像我们的小村儿,也是她们的。

后来,知青姐姐走了,记不清具体时间。这就是我对小村知青一丁点儿的印象,再无其他。


多年后,偶然在地摊上收获一本名为《归忆青春》的书。喜欢买书,据为己有后不是每本都能读完。这毛病不好,却没改掉。那本《归忆青春》,埋在众多书籍中一放就是十多年。近段时间,看见重绿杯征文,读了一篇又一篇真情文字,感触中忽的想起这本书,翻出来,有失而复得感。再次捧读,发现书里的作者有朋友圈好友,欣喜中越发敬重。几位知青老师的文字,集中呈现了那时候的社会状态和城乡的真实面貌,以及老百姓酸甜苦辣的日子,有很强的在场性和历史感,为那个时代留下了深刻印记。

一张张黑白照片上,姑娘小伙儿正当年。1968年,我2岁,18岁的齐桂荣姐姐已经插队丰宁东滩大队,坐在土炕上和房东大娘唠嗑呢。历经锤炼,荷锄谈笑,奔走在田间地头的她,被推选成劳动模范,和村民打成一片成为优秀带头人。或许,只有真正体验过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滋味,才能切身感受到农民的不易,生活的艰辛,粮食的珍贵。

当年,被誉为坝上干枝梅齐桂荣姐姐,有着梅花般顽强耐寒的品格。她把荒凉贫穷的农村看成是自己的家园,带领伙伴们耕种庄稼垦荒造林。那时候,光秃秃的坝上,少有树木,风沙来袭是常事儿。知青们率先行动,辛苦栽植一棵棵小树苗,历经风吹雨打,蓬勃成片片醒目的知青林

广阔天地间,与土地庄稼打交道也是作为。知识就是先进的生产力。一代知青,为农村注入了新鲜的生机,热情的血液,拓宽了文明的领域,改变了农村亘古已久的封闭状态,让农民后代通过文化窗口,看见了外面的世界。

同样的经历,不同的观念决定不同的人生。艰苦的环境,对强者来说是磨石,历练出宝剑般的锋芒,披荆斩棘,勇往直前;对弱者,不啻是深渊炼狱,沉陷其中,怨天尤人。

每个时代,都有不一样的境遇。有知识的青年,如何不能承受一段命运之重呢。多年以后,返城知青回望村庄,是怀念一段特殊岁月,向曾经的青春致意。时代巨变中农村也进步富裕了。和城市比还相对滞后,农村青年舍弃土地进城打拼,诱惑中含着无奈。种地的收入远不能应付现实的支出。农民工在城市边缘处夹缝里谋生,犹如流浪者,无根的浮萍。为了生活,出力气,务实干。没经历含着泪水吃面包的人,不足以谈人生。下乡、进城,各有各的原由和不易。农民工,何尝不是建设城市的一部分呢。

下乡务农、进城打工,都是时代使然,前者响应号召有担当;后者自主择业追求更好的出路。无论过去还是现在,想要离开农村,仍然是大多数人的意愿和选择。家乡朴素美比不过城市时尚美。当年知青和农民一起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和无私奉献的集体精神,似是渐行渐远渐无书。

 民以食为天,,指普天下所有人。如果时间倒回一百年,有多少城里人不是从农村走出来的呢?土地、庄稼、粮食,岂只是农民的命根子?住在哪里,都需要人间食粮供养生命。

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林和草,这个生命共同体是人类生存发展的物质基础。

普天下,没有一劳永逸的事情。2000年,丰宁小坝子,风沙肆虐猛烈袭来。几乎吞没道路房屋的天灾,惊动了中央。一场军民治沙的攻坚战打响了。要想击退黄沙,只有退耕还林让春风吹着野草生。大自然神秘又简单。多年前开荒是为了种庄稼吃饱肚子;多年后,退耕还林是了来涵养水源平衡生态。凡事有度,过犹不及。已然返城多年的知青,心系第二故乡,前往坝上参加义务植树,并郑重立碑警示,命名为重绿。呼吁人们多植树保护自然环境。知青们在碑石后面栽下齐腰的云杉,寄托美好心愿,守护绿色家园。朴素又不失壮丽的重绿碑,保有两重含义:重视绿色;重现绿色。

绿色,是生命和希望的颜色。无论何时,林草丰美五谷丰登都是人们赖以生存的根本。自家阳台上的零星花草,也能带来情趣缓解些许乡愁,却无法收获高高的谷堆,金黄的稻浪,葱郁的森林。

  今年,是重绿杯立碑20周年。是怎样的信念和使命感,令承德知青们像珍爱自己生命一样,投入时间精力真性情一次次上坝观摩培土修剪护理,让当年齐腰的云杉,高出碑石昂首蓝天呢!

  仁者爱山智者爱水,知青们爱山爱水爱自然。辛勤付出后,绿意盈目,是最好的礼赞与回馈。

  由衷欣赏钦佩的知青队伍里,藏龙卧虎飞凤凰。从热血沸腾的青春之火,到默默闪烁的夕阳红晕,是生命的历程,如歌的岁月。当年坝上独具风采的“干枝梅”,退居后历练成永葆青春的“不老松”,闲庭信步在文学百花园,独树一帜。娓娓道来的人和事,有骨头有肉有时代感,贯穿着对昨天客观的认知和对未来考量的斟酌。

保持本色,不图名利,为社会奉献余热的齐姐姐,乐观向上的进取精神,令人心生敬意,倍受鼓舞。

我们——中国知青,终将老去。而你,将跨世纪、越千年,与未来人类继续守护绿色家园。何等胸襟——那是绿叶对根绵延流转的深情厚义。

重绿碑,不啻是一种精神,一份情怀,一面迎风招展呼朋唤友的绿色旗帜……

 

作者:孙晓平,笔名,岑寂水流,女,个体经营者。没当过知青。河北承德人。六十年代出生于塞外小山村。初中毕业后辍读,打工之余,用六年时间自修汉语言文学,获大专学历。八十年代中期开始练写习作,偶有小文发表报刊,之后停笔十余年。2000年后,陆续有散文随笔发表于《散文选刊》《散文风》等报刊杂志网络平台。曾在《野草杯》《中原杯》《清风杯》等大赛征文中数次获奖。系河北省散文学会会员,承德市作家协会会员。出版文集《一亩心田》。



                   



“承德知青网‘重绿杯’美文大赛”由承德巴特销售有限公司根据大赛奖项,提供以下不同档次的巴特酒品:

 


最后于 2021-1-13 被冬梅编辑 ,原因: 有的段落有错字
最新回复 (0)
全部楼主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