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指路师

陆空 2019-3-21 769

前不久我在离宫散步,刚走到芝径云堤欣赏两岸湖中水色的时候,一抬头看见在不远处的杨秀石老师正在若有所思的站在湖边,我连忙走上前跟老师打招呼,见他两眼有些疲劳模样,我心想:他这么大岁数还在每天贪婪的读书,实在是令人敬佩。我跟杨老师说道:

“杨老师,许久没有见,今天您怎么有功夫出来散步?”

“出来转转。”

“您现在做啥?还在写书?”

“不写了,光看书。”

“您出几本书了?”

“4本。”

“要是再出肯定还能出几本。”

“不出了。”

我看着老师说出这句话,不是真心话。他肯定是在休息,我问道:

“您白天在家干啥?”

“看网络小说。”

“能看进去吗?”

“我刚看完出来,现在网络小说写的不错,都是年轻人,写的快水平不低。”

我一听老师这话,心想:老师这个年龄还在孜孜不倦的看书学习,接收新知识,还看网络小说,眼睛疲倦,是总看网络小说而至。我想着着说道:

“老师,我还没看过网络小说。”

“ 看现在青年写的手头又快,二三十天就写出一部中篇,两三个月写出一部长篇。”

“是吗?那么快?”

“我现在看的是一部医学方面的小说,把医药知识说到家了。”他说着看我又道:

“你现在写啥?”

“我正在写一部长篇。”

“什么题材的?”

“城市拆迁题材的。”

“写吧。”

我看着杨老师想起1986年承德文联召开的一次文学创作笔会上授课,我有幸聆听真比胜读十年书还要有收获。

杨秀石老师讲道:

一、致力于文学创作是高尚的,那么怎样才能取得文学创作成绩?要有“三苦”,哪三苦?苦读、苦思、苦干。具体说:

1、 苦读:要想写好,必须是苦读书。通过读书才开阔眼界。美国杰克伦敦、法国伦德都是自己奋斗。港澳是琼瑶热,三毛热,很厉害,四十多岁写作,写出四部巨著。

达不到那种水平是少读,少阅历,不读书好像是把自己眼睛蒙上,耳朵堵上了,要开几遍窗户,多吸收外来的。这些年文坛上荒芜,知识少的可怜。

要接受外来的东西,对世界潮流创作要有主见,有自信。

给作品提意见要讲究态度,但个人要有主见,没有主意别人说什么改就怎么改,不好,四不像。

嫉妒要像日本人那样变成积极、奋起。

苦读,每天都要抽出时间读书。有人说抽不出时间,可整天有激情,我说那激情也是两天半。鲁迅的日记读的书有的书名听都听不见。

2、苦思

光读不思不行。思索要伴读,看热闹不行。看有的词不认得不查字典,写作要注意读书,精读,持之以恒。

聪明才智要思考出来,马克思、列宁传是思索。记笔记。

苦思过程是追求的过程,很多天才是养成思索。传书看出个人奋斗,激励自己干事业。尼采传没有,有,是好书。

3、苦干

有时好高骛远,眼高手低,只要有恒心,毅力,天天写点。每天固定要写有百字的短篇,佛伦拜每天写八百字小说,有时在人群追着听说话,坐最差的舱,人物复杂,听各种人物说话。

我看着这些传授不禁使我想起,在我走向文学道路的时候,还是杨老师的提携,把我带进文学路上。怎么回事呢?

1986年我带着四部中篇作品来到文联想找位老师给看看稿,正巧我走进杨秀石老师办公室,自我介绍后,他边听边翻越我的几篇小说,然后问我读了哪些书,我如实地回答。他听了我读了不少古今中外的名著,又坚持写东西,并一写就是几万字的中篇小说,对我说道:

“这样吧,文联正要召开笔会,你参加,在会上发言。”

他的这个决定让我喜出望外。没有想到我和杨老师第一次见面第一次交谈就得到如此大的信任。不但如此,他还肯定我的成绩,预言道:

“我看你能写出来。”

我知道他说的不是戏言,不是官话,而是真话。就是这句话使我终身受到鼓励。他能在我言谈话语中品出我内在的文学潜质,让我为他的独具慧眼感到内心震动。说明他眼高,阅历广,见识多,学问大,文学功底深厚,看人能洞穿骨子里。我对他的赏识叫我多少年不忘怀刻苦努力。

确实我对自己很有信心,深知自己骨子里是怎样爱好文学的,是如何设想和构建自己的文学梦想,开始了数十年的读书创作生涯。尽管工作、家庭、老人众多的事物缠身,只要逮住时间我就书不离手,读了大量的古今中外的名著。后来在我电大毕业1985年生下女儿的时候,在家休产假的时候,我的创作欲像火山爆发似的一发不可收拾,又连续写出几个中篇.......

而让我人生走向成功之路的文学恩师是这么的缘分,这么的投缘,这么的轻而易举的碰上,而且是这么痛快的不夹带着私心,便把我推举了上去,我是如何的幸运啊。

为了不辜负杨老师对我的器重,我把刚刚8个月还在襁褓中的女儿交给了丈夫和保姆看护,我便拿着作品踏上了我人生第一次的笔会地点........

附我在文学笔会上的发言:

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能参加这次笔会十分高兴,并受到鼓舞。

我喜欢上文学创作,是在1982年,我考上中国首批中文电大的学习期间,每天在聆听老师讲述古今中外名人名著,我内心都会受到撞击引发出强烈的震动,潜意识中感觉我的生命中发出一种信号,有朝一日我也要写一本书传世。

当时这个冥冥的信号,在我内心形成,我便体察出来,并十分清楚自己内心被鼓动的原因。自己的志向就是想向古人仁人志士学习,把世间有意义的事情写出来,不愧平生所学。

在平素里阅读古今中外的名著,学习古典文学,都尽量体会作者在作品里赋予在作品中的情感,与书中主人公同喜同乐,同悲同愁,时常被书中的悲欢离合的故事所牵动,甚至有时吃不好睡不着,为书中人物垂泪抹眼。我似乎变成了多愁善感的人。

为了人生能写本书,我尽量广博众采,能借到的图书我都想去借阅。名著使我爱不释手,真正体验书中的精华所在之乐趣。在高中的时候,虽然在那个不讲读书的年代里,我仍对书籍着迷,快高中毕业的时候,看书损伤了眼睛,几乎就成了近视,自己好个自我调整,天天做眼睛保健操不少于二三次,这才慢慢调整过来。

当知识青年四年时间里,劳动强度大,读书少了,但还是抓紧时间看了一些马克思、列宁、毛主席著作,进行指导自己的工作方向。当1978年选调回城工作后,国家强调讲知识,我便考进中国首批中文电大学习。三年半脱产的电大学习毕业后,当我生完女儿,就在我生命中潜在着文学创作的激情,正在我休产假的半年里,新生儿的诞生后,一下激活了我要创作的火花,再也抑制不住内心强大创作欲望,不等休完产假,在我身上便爆发出强烈的创作欲,我就开始拿起笔总有写不完的故事,一气呵成地连续写了4个中篇。

这时候的我,并不急于修改和发表,就想写。

当我闻听承德文联发布的文学笔会的信息,令我高兴不已。这无疑是我人生的转折点,能提高我创作水平能力的机会。我便捧着着我的4部中篇走进文联,一下幸运地见到了杨秀石老师。

能与杨老师相识,是我人生的幸运。我知道自己登上了一条文学创作的智慧船。我也知道自己现在手头上的作品不成熟,但我知道这条文学智慧船定会载着我驶向光明的彼岸。

在此,我向知我者,为我提供这次机会的杨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向在坐的同行、老师表示敬意。

今后,我一定会把笔会学到的新知识和技巧运用到写作之中,创作出有水平的叫得响的好作品与大家分享。

1986年9月20日

蒋淑英


最新回复 (2)
全部楼主
  • 方程 2019-3-21
    2
    博览,胸罗万卷;笔耕,不遗余力;求师,适逢伯乐。本篇泄露了作家成功的天机。
  • 老农 2019-7-11
    3
    已转!
返回